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永嘉大師《證道歌》語譯(中1)
2009/03/18 07:07:43瀏覽1276|回應0|推薦3

永嘉大師《證道歌》語譯(中1)

師子吼、無畏說,百獸聞之皆腦裂;

香象奔波失威,天龍寂聽生欣悅。

證悟者為救護走入歧路的眾生而摧邪

顯正,所說的殊勝智慧妙理,猶如金

毛獅子般無畏的怒吼,這是無所畏懼

者所說;一切錯誤者就如同野狐等百

獸一般,聽到菩薩說法如同獅子大吼

一樣,無不為之腦鳴欲裂!即使是香

象聽聞了獅王的大吼,也是四竄奔逃

而盡失原有的威風;可是天人以及龍

族若是聽聞到菩薩的獅子吼法音時,

卻是安寂坦然而且生起歡喜心而樂於

聽聞! 

 

遊江海、涉山川,尋師訪道為參禪;

自從認得曹谿路。了知生死不相關。

回想當初為了尋訪明師,探求心地大

道的宗旨,不惜跋涉山川,遍歷江海,

一心一意都只為了參禪求悟!自從認

得祖祖相傳、心心相印的本來面目,

認清了回歸曹谿六祖慧能大師的路途

以後,方才了知五陰的生死其實都與

如來藏自住的實相境界無干。

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

縱遇鋒刀常坦坦,假饒毒藥也閑閑。

證悟之後才發現三界萬法一切都歸屬

於祂,從此以後走路時也是禪,坐定

之時也是禪,而且說不說話、動不動

作等一切時中,都可以現前觀察而證

實如來藏是從來都不動心的,轉依如

來藏這樣的寂靜自性以後,自己也就

安然的不再妄自攀緣了。縱然我這五

陰身遭遇利刃逼害時,我心中總是一

直都很坦然的;假使我這五陰身被人

偷偷的下毒謀害,我還是不會怨怪下

毒者,心中仍然不覺得這件事情對我

是多麼重要的事。

我師得見然燈佛,多劫曾為忍辱仙;

幾迴生、幾迴死,生死悠悠無定止。

自從頓悟了無生,於諸榮辱何憂喜?

我的本師 釋迦世尊在遇見 燃燈佛時

被授記成佛,但是以前未悟之時,也

曾是多劫修菩薩行的忍辱仙人。回想

我永嘉玄覺自己的修行路,一是又一

世不斷的生生死死輪迴不已,悠悠忽

忽的頭出頭沒已不知有幾多回了,連

片刻一時都不曾止息過!一直到頓悟

如來藏而體認祂的本來無生以後,對

於世間的光榮與屈辱又有什麼值得憂

喜與罣礙的呢?

入深山、住蘭若,岑崟幽邃長松下;

優游靜坐野僧家,寂安居實瀟灑。

這樣證悟無生而轉依了如來藏以後,

不管是踏入深山峻谷之中,或者是住

在罕無人跡的幽靜野地,或於參天挺

拔的松蔭底下修行度日;隨緣放曠悠

閒恬適而輕鬆的遊於法海中,有時則

是隨意安止山林野居思惟靜坐,這樣

住於山野僧家之中,安樂寂靜,自辦

其道,真的很瀟灑。

覺即了、不施功,一切有為法不同;

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

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

爭似無為實相門,一超直入如來地。

一旦覺悟如來藏真心的本來無生,

開悟明心的事情就了了,悟後不需要

施加功行於所悟的心上面,因為一切

有為的妄心等七識的法性是不同於真

心如來藏的;住於五陰之相而布施植

福的人,死後是會生到欲界天中享福

的,就好像仰頭舉弓向天射箭一般!

一旦箭勢衰竭、力量耗盡(天福享盡)

了以後,終究必將墜落回地面(終究

會下墮);所以天福享完以後,只剩

下惡業種子,從天界下墮時將會招得

未來世不可愛的果報,產生種種不如

意的惡果!怎麼能與頓悟如來藏的實

相法門,一下子便得超越而直接進入

自心如來勝地的境界相比?

但得本、莫愁末,如淨璃含寶月;

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終不竭。

只需要悟得萬法本源的如來藏,就不

必憂慮生滅有為法等枝葉末節!如來

藏就像清淨琉璃蘊藏著寶貴的明月一

般──含藏著萬法的功能差別;既然

能夠從垢衣中解下這個如意寶珠──

找到五蘊垢衣中的如來藏了,從此以

後就可以用這個寶珠如來藏來利意自

己,也能用這個寶珠如來藏來利益他

人,並且將是永無窮盡而不會衰竭的。

  

江月照、松風吹,永夜清宵何所為?

佛性戒珠心地印,霧露雲霞體上衣;

降龍解虎錫,兩鈷金環鳴歷歷;

不是標形虛事持,如來寶杖親蹤跡。

江中的明月映照著,清風也和緩的吹

過松樹,在這樣光明清淨的好環境之

中,不懂得將自己的寶珠如來藏取來

自利利他,整個美好的晚上到底是在

做什麼呢?就以寶珠如來藏顯現的能

使人成佛之性,轉作心地戒寶珠,將

自己所悟的心與已經生起智慧的自己

加以印定,就成為無事人了,因此就

能把天地間的一切──霧露雲霞──

都當作是自己身體所穿的衣服一樣;

出家以後所得到的缽就成為降龍缽,

而行腳時用錫杖也就成為抵抗惡虎

的用具了,這時何妨手握著解虎錫,

於地一振,讓錫杖上的兩股金環清

楚地鳴響著!這時的二樣物品已不

只是在標舉出家形象三千威儀的事

持表相而已,這正是如來寶杖親自

為大眾示現法身的蹤跡啊!

不求真、不斷妄,了知二法空無相;

無相無空無不空,即是如來真實相。

被我所悟證的寶珠如來藏,祂自己不

必去追求真實,祂也不必去斷除妄想;

悟後就能了知真心如來藏空無形色而

且沒有妄心的行相,也能了知真心所

生的妄心生滅無常而無常住的心相;

但是在這個無相之實相境界中,卻沒

有空與不空可說,這才是法身如來所

住的真實相境界。

心鏡明、鑒無礙,廓然瑩徹周沙界;

萬象森羅影現中,一顆圓光非內外。

對於心鏡──如來藏──已經明白了,

就能對諸法鑑照無礙──不再愚昧於

三乘菩提了,才知心鏡如來藏的功德

廓然無邊而普遍存在於恆河沙數世界

中。此時就看見萬象具足而各不相同

的如同影像一般顯現在心鏡如來藏中,

這時再來觀察,這真心如來藏就如同

一顆寶珠一樣的照耀出圓滿的光明,

而這個光明非內亦非外的照耀著。

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招殃禍;

棄有著空病亦然,還如避溺而投火。

有一些人誤以為如來藏只是為了使眾

生容易瞭解一切法空而說的不同名稱

(妄說如來藏就是一切法空的方便說)

因此就落入「豁達空」,成為斷滅論

者而撥無一切因果,把自己處於莽莽

蕩蕩之空無境界中,自以為已經實證

佛法而證果成聖了,但這樣其實只會

招引未來世恐怖的災殃與禍害。捨棄

了三界有,執著一切法空的禪病,將

來招引災殃與禍害的道理也是一樣的;

這好比一個想要逃離水淹滅頂之苦的

人,愚癡的把自己投入火聚之中一樣

的愚癡。

捨妄心、取真理,取捨之心成巧偽;

學人不了用修行,深成認賊將為子。

捨棄了妄心七識而想要取證真理的人,

這樣有取有捨的心行反而成為善巧去

做種種虛偽事的人一樣(應該留著妄

心來求證真心如來藏,不該把妄心自

己滅掉而想求證真心,不該想要把妄

心自己變成真心),學佛之人大多不

能瞭解上面這層道理,以為修除妄心

中的妄想,或是修除妄心對種種事物

的執著,便以為是真正在修行了︰這

樣子修行,其實完全是去認取賊人而

攜帶回家當作是親兒子一樣(當然此

賊每天要把你的財物都偷出去讓你流

失了一切的法財)

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識;

是以禪門了心,頓入無生知見力。

這樣辛苦修行,到頭來卻只是流失或

損減了法財,滅卻了自己的福慧資糧

與功德而已;這一切不外都是由於錯

將三世的妄心意識認作是如來藏真心

的邪見所致!所以禪門裏頭都是直接

認清妄心而弄清楚了真心如來藏,因

此而頓時進入本來無生的所知所見而

引生的智慧力之中。

大丈夫、秉慧劍,般若鋒兮金剛焰;

非但空摧外道心,早曾落天魔膽。

若是遠離了斤斤計較的女人心性而

成為大丈夫了──證得如來藏而不

再落入意識境界了,便是頂天立地

的無畏大丈夫,就能手握金剛智慧

寶劍而散發出般若智慧之鋒利,不

僅僅能空裡摧壞外道妄心,其實暗

中早就把天魔的膽子給斬落了。

震法雷、擊法鼓,布慈雲兮灑甘露;

龍象蹴踏潤無邊,三乘五性皆醒悟。

證悟菩薩震動了正法之雷,大擊摧滅

邪說的法鼓,十方攝眾慈雲廣布無不

蔽蔭,普宣法語盡灑甘露而無不遍!

猶如法界中的大力龍象,遊行所至,

無邊無際的含識眾生皆蒙滋潤;三

乘根器及五類種性,全都由於菩薩震

法雷、擊法鼓而得以醒悟實相!

雪山肥膩更無雜,純出醍醐我常納;

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

這個述說真如佛性的大乘法要,就像

那雪山肥膩之草全都沒有其他的雜草

混雜一樣,這個如來藏所出的妙法猶

如純淨的醍醐妙味,我永嘉玄覺常常

納受其中無量無邊的功德受用!如來

藏的真如法性圓滿貫通於一切法性,

如來藏一法涵蓋了一切法!

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

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來合。

猶如天上只有一個真月,卻能普現月

影於一切世間水中︰而一切世間無數

的水中月影,又全都源出於天上獨一

的如來藏真月!諸佛法身的自性可以

與我的法身自性相通,我的法身自性

同樣與諸佛法身的自性相符契。

一地具足一切地,非色非心非行業;

彈指圓成八萬門,剎那滅三祇劫;

一切數句非數句,與吾靈覺何交涉?

這一個如來藏密嚴境界(地即是境界)

中具足了有情一切的境界,雖然祂是

無形無相而非色,亦不是眾生所知的

心;而祂也不會造作眾生妄心所造的

種種行為與業行!這麼奇妙的如來藏

寶珠、其實不用像修正妄心的惡行一

般的辛苦修行,只在彈指之間就能圓

滿成就八萬四千種法門之功德;在一

念相應時的剎那之間,就能滅除三大

阿僧祇劫以來累積下來的惡業!一切

可數不可數的文聲語句戲論等世間智

慧,與我所悟如來藏真心自己的靈覺

妙性何曾有一點點交互牽涉?

不可毀、不可讚,體若虛空勿涯岸;

不離當處常湛然、覓即知君不可見。

又觀如來藏,凡夫、外道對祂的毀讚,

從來都毀讚不到祂;祂從來不領受一

切的毀讚,所以既不可毀,亦不可讚!

祂的體性猶如虛空,本無邊際,絕於

涯岸!不離當下現處而恆常處於湛然

不動的境界中;您如果聽說祂都在當

下分明顯現,而起心動念四下尋覓,

就知道您確實未悟而未曾見到祂!(待續)

 

 

 

 

 

 

 

 

 

 

 

 

 

 

 

 

 

 

( 知識學習其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nlightenment&aid=2756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