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多年前發表的一篇文章,再找出來,敝帚自尊一下。這個孩子目前高三。
雙語一起來
看著電視的英語教學節目,孩子笑得很開心,我只能請孩子解釋,他們在笑什麼。我的英語聽力有一個瓶頸,就是要先在大腦內翻譯成中文,才能聽得懂。所以我每段對話都只能聽懂前兩句,到第三句就來不及了。
我生長在四十年前的嘉義鄉下,父母親忙於農務,照顧衣食已很吃力,更不可能送孩子上才藝班,更何況,當年也無才藝班可上。
在那個閱讀、文法重於聽說能力的時代,我的英語能力勉強可以適應大學課程的要求,在今日卻暴露了無法跨越聽說瓶頸的問題。
當了媽媽,不能讓我的英語聽說夢魘在孩子身上重演,如何安排呢?在孩子還牙牙學語的年紀,我陪著孩子背誦唐詩、千家詩,唱著中文兒歌。孩子上幼稚園後,小班、中班我選擇的是有著大樹、草地、沙坑的普通幼稚園,學校一星期由外聘的本國籍老師教兩次英文課。課餘,我仍陪著她念中文詩詞、唱英文兒歌。
到了大班及小一、小二,我幫孩子選擇每天上英文的「no Chinese」課程,每天上英文三小時,讓孩子能聽英語、敢說英語。雖是「no Chinese」課程,但主要還是本國籍老師,因為我認為當孩子有任何需要無法用英語表達時,老師要能理解孩子的需求。
今年,孩子上小六,英文不是頂好,但英語教學節目能聽、能看。唐詩三百首陸續背了不少,喜歡看琦君的書,目前我正想辦法要讓她喜歡「紅樓夢」。
當了十幾年的媽、廿幾年的學校教師,我想說的是:「不要忘了,孩子最好的老師就是媽媽呀!」
【2004-03-16/聯合報/E5版/家庭與婦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