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看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文化復興
2009/07/26 22:43:42瀏覽584|回應0|推薦2
       馬克思主義融化不了中華文化, 可中華文化已將馬克思主義的理想吸收了進來, 即使在制度化的實踐中遭遇了挫敗, 卻不應該忽略它曾經有效動員社會力, 使得一盤散沙重新凝固, 重新凝固後的仍是中華文化, 就好比身上劃了一口子, 血流如注, 你用雲南白藥醫好它是好, 不能說用西藥治癒它就不是好, 你這人就變了. 一味的貶低馬克思主義只不過暴露了自身視野的狹隘.
       再說,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如海納百川, 歷史上有好幾回被胡人統治過, 並不損其獨立性, 遠者如拓拔魏的均田制以及建立鄰里組織對後世影響何其深遠, 隋唐盛世正是承其遺緒, 鮮卑文化登堂入室, 對中華文化如換了新血, 擁有鮮卑血統的隋唐有被懷疑過文化正統性嗎? 近者如後金之入主中原, 宋時的"索虜"成為正統將三百年, 旗袍且成為文化象徵哩, 更何況連孫中山也知驅逐韃虜不如五族共和來的穩妥. 而民國後的西式短髮無髻無辮, 大家不依然血濃於水嗎?  如果你要說中共信奉馬克思主義, 揚棄孔教, 這的確可議, 但也過去了, 不是嗎? 五一天安門廣場如今懸掛的只孫中山肖像而已, 馬克思列寧固一時之英雄, 浪濤也盡! 
       中國人自1840以降尋尋覓覓的就是國富兵強之道, 自強運動搞洋務30年, 甲午戰敗; 康梁變法鬧出個戊戌政變, 不對; 君主立憲, 假的政治革新; 辛亥革命三民主義--> 洪憲帝制--> 軍閥割據, 更亂; 五四運動德先生賽先生首開對傳統文化懷疑. 我們稍加整理, 先是對武器懷疑, 然後是對制度懷疑, 繼則對國體懷疑, 1919年更對文化懷疑.
       接著就不必細表了, 總之, 就國民政府的立場來講, 中共是叛亂. 但也許老天幫忙, 也許民心思變, 也許東北戰局扭轉形勢, 也許是兩千年前楚漢爭霸歷史重演, 中共贏得了江山, 並且在隨後的幾十年間, 以黨的組織紀律領導並有效動員社會, 幾經考驗雖亂不危, 自建國後以兵強為首務, 1978年底更由鄧小平一槌定音, 經改求國富, 給了中國人百餘年來雪恥的機會. 我這樣說白了: 馬克思主義不論是大纛還是藉口, 它成了事, 中國強大了, 自尊心的驅使, 回頭來檢視洋務, 政治制度, 國體, 文化等諸般弊病, 發現老祖宗的東西不那麼壞, 因以回魂. 有人要藉機藉勢苛責馬克思主義, 依我的淺見, 那是昧於中國近代史, 不識馬克思主義對於中國其實只是一種工具的特性, 階段性任務達到了, 或任其融入華夏文明, 或淡出也行, 鮮卑文化之進退有前例可循, 自自然然, 何苦太計較, 太拘泥?
       至於藉助台灣所保留的傳統文化云云, 倒不必全然撇清或否定, 可是台灣文化是否傳統依然, 猶待爭論, "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在台已悄然成為主流, 尤其年輕人媚日成風, 論者或以大和文化本取自唐文化來作搪塞, 吾未見其高明!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1213&aid=3169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