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11/26 22:25:15瀏覽314|回應0|推薦10 | |
幫嶺•雲南芒市五樹春茶廠:不可辜負的匠心 何多告:一介茶農 對何多告而言,與茶結下不解之緣是做夢也想不到的事。 45歲的何多告是湖南永州人,對,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寫下《永州八記》那個地方。 永州出茶,是湖南重要的產茶區,但何多告真正接觸茶、瞭解茶、愛上茶卻是在雲南德宏。 2010年之前,何多告還是一位在廣州跑車的大貨車師傅。機緣巧合,他認識了臺灣茶商黃敏哲,兩人成為好友。受黃先生影響,他對茶開始感興趣起來。 2010年前後,黃敏哲聽同行介紹德宏的茶葉品質好,多次來德宏考察,最終選擇了芒市五岔路鄉幫嶺村一片100多畝的茶園。 何多告與妻子伺弄茶園 出於信任,茶園交由何多告打理。從此,何多告與妻子從廣州來到德宏,吃住在山上,與茶園為伴。種茶、採茶、制茶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兩人在山上栽種了一些蔬菜、瓜果,養了幾隻雞,生活自給自足、以伺弄茶為樂,除進城購買一些生活必需品外,足不出茶園。
五岔路幫嶺:好茶自山上來 芒市五岔路鄉,山多坡陡,海拔800米—1850米,氣候濕潤,森林覆蓋率59.3%。其山水神秀、晨雲暮霧、晝暖夜寒的環境孕育出鮮嫩肥壯的茶葉,歷來是出好茶的地方。 在幫嶺村,依山而建的茶園鬱鬱蔥蔥、層疊起伏,自成一景。這片地方,日夜溫差大、濕度高、日照時間長,茶樹能吸收和儲備更多營養,香氣顯得更加高昂,口感更佳清甜、醇厚。 何多告說,茶好不好,茶樹生長環境是關鍵,如果環境不適宜、不乾淨,怎麼伺弄都白搭。 臺灣知名制茶大師葉枝木言傳身教帶了何多告4年之久,受師傅影響很深,他謹記教誨:要麼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茶。在茶園,他堅持“精養、少產”理念,最大限度保持茶葉的天然生態和自然品質。 何多告說,乾淨的茶,必須來自生態鏈完整且沒有任何農藥污染的茶園。生態鏈完整,茶樹就不容易生病,不打農藥就沒有殘留,環境健康了茶樹就生長更好,這是一種善的迴圈。 在茶園,何多告與妻子堅持著最自然、質樸的勞作方式,茶樹在完全在不受人力干擾的狀態下生長,依靠自然的生物相克原理除蟲,人工除草,雜草枯萎腐爛又化作肥料。 何多告在茶園裡從不曾施過一點農藥和化學肥料,這是他制的茶能夠通過歐盟嚴苛標準銷售到臺灣的最根本原因。 匠心獨具:將茶最好的時光永駐 畫家用筆將最美的風景定格,攝影師用鏡頭將最美的光影留駐,而何多告則用自己的匠心將茶葉最好的時光永駐。 何多告說,一片茶葉最後將以什麼樣的形態和口感呈現給人們,在採摘下來的一刻就註定了。 採茶,只選取最鮮嫩的一芽兩葉。要掐,不能捏;要輕放,葉片不能碎;要鮮,隔夜茶不要。茶葉採摘下來,按品性進行分類,什麼葉、芽適合做哪種茶,完全靠個人的經驗和修為,選用最適合的工藝和形式呈現茶最本真的狀態。 儘管制茶才5年多功夫,但何多告用心,受師傅薰陶,對制茶,他很有自己的一套心得。他說,制茶就是通過工序輔助將茶葉最好的時光永駐。 何多告將制茶看得非常神聖,特別用心。採摘下來的新鮮茶葉不能落地、沾灰、破損,殺青要用竹箕。炒茶、揉撚、烘乾、烘培……每一道工序都不緊不慢。 一個茶師的技巧與修為全在這個慢字裡頭,何多告常說:火候要到。看似簡單,卻暗藏玄機,越簡單的東西越難做好。 比如茶的香氣,用何多告的話來說,香是茶的本真,制茶只是通過一定的條件和工藝將茶最本真的香激發還原,並留住。 知茶、懂茶、愛茶,唯有這樣的茶師才能賦予茶葉更圓滿的二次生命。
“幫嶺˙五樹春”:平易近人,沒有噱頭的好茶 2015年底,茶商黃敏哲因故退出了茶園的經營管理。何多告開始獨自經營茶園,他註冊了“幫嶺˙五樹春”的品牌,取地名,寓意此茶的源頭。 一年365天在茶園裡,與茶樹為伴,以伺弄茶為樂,磨礪的不僅是何多告的手藝,還有清明如淡茶的心 。只有初中文化的他,為自己的茶寫了一首簡單的詩:紅花羞遜色,綠葉久清香;白雲乏無味,古來品佳茗;普天同備俱,茶盡五樹春。 這兩年,何多告制的茶有紅茶、綠茶、白茶、普洱茶、古樹茶,各有不同的口感和香氣,但均用幫嶺˙五樹春品牌。這些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沖泡出來香氣嫩甜、滋味豐富,但對沖泡方法豪不挑剔。無論是普通的喝茶人還是資深茶客,隨意沖泡味道也依然穩定如初,如一位好脾氣的姑娘,也似茶人何多告那顆清明安平的茶心。 只做讓人安心、信任的茶。讓茶去說話,借著茶湯訴說它成長的自然水土風貌、承受的陽光雨露,以及製作工藝的傳統考究。讓喝茶人能夠靜靜體味一杯茶湯裡最真實自然的味道,這就是何多告這個茶人蘊藏在幫嶺˙五樹春茶裡的匠心。 http://mp.weixin.qq.com/s/Pqob1bK9V0m-50xHywRnXA 匠心不可辜負,知茶的人都懂得!(李武周 撰文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