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安心做父母,在愛裡無懼
2020/04/13 10:36:06瀏覽373|回應0|推薦3

安心做父母,在愛裡無懼-黃瑽寧陪你正向育兒,用科學實證打造幸福感家庭,黃瑽寧作品,親子天下出版。

CHAPTER 1顛覆傳統的科學教養心法

01. 預防童年創傷:讓親子的愛裡沒有恐懼

02. 訂立教養目標:「享受」良好的親子關係

03. 面對失敗的勇氣:無條件的接納孩子

04. 成長性思維:父母最該送給孩子的禮物

05. 急什麼?身心發展從嬰兒到成年人,要到二十歲才趨於成熟

CHAPTER 2成功育兒的第一步:就是全家能睡個好覺

06. 睡眠長度、睡眠週期、半夜哭鬧的原因

07. 睡前儀式:安心的跟孩子say goodnight

08. 嬰幼兒睡眠訓練:給父母一些喘息時光

09. 母嬰同床,有何不可?又為何不可?

10. 功課寫不完導致睡眠不足?挑燈夜戰的孩子最笨

11. 别讓尿床傷了心

CHAPTER 3三歲前的親子相處重點:建立安全依附關係

12. 親吻小孩是愚蠢的?行為主義的百年之惡

13. 依附關係的過去、現在、未來

14. 三歲前的安全依附關係,决定了未來的學習能力

15. 建立寶寶的安全依附關係:POWER五字訣

16. 代養者的重要性:一個人照顧嬰兒,肯定會累死!

CHAPTER 4三歲前的語言發展重點:在真人互動中有效學習

17. 跟寶寶說話:速度放慢、音調提高、自然回應

18. 一歲半之前:電視、手機、平板的使用建議時間是零分鐘

19. 親子共讀:關鍵在於「共」,而不是「讀」

20. 雙語早教,該注意的六件事

21. 語言發展時期:扮演孩子的翻譯官

22. 語言發展遲緩,要考慮自閉症: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CHAPTER 5掌握親子溝通技巧,不體罰也能教出好規矩

23. 善用五種說話術,減少言語衝突

24. 換位思考,同理孩子的處境

25. 控制自己的情緒,找回做父母的優雅與自信

26. 做出正確行動,陪孩子處理情緒

27. 不體罰,然後呢?LATER方法五步驟,為孩子建立規矩

28. 獎勵誠實,比懲罰說謊更有效

29. 夫妻、兩代教養不同調,怎麼辦?

30. 父母說到要做到:信任感是親子關係的基石

CHAPTER 6二胎家庭的新挑戰:輕鬆避免手足紛爭

31. 手足間最大的紛爭:不公平

32. 避免手足紛爭,請勿強迫分享

33. 不吃虧是天性使然,公平正義卻是教育而來

34. 孩子用惡毒的話罵手足,該怎麼辦?

35. 如何處理孩子跟同學的衝突?

CHAPTER 7孩子只黏媽媽?幫助爸爸參與育兒的好方法

36. 媽媽别插手:讓嬰兒與爸爸自己建立一套獨特的互動關係

37. 爸爸好忙:如何幫助爸爸參與育兒?

38. 電子世代兒童的螢幕使用建議

39. 讓孩子從家庭開始,學習當個好的領導者

CHAPTER 8是專注力不足,還是學習障礙?

40. 影響專注力的生理因素:年齡、睡眠、運動、飲食、疾病

41. 學習障礙:外來訊息無法輸入,大腦無法良好運算、學習成效無法輸出呈現

42. 情緒因素影響學習:三種毒性壓力(習得的無助感,家庭創傷,校園霸凌)

43. 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的診斷與處置

44. 鼓勵品格教育:品格教育就是身教

CHAPTER 9孩子來了,愛情走了?掌握幸福婚姻的科學處方

45. 新手媽媽的四大壓力來源:睡眠不足、勞逸不均,社會孤立,產後憂鬱

46. 互相傾聽,就能帶來療癒:認識另一半

47. 幸福夫妻,懂得吵健康的架

48. 夫妻爭吵之後,請在孩子面前和好

看這本書,好像在複習嬰幼兒發展與心理學,其實很多理論,以前在課本裡都學過,不過黃瑽寧醫師寫的這本書,容易閱讀的程度,比教科書親民太多啦!兒子已經滿20歲,不再是小孩了,不過因為自己的工作,成天與孩子為伍,而且需要與家長溝通的機會也不少,我們人微言輕,看看網紅醫生寫的教養書籍,在跟家長聊的時候,如果說是某某醫生在書裡說的,家長的接受度應該會比較高吧!

書中的這篇內容,個人覺得還蠻受用的,就是小孩幾乎都很怕打針,但是要怎麼用實際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克服這個恐懼呢?黃瑽寧醫師在2018年設計了一套繪本,其中一本叫做《就只有這麼痛而已》,在故事中,用衣夾夾皮膚的疼痛感,來比喻打針時的疼痛。黃瑽寧醫師給每個孩子一個衣夾,賦予他們面對打針疼痛時的勇氣,這樣一個簡單的舉動,就減少了孩子打針的恐懼感,而且在六間小學的經驗都是正向的。這方法應用了「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J的理論,讓孩子從大人的示範行為中,學會找尋勇氣的成功經驗。

找尋勇氣的能力非常重要,畢竟孩子未來的人生很長,一定還會遇到讓他恐懼、害怕、焦慮的事。那時他們就會想起,父母曾經教自己「找尋勇氣」的方法,進而能挺身面對困難與挫折。孩子當然可以害怕,而且有些事情應該要害怕,父母的責任不是教孩子「不要害怕」,而是陪孩子「找到勇氣」。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rica61329&aid=132466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