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0/17 18:41:16瀏覽2050|回應14|推薦127 | |
2009/10/14(三)晨: 貪念一起,水漫意志,怒火一上,火燒心智。 唐朝善導大師在註解《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中,以「二河白道喻」描繪自己入信的過程,記述在無人空曠之荒野踽踽獨行的景況,令人深深感受絕處逢生的體驗。他比喻說: 有一個人在荒野當中,從東向西而行,路途遙遠,半路上忽然遇到兩條大河,向南是火河,烈火燃燒,看不到邊;向北是水河,波濤洶湧,看不到際。兩條河各寬百步,水火二河中間有一條白道,大概四、五寸寬,從東岸通向西岸,水與火交替漫過白道,一刻不停。 這時,背後殺來追兵,喊聲陣陣,刀槍劍戟就來了。他想:「這下不行了,如果踏上白道過河,恐怕被水淹死、被火燒死,可是後有追兵怎麼辦?」他想向南繞,卻被毒蛇猛獸攔住去路;想向北繞,又被豺狼虎豹競相加害,三面環敵,情況危急。 他想:「如果停在這裡,是死路一條,想走回頭路,也是死路一條,如果順著中間這麼一條白道,雖然險惡,但至少還有活命機會,算了!還是姑且一試吧。」於是他就打定主意,準備順著白道過河。 這時,東岸有人催促他說:「某某啊,你若順著這條白道過去,必定沒有死難,如果停下來,必定死路一條。」 西岸有人鼓舞他說:「你一心一意、保持正念,一直從這條路走過來,我一定保護你,不用害怕墮落到水火之中。」他聽到此岸的催促和彼岸的召喚,立即直身正念,順道西行。 剛走了幾步,東岸又有人喊他:「某某,快回來吧!這條小道很狹窄,一定過不去的,我們對你決無惡意。」他聽了這些安慰勸回的話,根本不予理會。 因為這條道路只有一百尺,不算太遠,一下子就抵達西岸,水火二河離開了,群賊毒獸也離開了,所有一切災難統統都離開了。 善導大師把這個比喻說完之後,就作了解釋:西岸就是極樂世界,東岸是娑婆世界,這個人,就是我們十方眾生;茫茫的荒野,代表我們常隨惡友,不值真善知識,無盡輪轉的人生;水火二河,代表我們的貪瞋煩惱,水代表貪心,火代表瞋心;身後追兵及毒蛇猛獸、豺狼虎豹,代表眼耳鼻舌身意六賊,能劫奪我們的功德法財;白道就是我們的那一念善根;東岸的催促,代表釋迦牟尼佛的發遣(釋迦牟尼佛說:「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西岸的呼喚,代表阿彌陀佛的誓願。」(資料來源:二河白道喻) 貪如水、瞋如火、無明如風,會興波瀾,燒卻菩提種子根,使人愚癡無智、不明道理。證嚴上人比喻,愛發脾氣的人,心中「火大不調」,像是乾旱之地,烈日當空、稻種無法播入土中;貪婪的習氣則如同「水大不調」,會沖垮一切。善根的力量一向薄弱,就像那條狹窄的白道,隨時要跟煩惱拔河,若力量不及水火煩惱,只要貪念一起,就水漫意志,只要怒火一上,就火燒心智。所以,必須「不顧水火」以「知足、感恩、善解、包容」,對治「貪、瞋、癡」三毒。 上人勉勵:「愛河千尺浪,苦海萬重波。知足的人,心地有好水、好土,用清新的法水不斷灌溉、滋潤心地;加上陽光、和風,四大調和,善種子就能生根、發芽、茁壯。」 (資料來源:慈濟~【衲履足跡讀書會】 導讀心靈好風光)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