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1/27 17:03:18瀏覽3301|回應3|推薦18 | |
從文林苑報導框架看台灣集體思辯能力 台灣社會在面對重要議題時,在媒體直覺式和情緒化的引領下,往往在沒有深入了解事實的情況下,在第一時間就做出一面倒的反應,傷害了理性探討論辯的空間。我指導的一位學生,目前正在研究文林苑事件時媒體報導時所使用的框架效果,目前的研究結果,對這種現象作了最好的註解。 文林苑的最新發展,在七月十五日時,最高行政法院駁回王家再審之訴,判決定讞。這個結果跟當時台北市政府拆除時的社會氛圍,不可同日而語。根據論文目前研究的發現,以內容分析法去看台灣平面媒體在文林苑事件的報導上,大致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在文林苑事件初見報的第一階段時期,媒體將拒絕拆遷戶稱為釘子戶,採取較不友善的態度。從拆除當天開始,進入第二階段,台北市政府成為流氓市政府,而拒絕拆遷戶轉變成為弱勢受害者。第二階段對峙近月後,越來越多訊息顯示第二階段的社會印象和氛圍不見得與事實完全相符。一方面王家的專業學識和財務背景並不如原來媒體所認知的如此弱勢,再者,配合拆遷戶無家可歸的另一種聲音也逐漸出現,而且發現所有法律訴訟和行政程序都已經走完,且營建署還發函要北市府執行拆除工作,台北市政府確實是依法行政。這時就進入了第三階段,制度討論與修法期。媒體不再對王家或文林苑之個案多做探討,轉而討論如何在制度上修法。 一個都更議題,在經過了這些轉折之後,已經為未來的都更埋下極難跨越的障礙。都更不是只有實施者商業利益和居住者意願和歷史記憶的問題,他還牽涉到都市發展甚至於公共安全的層次。為數眾多的老舊建築如果不能汰舊換新,一旦面臨地震侵襲,後果無法想像。大家都同意要制訂合理的遊戲規則,但這些規則和個案的處理不能成為媒體激情報導下的犧牲品,以一時的熱血反應和聲光效果來取代對於制度及配套措施的思考以及對社會長遠的影響的評估。都更只是一個個案,如果拿這個標準來檢視台灣每一個月「重大議題」的討論過程,我們集體的思辯能力及格了嗎? 遠見全球華人精英論壇(2013/07/23) |
|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