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網路徵文】記憶中的學校午餐
2018/08/29 17:35:17瀏覽4720|回應79|推薦2

關於求學時代的午餐時光,你是自行帶便當?家人送飯盒到校門口?或端著餐盤打飯菜?在學校裡的那一餐,你記得的是鐘響後與同學將幾張桌子併在一起大快朵頤,還是忙著社團練習而在上課前匆匆扒光餿涼的飯菜?別人的午餐總是看起來比較好吃、忘了帶便當只能餓肚子……

來稿文長建議700~800字(含標點符號),每人投稿篇數不限,請於家庭好時光部落格本篇徵稿文案留言投稿,貼文主旨即為標題(「記憶中的學校午餐」為主題,請另訂標題),文中請註明姓名/筆名及所屬縣市,文末請附上email信箱。(附註:若無臉書帳號,請拉到最下方的「發表迴響」貼文,因新版word易產生格式不符的問題,請將文字複製於記事本,並刪除多餘的空格,再複製貼於部落格內,並無須填寫URL項目)

參考格式如下:

〈文章標題〉

王小明(新北汐止)

(文章內容)

email:family@udngroup.com

 

即日起即可貼文投稿,投稿作品切勿虛構或抄襲,優勝名單揭曉前不得投稿於其他媒體發表(包含家庭好時光部落格以外之網路平台)。

截稿日期為2018年9月15日24:00,優勝名單預計於10月公布,入選作品除致贈稿酬、擇期刊登於聯合報家庭版,還可獲贈幾米限量L夾及日本超人氣營養師松丸奨為台灣人撰寫的新食譜。

本次活動由聯合報家庭版、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大享食育協會共同主辦,並邀請「我愛你學田市集」創辦人劉昭儀及《飲食是最好的教養》作者游惠玲擔任評審。

家庭好時光部落格保有刪除回應文章之權力,本辦法如有未竟事宜得隨時修訂公布,若貼稿時間逾截稿時間,由家庭好時光部落格認定是否保留其參賽資格;主辦單位並保留取消、終止、修改或暫停本活動之權力。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amily123&aid=114633944

 回應文章 頁/共 8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Eric
2018/09/13 15:49

標題:高中男生的便當時光 筆名:Eric(竹縣竹北) 本名:吳謹安

來臺北讀書後,每天總要面對人生一大難題:到底要吃什麼?一天總得煩惱個兩三次。面對琳瑯滿目的選擇躊躇猶豫不決時,我總是特別懷念高中那段帶便當的日子。

高中後,學校不再提供營養午餐,班上同學不是一起外訂便當,就是自行帶便當到學校的蒸飯箱,蒸熱了中午食用。我便屬於後者。而每日的便當,其實都是昨日飯桌上的晚餐,母親多準備一份,裝到鐵餐盒裡讓我帶著去學校蒸。雖然不是大魚大肉抑或山珍海味,但三年高中生活裡,這個便當卻承載了滿滿的回憶。

你知道的,十六七歲的高中男生們,骨子裡都有個不安分的靈魂,鬼靈精怪的,千方百計想要嚐嚐別人便當裡的菜色。於是啊,每天中午十二點鐘聲一響,當一個個熱騰騰的便當從蒸飯箱裡拿出來時,我們搬張椅子,或成群或兩三人圍坐一起,這場「便當大戰」便上演了。筷子是少年們的武器,蒸騰著白煙的眾多便當盒則是我們的戰場。身穿卡其制服的少年們各懷鬼胎,虎視眈眈著彼此飯盒中的佳餚。「欸不客氣囉!」還沒等著喊聲「開戰!」,便已有飢腸轆轆的少年偷跑,轉瞬間,餐盒裡的肉排已少了一大半;高中男生們總是不輕易認輸的,此時,我不甘示弱的也夾走了身旁同學飯盒裡的一顆水餃。「欸夾屁哦!」受害者越來越多,少年們奮力保衛自己的便當,卻又覬覦著旁人飯盒裡的菜色,筷子碰撞鐵餐盒的聲音此起彼落,夾雜著笑鬧聲。

觥籌交錯嘛,好像不是這麼一回事;用便當保衛戰來形容好像恰當些。經過一番混戰,「你的便當早已不是你的便當」,大家這邊吃一口,那邊反將旁人一軍。午餐時間只有短短三十分鐘,卻是一天中最快活的時光。

轉瞬間,褪去卡其服,我早已不是當初那個帶便當的高中男生,卻是時常憶起那些帶便當的日子,那些高中男生午餐時間裡,看似幼稚的便當爭奪,卻是年少時光美好的滋味,包裹著飯菜香與嘻笑聲,還有十六七歲男孩間,那份最真摯的情誼。

(eric86092250@yahoo.com)

阿久里
2018/09/13 14:43

友情便當/阿久里(屏東縣)

  高中時期,學校已不同於國小、國中一樣有準備營養午餐,因此午餐成了每天煩惱要吃什麼的問題。學校有幾家便當店可訂購之外,也可到校內福利社選購,若想要其他選擇就是自帶午餐。

  剛開始我選擇在校訂購便當解決,後來覺得每天都要花五十元以上的午餐費,累積下來的金額也不少。雖然家中給予的零用金足以負擔,然就讀的科系偶爾需要購買用品,且費用也不便宜,因此打算選擇其他方法減少午餐費的支出。

  之後我選擇自帶午餐,每天購買飯糰或麵包等,僅需之前午餐費一半金額的食物。雖然份量相對較少,不如便當來的飽足,但能夠止餓也就滿足了。

  「妳吃這樣會飽嗎?」某天午餐時間坐在我前方的C君對我說。

  「會啦!會飽啦!」

  「真的嗎?看妳這麼瘦,吃這麼一點,會營養不良啦!」

  與C君會認識除了她坐在我前方之外,我與她的座號剛好一前一後,只要排隊時總是排在一起,或許這就是緣分吧!

  她知道我自帶午餐的原因後,便告訴我她一個人便當吃不完,以後我跟他一起吃一個便當,當然我不用付錢。但沒有付錢就有得吃,總是不好意思,因此我說我也付一半錢,最後結論出若有多五塊無法整除的部分就C君出。

  這段共同午餐的時間持續了很長,就算後來座位更換,我們不再坐附近也會一起午餐。每次我們都聊很多話題,不管是課業、班級八卦、休閒娛樂等,使午餐時間不那麼乏味。

  然而我們並沒有一直持續共同午餐到畢業。我記不太清確切原因是什麼了,也許是因為彼此另外的交友圈不太一樣,共同的交集少了,使得我們的關係漸漸變淡了吧!

  雖然畢業後的我們沒再有聯絡,但這段午餐時光也讓我的高中生活多了個美好回憶。我很謝謝妳,C君,謝謝妳那時候的關心,因為這樣才能夠擁有與妳相處的獨特回憶。

e-mail:bady850802@gmail.com

(bady850802@gmail.com)

醜包子
2018/09/13 12:40
山東伯伯與大胖饅頭  
醜包子/台中市


  過完熱熱鬧鬧的暑假,鄰居的哥哥姐姐們上學了,六0年代的中橫山區小村當然沒有幼稚園,望著三歲的妹妹與一歲的弟弟,五歲的我好想上學啊!每天吵每天鬧、終日盧小小的,爸爸實在受不了只好到學校求校長讓我提早入學,六歲的我歡天喜地背著書包上學去。

  大甲溪旁八仙山下的迷你小學六個年級師生不到七十人,三個村落的孩子共讀,學校沒有廚房,離家近的中午回家吃飯,住得遠的只能吃早上帶的冷便當。學校到家走路只要五分鐘,天天回家吃熱騰騰的飯菜配轟動武林驚動萬教的布袋戲雲州大儒俠。

  不到一個星期帶便當的同學中午跟著我回家,在客廳一起吃便當配哈買二齒,媽媽為此煮了一大鍋的青菜蛋花湯給同學喝,五個小孩在我家喝湯喝了一年,下午一點再一起回學校上課。

  二年級開學校長朝會公布以後不用帶便當,全校師生在校吃營養午餐。教室旁邊蓋了一間紅磚鐵皮屋,屋裏兩口燒柴大灶爐火雄雄,工作檯旁邊站了一位體格高大光頭的伯伯正使勁揉著麵糰,又搓又揉又敲又打,數顆又黑又圓的眼睛直盯著他瞧,濃濃的鄉音開口:「俺是山東伯伯,尼瑪號!」

  午餐是白胖的山東饅頭、酸辣湯,配菜是碎肉炒豆乾毛豆,食量大的人可以吃上二顆饅頭喝三碗酸辣湯。高年級的男生常常拿著空碗到低年級討湯喝,有些人家境不好沒吃早餐,中午一併吃回來,當然零廚餘,連想帶回家都不能。

  山村物資不豐普遍均貧,營養午餐陽春得很,終年饅頭配酸辣湯,父母開始做點醬菜讓孩子帶去配饅頭。外省小孩帶爸爸做的辣椒醬、甜麵醬;本省、客家小孩帶豆腐乳、醬瓜;泰雅族同學帶原住民「得麼麵」,八個同學四種省籍吃來一點也不違和。

  山東伯伯常常笑咪咪的走過教室,看著一張張開心吃飯的笑臉,要我們多吃一點才會長得高又壯。

  廚房旁搭了一間宿舍,這就是他的家。暑假回學校打球、盪鞦韆,總是看他在修課桌椅、空地種花種菜,有時他會喊我們到廚房烙餅烤饅頭給我們吃,日子在一顆又一顆的饅頭中彈過,我畢業了,而且長得高又壯。

  歲月流轉斯人已遠,偶爾吃到外省伯伯老麵發酵的手工饅頭,熟悉的味道在心底長出一股安心,「啊,原來你還在!」


email:toruns1234@gmail.com

tss3663box
等級:2
留言加入好友
東海東玉山下的午餐時間
2018/09/13 10:28

東海東玉山下的午餐時間 (蔡興祥/台北市)   

念的高中向以校風自由而出名,中午十二點到下午第一節課中間的午餐時間,有人帶便當,但大多數的人會擠進地下室的餐飲部,或吃碗沒有牛肉的牛肉湯麵,或挑個現成的涼麵還是炒飯便當。因為不強迫午休,因此許多班際球賽會安排在中午。球場上球員們激烈廝殺,場邊加油的同學也奮力扒飯,蔚為奇景。

高三下我是衛生股長,除非有我喜愛的排球賽,不然我會選擇此時打掃教室。吃完飯後,我會先拖外面走廊的地,先濕後乾。拖完後我會駐足片刻,欣賞一下我們班跟隔壁班的[色差],自我陶醉一下。接下來是擦黑板,因為這時教室用餐的人最少,免得粉筆灰自動幫他們加菜。黑板跟地板恰恰相反,要先乾再濕,這樣經過風乾,到了下午第一節上課,就會閃閃發亮。上課鐘響了,同學們陸續回到教室。有人專心聽講,有人趁隙補眠,而我則是偷偷地欣賞自己的傑作!

這是近四十年前的往事了,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中餐吃過什麼幾乎沒有印象,但閃亮發光的地板和黑板,還常存記憶。

tss3663@yahoo.com.tw



張家璿
2018/09/13 09:54

「榨菜干肉絲」的滋味與妙用 /張家璿

民國六十年代,我擠進一間學費不菲的私立小學,同學們個個身家非凡,光是午餐的便當一打開來,就讓我這來自公務員小康之家的楞小子看得目不暇給。當年整支的烤雞腿、大片的炸排骨都很少見了,班上中午的便當併桌大會,卻屢屢可見「陳府私廚元蹄」PK「王府家傳獅子頭」的戲碼上演,而且南拳北腿各自雄據一方,隱隱然形成人際與交友的小團體。

便當菜不易討喜,當時教室裡還沒有電熱式的蒸飯箱,全校的便當都得集中到蒸飯間,再由校工升火、煮水、利用鍋爐產生的蒸氣把便當炊熱。蒸飯的時間拉得很長,一般的家常菜,很容易在這緩慢加熱的過程中走味,因此巧手蕙心的母親總是會幫我帶上一味「榨菜干肉絲」。

「榨菜干肉絲」係將榨菜、豆干切成與肉絲差不多粗細,加一點醬油依序下鍋拌炒,榨菜的脆、肉絲的Q、豆干的軟,三種口感組合成豐富的層次,而來自榨菜的鹹香與來自肉絲的鮮味更在豆干絲上完美地融合;這道菜不僅不易走味,還可以搭配風味稍微走鐘的其他菜色,讓我每頓午餐都能津津有味地將便當一掃而空。

某日,因為成績不佳被換到我這萬年班代鄰座的陳家大少,主動拿出一塊油亮亮的豬腳敦親睦鄰,我不想白吃,只好換給他一筷子榨菜干肉絲。想不到他一嚐之下大為驚艷,直呼這看似不起眼的家常菜,竟有著令人食慾一振的好滋味。有了陳少的捧場與加持,此後找我換菜者絡繹不絕,而意想不到的外溢效應竟是,因為數量有限,當日向隅的同學捧者便當失望之餘,也開始順便就近交流、互換菜色,一學期下來,班上午餐時間涇渭分明的藩籬就不知不覺地消失了。

「想當年我靠著這道家常菜,吃遍了班上各家的山珍海味」

唸大學的兒子難得暑假回來,一邊吃飯還得邊聽我這老爹吹噓著當年勇。

「哇!那豈不是憑著一招半式就一統江湖了嗎?」

一邊揶揄著老爸,兒子夾起一筷子榨菜干肉絲,三兩下就扒光了一碗飯。

(cichangtfri@gmail.com)


2018/09/12 21:28
難忘的學校午餐好時光 郭素甄(屏東內埔)

記憶中,就讀小學時,因離家近,每天中午都是徒步走回溫暖的家,享受母親在廚房揮汗忙了一上午後辛苦戰果的溫馨午餐美食。
升上國中後,學校沒開放外出午餐,因離家遠,每天中午爸總踩著破舊的腳踏車,為我們姊妹「限時專送」熱騰騰的「媽媽牌」美味便當;有時媽沒買水果,疼愛子女的他還會特地繞到市場,為我們添上一根黃澄澄「愛的香蕉」,讓我們吃在嘴裡甜在心底,羡煞了班上的同學們。
高中考上南女和師專,因家境不允許讀高中升大學,最後選擇食宿公費的師專,從此每天端著餐盤打飯菜,過起大團體軍事化生活;起床號、早點名、晚點名、內務檢查(摺豆干棉被)...一應俱全,儼然如女兵日記的化身。
第一次端著餐盤傻傻跟著排隊進餐廳,一切場景是如此讓人好奇和新鮮。一回生二回熟,慢慢知道要品嚐到剛出爐的香噴噴炸雞和飯菜,下課鐘聲一響,就得發揮百米衝刺的爆發力,比別人捷足先登趕去排隊領菜;領菜時還得偶而向打菜的學長拋一下媚眼,那餐準有大雞腿可大快朵頤,幾個要好的死黨圍坐在一起,一面享受豐盛的佳餚,一面竊竊私語,交換著如何贏得學長青睞換來好菜的秘訣,姻緣一線牽,也因此成就了幾組配對。哈哈!何樂而不為!
升上高年級,每班開始輪流負責廚房採買、監廚、打菜等工作,也才知道我們吃的是跟軍中一樣大批便宜的泰國米,雖然是廉價粗糙米,但對正在發育青春期的我們已是無上恩德;大家都是一大鋼碗一大鋼碗地填,尤其是男生好像無底洞一般,可以吃上5碗缸,真是讓人望塵莫及,敬佩得五體投地。
畢業後分派學校任教,擔任高年級導師,學校午餐教育更是生活教育的重要一環。舉凡飯前的用餐禮儀教導「老師請用,同學請用,大家請慢用」,飯中的叮嚀「不偏食、細嚼慢嚥好消化」,到飯後的餐具收拾和洗滌收納,都是每天和學生一起共享午餐必須指導的。午餐後陪伴學生一起午睡休息,養足精神,下午師生再繼續奮鬥共學,亦師亦母呵護照顧著孩子們,難怪大家對國小階段的老師總是念念不忘。
雖然年紀漸長,對學校生活印象也越來越模糊,但每個學習階段的學校午餐時光總是讓人回味無窮啊!
kuo72645@yahoo.com.tw ( kuo72645@yahoo.com.tw)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9/12 20:38

主題:吃貨人生的午餐巡禮

姓名:羅心怡 筆名:蘿蔔糕

新北市汐止區

從小我就是個挑食的孩子,自有記憶以來,國小的營養午餐讓我又愛又恨啊!喜愛的原因是如果當分菜的工作人員可以提早先看到當天的菜色,就像一種事前發現寶物的欣喜感。但隨之而來也可能馬上看到想讓我逃避的菜色,例如花椰菜、茄子、苦瓜。猶記每回老師檢查食物要吃光,就會想把這些逃避的菜想辦法夾給左鄰右舍的同學,或是只好一股作氣搭配其他食物快速吞下。後來轉學之後就改自己帶便當,學校提供蒸飯箱的設備,由當天的值日生兩人一組抬到蒸飯室,印象中怕蔬菜蒸久了變色口味不佳,媽媽就幫我準備了滷味便當,有滷肉、滷蛋、滷雞翅等等,現在想來或許有些重口味,但蒸好打開飯盒的瞬間,還是忍不住口水直流想趕快吃一口。上了國中開始訂購學校的餐盒,久了也有會吃膩的時候,大夥便相約一起買學校對面的鹹酥雞攤炸物,還記得跟老闆點餐取餐都偷偷的在圍牆旁邊的欄干縫隙交易,好像做賊心虛一般。又為了要躲避訓導主任的追查,當下的炸物就在緊張刺激的氣氛中快速吃完。高中時期的餐盒讓我印象最深的則是多了水果。多半是搭配一根香蕉,水果的印象想到大家總在走廊後吃著香蕉一面玩耍。大學時期因為求學在雲林,有太多的古早味美食吸引著我,就像脫韁的野馬一樣什麼都想吃。與同學一起騎車到處找尋美食。像是鍋燒意麵、刀切麵、火鍋、韮菜盒、蔥油餅、魯肉飯、湯汁滿溢的小籠包。天氣太熱吃完中餐需要再增加一杯珍珠奶茶,或是一碗紅豆牛奶冰,做為中餐的完美結束。現在想來這種吃法真是高熱量又高油脂。但話又說回來,美食當前,真的是無法抵抗啊!然而年歲漸長,為了健康著想,開心無限的吃法只能在保留在記憶中,持續餘韻回味了。

 

openchan1981@gmail.com


張書榕
2018/09/12 19:10
記憶中的學校午餐
標題:我的美味記憶
張書榕(彰化田尾)
在我的記憶裡,國中時候的午餐鐘聲和其他下課鐘聲的音樂不同,對於作為一名吃貨的我,那是我世界上聽過最美妙的音樂。
每當這一串令人開心的旋律響起,班上大部分的同學都早已準備好碗筷拿在手中,只等待老師的一聲下令。要搬餐桶的同學們也約定好請別人幫忙卡位,深怕慢個一拍美味的營養午餐就會被班上的大胃王們給搜個精光。身高不高的我座位一直以來都在離講台不遠處,剛好午餐餐桶的擺放位置就在講台,所以每次我都能在老師的聖旨下來後馬上衝到前三名盛飯菜。在等待餐桶到達定位的時候我經常和同學坐在並不乾淨的地板上聊些無關緊要的小事,有時候唱唱歌講講笑話,如此簡單的小事就是我一天中最期待的時光。當餐桶一到達定位,午餐股長的一聲下令,我們就像一群脫韁野馬一般奔向美味的飯菜,也差不多在這個時候午餐時間會播放的動聽音樂也開始了。
盛好飯菜的大家各自坐在教室的小角落作為和好友吃飯聊天的小天地,我也不例外,我總愛和班上兩個要好的同學坐在講台左方的地板上,因為那個位置離湯桶最近,以便吃完飯趕緊搶食。吃飯的時候我們喜歡聊聊天或是看看平時沒時間看的課外讀物,甚至是拿出會考總複習來做習題,每天的午餐時光都過的非常愉快、充實。
有的同學則會因為覺得學校的團膳不好吃或是不合自己的胃口而選擇到員生社購買自己喜歡的食物當作午餐,甚至是就乾脆不吃正餐,只在下午下課時吃一些零食充飢,我覺得這是一個不太好的習慣,畢竟學校準備的團膳基本上會幫我們調好每天所需攝取的營養量所以相較於零食當然就是比較健康的。那些自己買飯或是不吃午餐的同學時常坐在一起談論學校今天的午餐如何如何,通常都是不太好的評論,我想有可能是他們的個人觀感吧,我是覺得還蠻美味的。
在國中時,我每天的營養午餐時光都和好朋友們一起愉快的度過,在排隊等餐桶時我們會一起唱歌,講笑話;在吃午餐時看看書、聊聊天,把一天的喜怒哀樂分享給他們。記憶中,我國中時候的營養午餐時間是這樣美好的,雖然不是很完美有點小缺陷,但是這種感覺及過程是最令我懷念、難忘的。有朋友在一起吃的午飯,即使是用閒話家常配白飯,也是人間美味。
e-mail:julia66.yahui@gmail.com

李況
2018/09/12 15:00

追憶國中便當

李況(桃園市)

    民國七十七年九月,我念國中一年級。當時還有能力分班,聯考制度。國三分一個好班,二個壞班。好班被灌輸一定要考上好學校才有前途的道理。在那個小虎隊走紅的年代,第一件大事就是聯考。

    國中帶便當,由於家裡還有三位姐姐念國高中,所以我媽一起準備便當飯菜,也就是晚餐多煮點。常出現的菜色,菜脯蛋、炒高麗菜,炸排骨、炒竹筍、蔥爆牛肉、鹹豬肉、番茄炒蛋。國三下學期,為了衝刺,留在學校晚自習,還在學校吃晚餐。但晚餐就是訂便當了,有時吃吃校外的沙茶魷魚羹麵。

    還記得福利社有賣一種涼麵,一盒好像十五或二十元,很多人愛吃,我也愛吃。常在上午十點那節下課去買,有時上課了,躲在漆黑的頂樓樓梯間,吃完才跑進去教室。

    國中有間蒸便當室,有專門的蒸便當機。班上同學至少一半帶便當,雖是小校,全校也四五百個師生,一半的人帶便當,蒸起便當來也頗可觀。裝便當的不鏽鋼網狀架子每班都有,就放在講台。

    每天早上,大家進教室後,就把自己的便當放在架子裡,值日生會把便當架抬到蒸便當室,要走過一段路,還要穿過草地。蒸便當機,是台不鏽鋼的冰冷機器,大小約略和洗衣機差不多大,打開像冰箱班的鐵門後,裏頭有鐵架,一層一層的。

    第四節下課前十分鐘,值日生要去「抬便當」,此情此狀浮現,飯菜香彷彿又飄到眼前。尤其是讀了一早上的書,也都餓了,期待能好好吃一頓飯。便當抬回來前,大家就引頸盼望。

    當便當蓋掀開那一霎那,各種飯菜香撲鼻而來,米飯香最香,充斥在教室的每一角落,熱騰騰的上昇,錯落成篇篇樂章。偶有好事者逡巡穿梭,對菜色品頭論足一番。教室變成飯廳,大致上大家吃飯都會找個伴,也會稍微瞄一下對方的菜色如何。

    有時便當帶到膩了,媽媽給我買便當錢,總會多給一點,因此常期待不帶便當可以拿到多一點零用錢,但還是喜歡吃媽媽的便當。那是個沒有便利商店、網際網路、手機、第四台的時代,生活沒有如今便利,但你不會覺得那個時代有任何不方便,很令人懷念的時光。

email: mike33shen@gmail.com

(mike33shen@gmail.com)

饅頭
2018/09/12 11:49

標題:美好的時光 投稿人:李康華

回憶我在國中中午用餐的那段時間,充滿著趣味又好玩,和現在的國中生統一由中央廚房供餐是大相逕庭的。

在我們那個年代,每個學生都是從家裡帶便當到學校吃的。早自習時,由各班的值日生拿個塑膠籃子將便當收齊,再送到鍋爐間旁的開水間去蒸熱,由於鍋爐間都是在學校的最邊角處,離教室總有一段距離,第四節課上到一半,我們就跟老師報告要去抬便當。每次看到開水間的滾滾熱氣從蒸氣箱噴出,濃濃的白霧嘶嘶的聲響,常令我著迷不已,空氣中同時漫溢著便當的香氣,還混摻著鍋爐間傳來腥赤的柴油味,勾動著體內許多敏感的神經同時躁動,予人莫名的興奮,當校工伯伯將便當籃抬出蒸氣箱時,同時喊著:「二年三班。」我們就要即刻回應,不然就會遭受校工伯伯狠狠的口語霸凌。

由於便當都是從家裡帶來的,吃飯時,你就可以看到各式各類的南北菜餚真情展出。三五同學自圍一圈睜著大眼互瞄菜色伺機搶食,有些同學更撈過界四處游擊,同學的情感就從一隻雞腿一塊菜圃脯慢慢建立起來。吃完飯後,有些同學會展示他苦練的臂肌炫耀眾人,英雄藏在江湖裡,總有高手要來挑戰,一場比腕力臂力的大賽就在課桌上展開,不是英雄的就在旁邊圍觀喝采,還未午休前,整間教室鬧成一團,沒把屋頂掀開,就算客氣了。

有時,某些同學體內的賀爾蒙作祟,玩笑之中不小心擦槍走火,對決的好戲即興上演,聰明的同學馬上關掩門窗,有些同學拉開桌椅清出戰場,在那個日式摔跤必看的年代,圍觀吆喝著的腦中常閃現著馬場和豬木的必殺絕技,由於圍觀者眾,戰場不大,競技者只能短距出拳或環抱勾腳,鬥得全身是汗筋疲力盡時,才會被拉勸收場,相鬥者只能互以狠眼幹話走下舞台。隔天,早忘了昨天的是非曲折,又是爭食言歡無話不屁的同學,繼續我們未完的青春舞曲。

時間過得真快,如今轉眼已髮白視茫,回首來時路,當年的小屁孩仍在各階層努力工作,寫下自己燦爛的人生,不交白卷。

真實姓名:李康華

筆名:饅頭

聯絡地址:花蓮縣吉安鄉吉興一街323號

戶籍地址:同上

連絡電話:0935-715548

Email:mr114839@gmail.com.tw

(mr114839@gmail.com)
頁/共 8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