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莫氏不連續面」與「古氏不連續面」的探究
2009/10/23 06:24:07瀏覽18992|回應2|推薦4

 ↑莫氏的圖像,資料來自於維基百科!

在講述地球的結構中,談論到了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時,會出現不連續面,不連續面是研究地殼、地函及地核很重要的指標,而不連續面又有兩種:一種是莫氏不連續面,另一個是古氏不連續面,而我問學生莫氏不連續面的發現者姓什麼?他們不約而同地回答:莫,而另外追問,那古氏不連續面的發現者又姓什麼?他們興奮地回答:古,頓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什麼?

而竟有學生學著我的一貫作風,耍冷遞補回答:莫氏不連續面的發現者可能是莫氏樹蛙!突然領悟出青出於藍更勝於藍的道理!

懷著追根究底的精神,探究出這莫先生及古先生到底是何許人也?

首先挖到了崑山科技大學e-Portfolio數位倉儲平台所放置的資料,將其部分內容轉載:

《不連續面》(Discontinuity)

「地球」內這些不同的「層圈」都是以「不連續面」為界。

最有名的就是在「地殼」與「地函」之間的「莫氏不連續面」,以及「地函」與「地核」之間的「古氏不連續面」。

莫氏不連續面:「地殼」與「地函」之間的「界面」,稱為「莫氏不連續面」(Mohorovicic Discontinuity)。
古氏不連續面:「地函」與「地核」之間的「界面」,稱為「古氏不連續面」(Wiechert-Gutenberg Discontinuity)。

《莫氏不連續面》(Mohorovicic Discontinuity)

1909 年,南斯拉夫地震學家莫荷羅維奇(Amdrija Mohorovicic,1857-1936)在研究古伯河谷(Kulpa Valley)所發生的地震,發現當時在地震儀上收到的兩組「P 波」「S波」中,晚到的一組「P 波」和「S 波」是直接由震源傳播過來的。而另一組先到的「P波」和「S 波」是經過「不連續面」再折射到地面上來的。

這個「不連續面」在地面下約50 公里處,其上下物質有相當大的差異,因而使地震波的波速發生變化,表示其上下物質有化學成分或物理性質的變化。為了紀念莫荷羅維奇的發現,稱此「不連續面」為「莫氏不連續面」(Mohorovicic Discontinuity)。

「莫氏不連續面」以上的部份叫做「地殼」,以下的部份叫做「地函」。

延伸閱讀:維基百科中有關於莫氏的介紹。

《古氏不連續面》(Wiechert-Gutenberg Discontinuity)

此後,在地表下2,900 公里處又發現一個「不連續面」存在。

「地函」與「地核」交界處的震波「不連續面」,當「P 波」傳至該處,波速會明顯降低,而「S 波」會消失不見。

1914 年,德國地球物理學古騰堡(Beno Gutenberg,1889-1960)解釋此種現象,認為在2,900 公里深處之物質己和上部的物質不同,並可能己「液化」,才造成「S 波」消失。

為了紀念古騰堡的發現,稱此「不連續面」為「古氏不連續面」(Wiechert-Gutenberg Discontinuity),其中溫徹爾特(EmilWiechert,1861-1926)是古騰堡的老師。

「古氏不連續面」分開其上的「地函」與其下的「地核」。

沒事多教一科的優點就是可以多探討出另一領域的有趣面,因此,我將朝更優秀教師的路前進。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pig&aid=3429232

 回應文章

一杯飲料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也順這一篇文章來賺一篇回應吧!XD
2009/10/26 14:54
非常歡迎~ 

感謝光臨啊~


小小羊咩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了解
2009/10/25 13:09

ㄛ~~

原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