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4/24 09:58:59瀏覽91|回應0|推薦3 | |
幫助睡眠的方法
迷思 1:喝酒可助眠──恰恰相反。 黃湯下肚讓人很快有睡意,但睡到半夜,反而讓人異常清醒,並且會感到頭痛、噁心,更難再入睡。喝酒加上安眠藥,會加重安眠藥的副作用,抑制呼吸,有窒息而死的危險。
迷思 2:每天要睡8小時──睡眠時數長短,因人而異。 白天精神好不好,是很重要的指標。
迷思 3:晚上11點前要睡覺──睡眠醫學強調每天規律作息,而不是一個客觀的時間。 尤其,每天固定時間起床,比固定時間上床更重要。起床時間是調生理時鐘的重點。失眠者可強迫自己接觸清晨的陽光,夏天約7點前、冬天約8點前。這時的陽光有充足的藍色光譜,有助於調整錯亂的生理時鐘。
迷思 4:晚上運動可幫助睡眠──入睡前1到2小時,要避免有氧運動,可改做輕度的伸展或瑜伽。 研究顯示,規律運動是增加深睡的有效方法。但,美國睡眠醫學會提醒,運動時間離就寢太近,會讓人的核心體溫升高,反而更難入睡。
迷思 5:平時睡不夠 周末再補眠──小心,會愈睡愈累。
週末起床時間不能比平常晚兩小時,否則會影響生理時鐘。「3:1」法則:前3天睡得少,只要第4天稍微早點睡,就可彌補前3天的睡眠負債。但隔天仍要固定時間起床,或起床時間不能比平常晚2小時。
想要一夜好眠,平時要多接觸陽光,讓身體在夜晚分泌更多褪黑激素,更有睡意。
此外,要注意飲食,例如,睡前至少4到6小時,不喝咖啡。
睡前或半夜醒來,別抽菸,因為尼古丁的負面效果類似咖啡因,會讓人亢奮與清醒。睡前也不要看電視、手機,遠離聲光刺激。
失眠包括入睡困難、早醒、半夜醒來不易再入睡等,影響白天生活。尤其,持續超過1個月以上睡不好,變成慢性失眠。
各年齡層,包括兒童,都可能失眠。其中,30歲到60歲的中壯年人,是失眠高危險群。
失眠有四成是因為壓力、焦慮、憂鬱等心理因素。另外,遺傳、疾病,或疾病合併心理問題等,也會引起失眠。
長期失眠絕對有害身心健康。從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心臟病、癌症,到憂鬱症、焦慮症、記憶力變差、注意力不能集中……,一籮筐毛病隨之而來。(摘錄自 天下雜誌 – 2013年4月9日)
ESI 廣翰思惟-超強快速記憶/心智圖/全腦式速讀/考試高手王,台北區請按此處 ESI 廣翰思惟-中小學天才冬令營課程/夏令營課程,請按此處 **「天才夏令營TM」、「天才冬令營TM」與五天課程大綱為ESI廣翰思惟針對中小學所設計的學習方法學課程,目前僅提供台北、台中、高雄救國團做為共同招生使用,並無授權其他個人或是組織使用。 MOD(52台)寰宇新聞台-兒童周報上看到採訪ESI廣翰思惟影片的內容,請見http://tw.myblog.yahoo.com/monica-2862/article?mid=2820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