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定格式
2008/09/26 17:48:36瀏覽461|回應0|推薦2

定格式 常茂 97.09.23

太極拳的招勢裡都會有定格式,原則上,當教練在教導學生於定格式的動作中,會作一暫停,也就是會要求學生將太極拳的定格式形態擺好,假如學生定格式的動作有一點偏差,則教練會上前稍微調整一下學生的動作,倘若學生定格式的動作過於離譜,就會自己做一遍後,再請學生重做一次。這基礎就是希望學生依著正確的太極拳招勢,將招勢裡的每一個正確的定格式做對,接著再將每一個正確的定格式動作連結一起。一般來講,教導初學者確定是要這樣的教法。可是資深的學生在確認定格式的動作沒有錯誤時,教練繼而要求學生將每一個定格式與定格式的過程中的銜接動作應該做對。什麼是定格式?以鄭子三十七式太極拳來說,預備式中,重心在右腳跟,左腳跟虛抬,向右旋轉30度的這一刻就是一個定格式。接著左腳橫跨與肩同寬的這一刻也是一個定格式,繼續移胯身體,將身體重心移到左腳又是一個定格式,後續將身體向左旋轉30度的同時扣回右腳的這一刻又是一個定格式,最後將身體移胯到中間的這一刻也是定格式,最後同時完成預備式的整個動作。因此,教導初學者,就是一步一步的將定格式一個一個的講出做出,再由學生一步一步的將定格式一個一個的吸收學會。接著又要教導學生再將定格式一個一個的連結起來,完成預備式的整個動作。其實太極拳的精華都是在定格式與另一個定格式中的轉接過程裡有了很細的學問在裡面,假如我們忽略了這個承接轉合的訣竅,則我們太極拳的外形外架就顯不出武術的張力,身體的力與勁也看不出到底從那裡出來的,給旁觀者的映像裡,感覺上是有那麼一點點缺陷,而行拳者並沒有充分的表現出來,致為可惜。當然,以前筆者也為此一環節做過解釋,也就是說,每當我們要去做一個定格式的動作前,事必先行做一個身體的內沉胯或是直接就沉胯。因為,我的內沉胯或是直接沉胯,無非是借由沉的這個動作想要獲取牛頓的第三運動定理的反作用力,也是俗稱的外力。由於身體瞬間的沉引來反作用力立即蓄存在我們身體的胯裡面,也就是我們在做動作前是需要獲得外力,有了外力作為力源及動的法源,繼續行拳就順理成章了。解釋一個摟膝按掌的招勢,依先頭說的要領,我在右腳獨撐而左腳稍近右腳,兩手做斜向右外的斜合抱時,先來一個沉胯的動作,因為我的沉胯主要是想獲取外力,當我沉胯的那一刻,同時間我的胯又獲得反作用力,有了這外力作為動能,我就可以轉身出左腳盪曲右手肘,接著我再一個沉胯來截取外力,去做下一個右腳頂推身體移胯的動作,最後我再沉胯蓄存外力,做完摟膝及按掌的動作。或許有人問?有這樣麻煩麼?問題就是出在,您做動作的動能那裡來?動的法源那裡來?如果您就是直來直往的行拳,那種拳是不能看的。另外,我們將身體沉後又來一個轉胯的動作,是不是意味者,我將身體沉胯的力道旋轉栽在地裡面去,有了旋轉栽在地裡面的力,是不是也告訴我們,行拳者的下盤紮實有力量,既然下盤紮實有力,則我的上半身的夾脊到手臂及手掌,就可以借由腳底的力與勁,充分透過骨骼行氣到掌跟博技出去。筆者的學生,聽了千萬遍,知道的很多,實際將剛才講的道理運用在太極拳的招勢裡面,確實是很少。當然太極拳,把它當作運動流汗,也是一件可以接受的事情,問題是花那麼多的時間,那麼多的精力,就只要求您去沉個胯的動作都不去做到,這不是筆者搖頭就可以罷事了。太極拳不難,難在您有沒有那一份心去好好學到,好好的用上。當然筆者常與學生說到,最終不要心裡想著,這場地的教練也不知道教些什麼?講些什麼?該講的他這個教練也沒講,教的動作人家其他場地比他好看多了。筆者也常想著,時下所謂的學生,認真學的人很少了。大家來運動流汗確實也是一份該做的事情。最起碼,大家都健康快樂!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120307&aid=225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