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7/08/06 05:28:00瀏覽239|回應0|推薦0 | |
當我在看 亡命感應Premoniton 前半部時 ,覺得這部片真不好看。要驚悚不夠驚悚、要勸世不夠勸世、要科幻沒有科幻。不過,在看到這部電影用星期一跳到星期三跳到星期二跳到星期六這樣前後亂跳的演法,每一天都跳演過一輪後,終於我看懂發生了什麼事。我深深的動容,這種動容來自反省、體會、諒解、悲天憫人,同時讓我體認到信仰的力量。
那她呢? 光看表情就知道是一位單純家庭主婦(這一點你不能不佩服導演指導男女主角的內心戲反應到肢體語言的功力),早上起床送小孩上學、慢跑、整理家務、和手帕交打電話閒扯、準備晚餐之類的固定生活方式...。可能因為生活的單調,這位忠於家庭的母親,表情盡職但麻木,你不能說她不幸福,但是她確實不快樂。她失去了當年投入家庭的那種熱情與快樂,靈異的事情開始發生在她的身上,她的生活跳到了丈夫車禍死亡的那一天,然後又跳回他死之前的日子,接著又跳到喪夫的日子,然後又跳回沒有喪夫的日子。 丈夫車禍身亡是真的? 是假的? 何時會真的發生? 既然他搞上了辦公室小三,琳達的潛意識不就是在演練沒有丈夫的日子嗎? 要不是她預知了先生會死的話,恐怕她終生都不會抽離自己,站在客觀的角度上來檢視她的生活,問問自己 : 我的家庭婚姻到底是怎麼回事? 有一天起床,她先過了星期三,下午她被告知先生星期二出差在公路220km車禍死了,後來睡一覺起來又回到星期二。她覺得不安惶恐,與每一個女人一樣先找丈夫溝通,而他總以忙為理由不能陪她。這時候,有經驗的觀眾已經猜到了 : 丈夫既然有了外遇,就會找藉口避免面對她。 此時的女主角已失去信仰,開始懷疑婚姻與家庭的價值,原來她奮鬥了半天,丈夫外遇、丈夫將死、她將會被錯當精神病患關進醫院不能和孩子在一起,家庭終將破碎。她該相信什麼? 她還能追求什麼? 又有一天早上她醒來,剛好跳到星期天。丈夫不用上班,她讓丈夫去陪孩子玩,她自己跑去找牧師,這一段牧師與她的對話如下 : (我找到一位網友post的資料,謝謝朵莉絲!)
琳達:感覺起來不像..對我而言不像,神父 ! 就要發生不幸的事了,我需要您的協助,我需要指引,我需要信仰... 這對每一個忠於家庭、盡職但麻木的女人來說,是非常嚴肅且當頭棒喝的考題。這麼努力的去做一個有價值的事,如果到頭來落得一場空,付出沒有產生價值,若當初能有所選擇的話會有什麼不同? 妳若能清楚知道如果沒有好的結果的話,那妳選擇要奮鬥(fight for)什麼? (Fight for翻譯為”爭取”其實也可以。) 我是一位有孩子的職業婦女,我能夠體會這種心情。每天早上起來,都是一個試練的開始。自己鼓勵自己,想辦法給自己信心與希望,對於未來,寄於信仰。對於另一半也是如此。真的無法釋懷的時候,看著孩子說服自己經濟狀況的現實,不由我任性。信仰不虔誠的危險,就是你只能樂觀的相信這樣過是對的 ; 沒有信仰更過不下去的,更危險。 她之前預知過,出差這天是星期二,下午他就會車禍死在公路220km處。她開車飛奔出去追他,想要改變什麼。熱情與希望重新出現在她的臉上。恢復信仰帶給潛意識莫大的改變,她突然振奮起來。 而他呢? 他想到她說夢到他死了,也許基於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考量,他在上路前先找保險經紀人提高保額。而當天,他本來是要和小三幽會的。在路上,他打手機給等在旅館的小三說這是不對的,取消見面。然後他打電話回家,沒人接,留言說他昨天晚上在女兒面前說他很愛很愛他們的媽媽是真心的。這時候,丈夫的臉也不再冷漠出現了溫柔。 她打手機給他,告訴他她知道外遇的事,語氣充滿愛與原諒,並叫他一定要把車子調頭。 在我幾乎要以為喜劇收場要來了的時候,沒想到電影還是給了我它戲劇性的一面。他調頭,車子熄火,貨櫃車撞上來,他還是死了。 在那個當下,我身為一個觀眾,非常茫然的感覺,整件事現在的意義對我來說就只剩下為女主角慶幸 --- 好在他在死前提高了保額。 片尾,女主角懷第三胎--一個遺腹子。生命的延續,帶來繼續與堅持的動力。 後記 : 你知道 珊卓布拉克 這名美國女演員嗎? 電影攻其不備(The Blind Side)中,我學到了助人的力量 ; 在愛情限時簽(The Proposal)中,我學到了敢愛不要怕 ; 在亡命感應(Premonition)中,我學到了信仰的力量。 這部電影我第一次看的時候是2007年8月,官方網站還在,連結是http://premonition.cmcmovie.com/。以上的感想,我是在2007-08-06 13:28 寫下來的,這部片留在我腦海裡的,不是琳達的婚姻問題,而是一個人的信仰問題,電影中牧師與琳達的那段話,我想了好幾年,現在終於懂了。 有一位熱心的路人留言,提醒我那位丈夫死於星期三,謝謝指正 。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