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尋古之幽 33 認識甲骨文 2012-04-18 oracle calligraphy 初乍筆師乾頁炎慶善亟遠亞
2012/04/25 22:33:38瀏覽224|回應0|推薦0

尋古之幽 33 認識甲骨文 2012-04-18 oracle calligraphy 初乍筆師乾頁炎慶善亟遠亞

主講人: 中華民國書法教學研究學會 陳文樹老師 

筆記:陳進益老師

拍照及錄影:李俊嫺老師 

】初,乃是在衣的旁邊增加了一把刀,甲骨文的左邊是"衣"的象形字,右邊是一把刀,其意思是用刀裁衣服為作衣之初,兩形會意表示衣服剛剛完工裁刀尚未收拾起來,所以"初"的本義為新衣初成,后來教引申為一切事情的開始都是"初",金文與篆文也大体上略同,隸變後楷書寫作初,仍然是左衣右刀,說文:初,始也,本義為裁衣之始。

】乍,會意字,甲骨文和金文下邊皆從刀,上邊從卜,「禮儀」有"卜人坐作龜"之語,此字上是卜人用刀鈷刻龜甲然后灼燒之,視其裂兆進行占卜之意,篆文整齊化就不像了,隸變後楷書寫作乍,說文:乍,止也,本義當為制作卜龜,是作的初文,郭沫若曰"上"乃眾人伸腳而坐有所操作之形,即作之初文。
】筆,會意字,筆是聿的加偏旁字,甲骨文的右上側是一只手,其左是一枝筆形,豎者為筆桿,下部的三叉形為筆頭,金文略同,篆文的上部是手指伸过了筆桿,表示把筆握住了,下部的筆頭中間又誤增了一橫,毫無意義,上部又另加了一个义符"竹",隸變後楷書寫作筆,說文:筆,秦謂之筆也,本義為字画的用具。
】師,會意字,甲骨文借【 師或借【帀】(匝)為師,金文則合二者為師,【 】為弓形,代表軍隊【帀】之倒"之"形表示止息,會軍隊駐扎之意,篆文承接金文並整齊化,隸變後楷書寫作師,說文:師,二千五百人為師,從【帀】從【】,四匝眾意也,本義當為軍隊駐扎,"師"仍為軍隊的編制單位,又由軍隊首領指揮訓練軍隊的教官,引申出老師之義,如論語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乾,形聲會意字,古文與金文"乾"字從乙倝声,本義作"上出"解,,篆文"乾"字左邊上下各有一個【】示樹木,中間是一個日,表示太陽,乃是太陽升起於樹幹中央的意思,與"朝"字的左半邊意義相同,右邊上部是一個"入"下部為乙,乃是氣候上升之形,隸變後楷書寫作乾,說文:乾,艸木出土,本義當為天,乾在八卦中象征天,與象征地的"坤"相對。
 】頁,象形字,甲骨文的上部像一個頭,中間有眼睛,頭頂有三根毛,頭下是朝左半跪的一個人身,金文線條化,仍然上部是頭,下部是臂身腿,篆文上部是頭,下面的部份變得一點不像人形而是藝術化整齊化,隸變後楷書寫作頁,說文:頁,頭也,本義為頭。
】炎,會意字,甲骨文炎的上下兩把大火,火光沖天,表示火旺,金文略同,同樣是兩把火,篆文整齊化,隸變後楷書寫作炎,說文:炎,火光上也,從重火,本義為火苗升騰,是焰的本字,"炎黃子孫"一詞,則來自歷史傳說中的炎帝和黃帝,他們都是中華民族的始祖,今日的華人則是他們的子孫後代。
】慶,象形字,甲骨文像一只鹿類動物形,很像長頸鹿,左邊是"文"右邊是一只頭朝上的"鹿",這是表示身上有花文(紋)的極為美麗的鹿,可見"庆"字本是个會意字,金文的形体"文"移于鹿的腹部變為"心",篆文的鹿尾變為父(腳),隸變後楷書寫作慶,說文:庆,行賀人也,本義當為長頸鹿。
】善,會意字,善字在甲骨文寫作【】,這是在羊頭的下邊畫上一双眼睛,刻意強調由羊眼睛表示出來的溫順,隨着漢字的演變,下部的羊眼斷裂訛為誩,金文用羊表示意為美味,會連連稱美之意,篆文整齊化或簡化為一言,隸變後楷書寫作善,說文:譱,吉也,本義為美意、善良、慈祥,與惡相對。
】亟,會意字,甲骨文的形体中間是面朝左站立的一個人,上下的兩條橫線表示上極于頂,下極于踵,可見這個字就是"極"的初文,表示"盡頭"極點的意思,金文的形体變得復雜了,在人的兩側增加了"口"和"攴",篆文的"攴"改為"又",隸變後楷書寫作亟,說文:亟,敏極也,從人從口從又,從二(天地也),本義為緊急至極。

】遠,形聲會意字,甲骨文遠與金文遠字從辵袁聲,遠字義符,辵表示人在道上走,聲符【】上【】原是【】,小篆變為【】,隸變後楷書寫作遠,說文:遠,遼也,從辵袁聲,篆文袁字下的【】應是金文衣字下半部【】變化而來,本義為遙遠,遙遠空間距離大,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又列祖列宗曰遠,慎終追遠。

】亞,象形字,甲骨文像古代聚族而居的一組大型建築的平面圖形,殷代的城郭庙堂世室以及帝王墳墓,其布局皆為此形并沿用至近代北京的四合院即為其遺制,金文大同,篆文文字化,隸變後楷書寫作亞,說文:亞,丑也,象人局背之形,本義為古代聚族而居的一組大型建築的平面图,"亞"字當第二講,僅次於冠軍,昔稱為亞軍。

 http://youtu.be/RwF-zbof_3Y

 

 

http://youtu.be/Y6V0NghLkWw

 

vcr

( 興趣嗜好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milialee2004&aid=6382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