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1/09 03:08:35瀏覽2935|回應3|推薦1 | |
2007年4月16日在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學院暨州立大學發生的兩次槍擊事件,連同當時23歲的兇手趙承熙(韓裔美人)在內,共有33人死亡,並至少造成23人受傷。 2006年,有一本小說 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男主角 Kevin 是一位16歲的少年,在16歲生日的前兩天,拿著弓箭到學校射殺了7人,還有一名自助餐廳的工作人員及一名樂於成為 Kevin 朋友的老師。Kevin 的母親 Eva,是一名成功的作家,在上班的時候,好心的女同事惶恐的來告訴她,她兒子所在的那一個學校出事了,當她趕到學校時,才發現自己的孩子不是受害者,而是肇事者。等她回到家中才發現在這之前,Kevin 在自家美麗的花園草皮上,用弓箭射殺了自己的父親與妹妹。 從 Eva 寫信向已分居的丈夫 Franklin 傾訴她的回想與悔恨開始,一路從戀愛、意外懷孕、教養 Kevin、生下 Celia、離婚、人生 ... 。Eva 試圖找出兒子犯下濤天大罪的原因,不管怎麼說,Eva 坦誠自己打從一開始就不愛 Kevin,意外懷孕讓她失去了人生,Kevin 從小愛哭,難帶,不肯接受大小便訓練,… 此書得到英國柑橘獎最佳小說。 2012年3月,蘇格蘭女導演琳恩倫賽拍成電影《凱文怎麼了》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 在我看來,這不是一部劇情片,這根本是一部恐怖片,畫面堆砌的好工整、乾淨、拘謹、壓抑,美好的回憶與不美好的回憶,透過顏色與單一物品形成的簡單動作,在腦中留下連結,透過 Eva 的回想,吞噬掉所有家人可能帶來的歡樂與依慰。 凝聚視覺的作用力,讓恐怖效果發酵,這些技巧,導演的功力是很讚的。不過用過頭了,讓人想睡覺。 恍惚與恐怖,是我得到的第一個印象。前後事件交錯,一開始讓人難以分辨,則是第二印象。 西班牙的番茄節,年輕快樂的女主角被人群擠壓,渾身血紅的番茄…後來,那是死者的血,前夫與愛女的血…後來,那是有人倒在家門口與車上的紅漆。 用來磨掉紅漆的電鋸,很難磨…後來,發現群眾的責難根本磨不掉… 後來,回想起過去發生事情的那一天,警方用電鋸割開牢固的鎖,門打開之後,俊美的 Kevin 出來接受雷動的撻伐,人生毀了。 不停扭動的手指…咬手…片片咬下的指甲工整的排列在桌上。 電影的前半段,慢條斯理的用很多的鏡頭來讓呈現肇事後的二年,不停反省的 Eva 所受到的精神凌遲。 電影的後半段,透過 Eva 的回想,Kevin 可怕的那一面演出來了。對於一個母親來說,付出了一切,換來一個不天真、不貼心、闖大禍的孩子,背負"養育出殺人兇手的母親"的罪名,搬到一個離監獄較近的爛房子,找一個糊口的工作,定期去看他,忍受他惡劣的嘴臉,卻仍沒有放棄這個下半生就算是假釋出獄、要靠吃百憂解度日的孩子。 天哪,Eva,妳好負責喔。 我好想知道,如果打從一開始 Eva 就是一個快樂但是不負責任的女人,事情是否會有所不同?改成輕輕鬆鬆的面對孩子,只要抱他親他說我愛你,把孩子交給褓姆養 --- 有錢住大房子那就應該有錢找一個懂得陪伴的照顧者,像丈夫 Franklin 一樣只要出現的時候就是輕輕鬆鬆的買大玩具,講些歡樂而不重要非耗費體力的事情,嘻皮笑臉的,陪孩子玩那該死的電動玩具 … 前面那些不符合品德教養的原則都可以退讓,只要孩子不變態殺人。 一個孩子,如果母親要上班,自從六歲以後,平均每天至少有八個小時是由家庭以外的環境養成的,而母親能和孩子一起的時間,品質上來講,頂多四個小時。孩子的四肢可以靠餵養使之早熟,大腦卻是怎麼餵都很難早熟。在那"以外的環境"造成的刺激之多,非一個晚熟的大腦可以對付,更何況是照顧者母親有可能沒有quality的四小時、及父親沒有quality的半小時來撫慰、平息、教導、陪伴。
一個負責任但是不想愛的母親,在看到孩子茁壯變成精力充沛、令人討厭、處處與家人作對的惡魔,母親也累了,父親也煩了,孩子的不順利影響到中年父母的不順利,於是乎,難以避免的家庭生命週期,帶來"離婚"的試鍊。 在片尾,Eva 在事件兩周年時去看兒子,他眼神收斂,臉上有傷,頭髮被剃光還帶疤,想必在獄中受不少教訓,這時,做母親的也心疼不了,問他為什麼。 我也想知道為什麼。 他說:「我以為我知道為什麼,現在我不那麼確定了。」 Eva 給 Kevin 一個擁抱。 我們的孩子,倒底是怎麼了? 這部片沒有給答案,只有給故事與焦慮,小說應該是很棒的,電影拍得...不能說是不棒,只是有一點兒 narrow以及太多的沒講清楚。角色的型選得很好,媽媽 Eva 一看就像雅痞、爸爸一看就像喜劇演員、兒子 Kevin 一看就像俊美的變態狂、女兒 Celia 一看就像金髮小天使。 我只能說:此片應該要獻給所有背負"養育出殺人兇手的母親"的罪名的女人,妳們雖然沒有養育出愛迪生、王永慶、郭台銘、...,妳們的辛苦付出不容抹滅。妳們不會下地獄的,請不要這麼想。 2007年11月,天下雜誌有一篇《都是大腦惹的禍》:…美國社會開始討論,十六歲就開車會不會太早?就好像給了十六歲人一個殺人的工具。渴望身心自由的意念如脫疆野馬、但支配人體行動的大腦卻不完全支援,心理學家稱這為青少年的「認知扭曲」。陸洛解釋,認知扭曲經常有兩種常見的表現:「想像的觀眾」與「自我無敵信念」。… 2008年,一篇標題為《研究:大腦結構導致青少年叛逆》的報導:澳大利亞研究人員在25日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發表文章說,大腦發育分階段,叛逆的孩子在青春期早期,大腦內負責情緒的區域發育較正常孩子要快。…青春期早期大腦弱化…青春期過後,大腦皮層發育成熟,孩子才能同時處理復雜的思想感情,控制自己的言行。 2012年12月14日美國康乃狄克州西部,槍擊手亞當.藍札持4樣武器,並穿著防彈背心進入校園行凶,27人死亡,包括18名學童。亞當.藍札持,已經24歲了。 後記 : Kevin 說:「我以為我知道為什麼,現在我不那麼確定了。」 我猜那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是說:我當時以為我確定為何要那麼做,現在回想起來連我都搞不懂當時為何那樣做。 第貳層是說:我以為我確定妳不愛我,但是我現在不那麼確定了。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