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調查的公信力在去年的總統選舉過程受到了極大的傷害。隨著投票日的逼近,各項民意調查的數據又紛紛出籠。民進黨先在6日公布民調,隔了一天,國民黨就公布了其委託12家公司進行的調查,並不令人意外的是,兩項民調的名次是相反的。由於報紙沒有詳細報導這些數據的計算方式,我們對其準確性無從評估。更有趣的是,公布民調的同時,連各政黨的預估席次都能夠算出來,更是讓人佩服的五體投地。只是不知道像北市南北兩區各應選十名,有三十幾位候選人參選,在前幾名吸票機席捲了多數選票,又有相當比例的選民不表態,再加上投票率未知的情況下,這些精算師是如何決定8-12名的排名順序。如果8-12名無法決定,又怎麼能估計出全國席次。台北市並不是特例。在全國29個區域立委選區裡,有15個選區應選名額在6名以上。這些選區的當選邊緣名單才是決定這場選舉勝負的關鍵。可惜的是,民意調查無法提供明確的答案,難怪結果會是各說各話了。
學者研究英國和美國的政治傳播歷史,發現這兩國的政府機構都在二次戰後開始大量運用民意調查,希望能夠達到影響民意的目的。但是在嘗試瞭解並控制民意的同時,政府機構也開始受到了民意的影響,在政策上回應民意。這樣的附帶反向效果,是主事者始料未及的。在台灣,我們只看到政治人物或政黨希望藉由公布民調來影響民意,但是卻還沒有發現有反向的民意影響政治人物的效果出現,否則這次的選舉過程不會如此荒腔走板,各個政治天王的民意支持度也不會都降到谷底。對於民意這個兩面刃的操弄,豈可不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