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8/25 07:11:15瀏覽3047|回應6|推薦33 | |
引用文章快9月了…颱風都沒來 創史上最晚 文 /安康高中 朱晉杰(小豬老師) 身為一位兼教地球科學的物理老師,對於環境是越來越關心,今年是一個很奇怪的一年,盼了很久,還是看不到颱風警報發佈的蹤跡,問題出在哪裡呢? 氣候變遷的問題開始慢慢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颱風不來,理論上應該是要高興才對,但相較於以前正常的颱風出現情形,這種不來就有點詭異及令人擔心了。 根據聯合報的報導: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說,今年還沒有颱風到台灣來、也沒發過颱風警報,日前已悄悄刷新氣象局單年最晚紀錄,而且還在持續。 氣象局的颱風資料庫從一九五八年開始,根據資料庫,「拖到」八月颱風才來的年份只有四個。單年最晚的紀錄是一九九三年輕度颱風塔莎,在八月十七日發布海上颱風警報。而今天已經廿日,颱風還沒蹤影。 氣象局曾在六月底預估今年西北太平洋生成颱風總數、侵台個數都比正常值略少;結果今年到目前為止,西北太平洋海域只有四個颱風生成,更沒有颱風侵台。 鄭明典指出,聖嬰年之後的反聖嬰年颱風少,而且生成時間晚,很多氣象學者都在討論為什麼今年還沒有颱風來,但還沒有共識。鄭明典表示,現在西太平洋赤道區的東風比平均值強許多,垂直風切也強,很難構成颱風。 記得在8月23日,安康全體行政到北埔進行客家文化研習時,在北埔姜家古蹟前看到了桐花仍然盛開的樣子,導覽員跟我們說,今年真的是超級奇怪的一年,已經八月天了,桐花還是開不停?這樣子的桐花異象跟颱風來不來有沒有相關性呢?值得玩味! 根據專家的說法,今年颱風來得晚可能與反聖嬰現象有關,底下為正常年、聖嬰年與反聖嬰年三種不同的天氣型態的海溫比較,可以看得出來反聖嬰年在東太平洋的溫度會比較低。 ↑參考資料:南一基礎地球上課本 參考了一下反聖嬰的專業資料,其中寫著: 聖嬰年是赤道太平洋變暖,而反聖嬰年剛好和聖嬰相反,對全球氣候的影響也完全相反。科學家為這種現象取了個名字,叫「La Nia」,和聖嬰El Nio的意思相反,在西班牙文中是「女孩」的意思,有人直接音譯「拉尼娜」,或是「女嬰」,目前國內中央氣象局統一譯為「反聖嬰」現象。相對於聖嬰,反聖嬰現象較不為人知。1998年7月中,來自12個國家的科學家在美國舉行第一次的國際反聖嬰現象高峰會,希望更瞭解及聖嬰現象對全球氣候的影響。在1975年之前,反聖嬰與聖嬰現象發生的次數差不多;1975年之後,反聖嬰現象發生的次數卻只有聖嬰的一半。聖嬰與反聖嬰現象有時會成對出現。譬如,1997-1998年這次被認為是本世紀最強壯的聖嬰寶寶誕生後,科學家觀測發現,赤道太平洋已經出現一塊比美國加州還大的冷水區,赤道中太平洋的海溫在一個月內就下降攝氏五到六度,是有觀測資料以來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顯示反聖嬰現象可能要開始發做了。至於對全球氣候可能造成多大的影響,還有待觀察(現在就是這種觀察期)。 颱風對於台灣的影響歸納出九條路線,而每一條路線都會對台灣地區產生影響,而颱風伴隨的颱風假,更是全台民眾關注的焦點,記得當年紅遍天的海角七號電影,我們全家就是利用颱風假過去欣賞的,這天上掉下的禮物,到底是福還是禍? ↑參考資料:南一基礎地球上課本 颱風帶來的傷害有底下這樣子的架構圖: ↑參考資料:南一基礎地球上課本 颱風啊颱風!到底來得好還是不好呢?面對這樣子的氣候變遷,人類要如何自保與因應,應該是這一篇文章想說的。 很多人賭性堅強,今年颱風襲台的時間點,有沒人會拿去設賭局呢? 參考資料: 1.南一基礎地球科學上課本 2.聯合新聞網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