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8/19 03:29:05瀏覽1366|回應2|推薦37 | |
勿以死為生,勿將生為死, 平常時時現,無常永不變。 (照見無常類,解[ 人自出生後,因為擁有肉體也就重新擁有新生命,有了新生命就會再次面對死亡。世間人也都將死亡當成生命的結束,其實,死亡的只是軀體,生命還是會繼續流傳下去,如同薪火相傳,生命之火不曾熄滅過。 星雲大師舉出了四種生死的意義: 第一、身體上的生死:我們這個身體,從出生到老、病、死,都在不斷的生死。生物學家說,人身上的細胞,在一周之內,都會全部更換,表示這身體所有的細胞都死了。舊的細胞死了,新的細胞再生,因此,這個身體是不斷的生生死死,死死生生。 第二、苦難上的生死:人一出生,就是一種責任,在世間上,無論你擁有高官厚爵,或享有榮華富貴,從佛法來看,都是一種責任、一種苦難。所謂「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切,不生淨土」,眾生由於業力,來到人間承受苦難的業報,再怎麼健康,會有衰老的時候;再怎樣富有,會有失去的一天;物質上再豐厚得意,內心不滿足,也不會感到幸福。因此,如何彌補人間的苦難,在面對苦難的生死,而覺得不苦不難,能安然處之,生活泰然,就能超越苦難的生死。 第三、思想上的生死:人生中,我們經常有不明白的時候,如果能夠把一個無明想通,把一個煩惱解決,把一個想法貫通,「我明白了」、「我想通了」、「我懂了」,這就是一種思想上的生死。因此,我們在思想上,也是不斷的生生死死。甚至古人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第四、悟道上的生死:覺悟是生命疑惑獲得解答,生死煩惱獲得解脫。在悟道裡,也有不同的層次。比方你對某一件事,不能只是「我知道了」,你還要對彼此的因緣關係都能了解。乃至你只是「知道」,也還不夠,對世間的關係,都懂了,都通徹了,才是究竟。就像禪門悟道,它是活水長流,每天有很多的小悟,集很多小悟、中悟,忽然有個恍然大悟,對於「生從何來,死將何去」都了然於心,再也無懼生死。這就是悟道層次上的生死。(資料來源:生死的意義/星雲法語) 由此可見,生死在世間是非常平常的事情,這也是在向我們示現世間無常的現象,所以,面對生死,應該是以平常心來觀照這永遠不變的無常現象,千萬不要有既然人必有一死,萬物皆空,那生來何用,何須努力之想(勿以死為生),也不要有既然早晚要死,不如及時行樂,儘早享樂之想(勿將生為死)。像近代佛教的廣欽老和尚,人家問他往生以後去那裡,他說:「無來無去無代誌(台語)!」不來不去,生命當下是燦然、寂靜、永恆不動!生死只是表相,它實質上是不存在的!)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