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生活的質量
2014/04/01 15:45:48瀏覽206|回應0|推薦0
     每個人生活在這世界上都是為"情"所困,為"錢"而累。生活總是讓人很無奈,但妳又不得不去面對它。生活在妳周圍的有君子也有小人,有人遵循"中庸之道"的為人處事原則,有人卻是"人不為己,天誅地

滅"。誰能知理"勿以善小而不為王賜豪 ,勿以惡小而為之。"

     為什麽有的人被愛刺得傷痕累累,他還是相信愛情,那是壹個人對愛的渴望,是"情饑渴"與"性饑餓"讓人在傷痛中還欲罷不能。世上不是沒有永恒的愛情,也不是沒有至死不渝的愛情,那都是屬於梁山伯與祝英臺,羅密歐與朱麗葉,但他們都死了,而我們還得在這地球上艱難地生存,為愛而活著。

     工作是為了生存,為"錢"而戰鬥,工作之余是妳享受愛情的時候,又得為"情"而奮鬥,苦不堪言還是心有所想。可夢想、理想都變成為幻想與空想。到頭來"錢"也不在囊中,"情"也不在心中。

     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夜幕降臨還壹番惆悵擁上心頭,不知路的盡頭何在?成天忙碌地工作,忽略了對親人的關愛,在親人的埋怨聲中,還覺得自己倍感委屈,不願那麽"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地拼命工作,壹旦領導安排加班加點還得隨時待命,壹切行動聽指揮,只能做出無奈地決定,此時還真希望自已不是人,而是個受人擺布的機器人。

     想著在國內白領麗人的職業,工作在壹批有卓越才華,精明能幹的大學生的環境裏,覺得自己也是個可以風光,有智慧的人。可來到這裏,公司裏的人文化參差不齊,還得與壹幫小人鬥智鬥勇。

     有壹次又有壹位男工對我說:"有文化的也沒什麽了不起,還不是與沒文化的人在壹起撈豆腐。"

     看著他我反問了壹句:"妳覺得自己應該歸納為有文化人,還是沒文化人?"

     "我們沒什麽文化,是個文盲。"

     "妳是在謙虛還是有自知之明。說話要講究藝術性,說得好把人說笑起來,說得不好把人說跳起來。剛才這句話不應這樣說,妳應該說沒文化的人與有文化的人在壹起,沒文化的也會顯得有點智慧。在妳看來都是撈豆腐,性質不壹樣,沒文化人是在勞動改造,有文化人是在體驗生活。沒文化的做著壹塊塊豆腐就在想著壹塊豆腐讓妳掙了多少錢,有文化的人做著壹塊塊方方正正的豆腐就會想著如何方方正正地做人。不要覺得自己與別人平起平坐而達到心理平衡,妳這句話是掩飾自己的愚昧與無知。當別人手拿金鑰匙打開智慧之門,成為主宰金錢主人的時候,妳只能站在門外成為金錢的奴隸。沒文化的用不著羨慕與嫉妒有文化的人botox去皺,有文化的也沒必要貶低與看不起沒文化的人,大家都是紅塵中的匆匆過客,三人行還必有我師。"

     我最討厭別人對我說這樣的話,也更討厭別人說我:"妳不想上這麽多天的班,是不是錢掙多不劃算,賺不到政府的福利。"對於這種人我只能回眸壹笑,連我都未想過的問題都被別人想到了,此類拜金主義者把別人也歸納到了利益主義者。我從未考慮過這個問題,而且我吃自己的飯,淌自己的汗,我未從政府那裏得到什麽好處,在公司工作也是低收入,低收入與無收入的待遇是壹樣的,我有這必要圖點小利而失去大利嗎?我不想與別人爭時間,搶天數,爭加班,那是因為我是個享樂主義者,人生在世要學會知足與滿足,沒有必要如此勞累而虧了自己的身體,擁有壹個健康的體魄才是長期幹革命的資本,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知足者常樂,能忍者自安,何必把自己搞得體累而又心累。錢沒有夠用與不夠用,只有用多與用少,別人吃鮑魚我吃青菜,別人遊山玩水我在家上網,同樣吃得健康,活得瀟灑,自得其樂,每個人的追求不壹樣,生活的檔次不壹樣,未必富人的生活質量就比窮人的生活質量高,也未必有錢就能給妳帶來幸福美滿的婚姻生活。做壹個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者,學會用阿Q的精神勝利法來自我安慰,"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要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魄力。

     有的人專挑輕活,別人幹了輕活,他認為別人搶了他的活,還說別人幹得速度沒他快,這個時候把自己看成是壹只手腳飛快的兔子,把別人看成是壹只行動緩慢的烏龜,殊不知烏龜在水裏遊得比鯊魚還快時,不會遊水的兔子已在河裏等著烏龜來救它壹命。當妳在後面裝箱幹重體力活時,他又誇獎妳裝箱的速度很快,如果給他裝肯定裝不來,此時又把別人看成是壹頭飛奔的獵豹,又把自己看成是壹頭在地上挪動的蝸牛。真是得了便宜還賣關子。

     老子曾經說過:"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所以做人要知足,凡事隨遇而安,凡情隨緣而樂。人活著不是追求金錢的數量,而是生活的質量。

     "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愚者勞力,智者勞心。誰都在這滾滾紅塵中夾著尾巴做人,戴著面具做事。生活逼迫我們學會忍耐與寬容Pretty renew 傳銷,而不是埋怨與憤恨。
( 心情隨筆單身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velynag&aid=1216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