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0/29 09:24:48瀏覽205|回應0|推薦2 | |
(三)約三性: 三性 乃印度唯識學派之重要主張,我國法相宗之根本教義。謂一切存在之本性與狀態(性相),從其有無或假實之立場分成三種,稱為三性。說明三性之各別為「無自性空」之道理,則稱為三無性。係以解深密經卷二之一切法相品為根據而說者,為印度唯識學派所主張,後來成為我國法相宗根本教義之一,亦為華嚴宗等所採用。三性又作三自性、三性相、三種自相、三相等。此三者即: (1)遍計所執性(梵 parikalpita-svabhava),又作虛妄分別相、分別性。對於無實體之存在,計執為「實我」、「實法」而起妄執之心,此為「能遍計」。其被識所計度之對境,稱為「所遍計」。換言之,由此識與境,而誤認心外有實體存在,稱為遍計所執性。以其存在之相狀為迷心所現,故為「當情現相」之法。從真理之觀點而言,此性為無實在的「情有理無」之法,與全無實體的「體性都無」之法。有關遍計所執性,印度論師多有異說,法相宗係採用護法之觀點。就「能遍計」而言,安慧以有漏之全八識為能遍計,護法則主張以第六、第七識為能遍計。就「所遍計」而言,難陀視之為「實我實法」的「當情現相」,護法則以為是「依他起性」之「似我似法」,且以為從真如不可能成為迷情之對象而言,則不能視之為所遍計;但如從「依他起」存在之本體來說,亦可稱為所遍計。此外,就「遍計所執」而言,安慧主張是見相二分,而護法則認為於見相二分上,依迷情所起之「當情現相」方為遍計所執。 (2)依他起性(梵 para-tantra-svabhava),又作因緣相、依他性。「他」,即指由各種緣所生起之法。因是「緣合則生,緣盡則滅」之法,故如虛如幻,而非固定永遠不變之實在,故說「如幻假有」、「假有實無」,然此並非遍計所執而有之迷情,而係藉種種助緣而生者,亦即離妄情而自存之「理有情無」。此性有染分依他起性與淨分依他起性之別,染分指有漏的一切法;淨分指無漏有為的一切法。然「淨分依他」是從遠離煩惱之意義而言,淨分依他起性則包含在圓成實性中,故染分依他即是依他起性。 (3)圓成實性(梵 parinispanna-svabhava),又作第一義相、真實相。依他起性的真實之體(真如)乃遍滿一切法(圓滿)、不生不滅(成就)、體性真實(真實)者,故稱圓成實。真如離一切相(無相),一切法之本體悉皆真實,故為「真空妙有」;又此性僅能由覺悟真理之智慧而得知,故為「理有情無」。 (四)顯無相: 無相 :<一>梵語animitta。無形相之意。為「有相」之對稱。大寶積經卷五(大一一‧二九上):「一切諸法本性皆空,一切諸法自性無性。若空無性,彼則一相,所謂無相。以無相故,彼得清淨。若空無性,彼即不可以相表示。」此即謂一切諸法無自性,本性為空,無形相可得,故稱為無相。另據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三十師子吼菩薩品載,涅槃無色相、聲相、香相、味相、觸相、生相、住相、壞相、男相、女相等十相,故涅槃又稱無相。 此外,賴寶之真言名目載,無相有淺略、深祕二義,即: (一)諸法之體性,如幻虛假,自性為空,一相不存,無色無形,此為淺略之無相。 (二)一相之中雖具一切相,然不留一相;此非為無色無形之無相,乃係具一切之相而無一相之義,故為深祕之無相。前者表示顯教遮情之意,後者為真言表德之義。另就「教」而言,可分有相教、無相教;就「行」而言,可分有相行、無相行;就「觀」而言,可分有相觀、無相觀;就「土」而言,可分有相土、無相土。4 (五)說無生: 無生 : <一>又作無起。謂諸法之實相無生滅。與「無生滅」或「無生無滅」同義。所有存在之諸法無實體,是空,故無生滅變化可言。然凡夫迷此無生之理,起生滅之煩惱,故流轉生死;若依諸經論觀無生之理,可破除生滅之煩惱。5 5.〔圓覺經卷一、大方等大集經卷十五〕 <二>阿羅漢或涅槃之意譯。阿羅漢有不生之義,即斷盡三界煩惱,不再於三界受生之意。又依彌陀之本願往生淨土者,乃是契合彌陀之本願,此因無生為涅槃之理,故異於凡夫內心所想虛幻之生。於此,曇鸞之往生論註卷下稱之為無生之生。自涅槃無生滅之觀點言,即指覺悟涅槃,亦即證得無生身;極樂為契合涅槃之世界,由此義,故稱為無生界。5 (六)論五教 五教內容為: (1)小乘教,為基礎佛教,又作聲聞教。乃對小乘根機者所說之四諦、十二因緣等阿含經之教。 (2)大乘始教,又作分教。是對小乘開始入大乘,然根機未熟者所說之教法。此教為大乘之初門,於中又分空始教、相始教二種:(1)空始教,即般若等經所說,謂一切物質皆無一定實體,主張一切本空。此教但明破相遣執之空義,未盡大乘法理,故稱為空始教。(2)相始教,指解深密等經所說,謂諸法均由因緣生,且萬有皆有主體與現象之區別,主張五性各別,以其廣談法相,少述法性,只在生滅之事法上說阿賴耶緣起,故稱為相始教。 (3)大乘終教,又作實教、熟教、終教。即說真如隨緣而生染淨諸法,其體本自清淨,故謂二乘及一切有情悉當成佛。如楞伽、勝鬘等經及大乘起信論所說均屬之。又此教多談法性,少談法相,所說法相亦皆會歸法性。所說八識,通於如來藏,隨緣成立,具生滅與不生滅二義。以其已盡大乘至極之說,故稱大乘終教。 (4)頓教,又作大乘頓教。乃不立言句,只辨真性,不設斷惑證理之階位,為頓修頓悟之教,如維摩經所說。此教異於始、終二教之漸次修成,亦不同於圓教之圓明具德,故另立為一教。 (5)圓教,又作一乘圓教。即說一乘而完全之教法。此教說性海圓融,隨緣起成無盡法界,彼此無礙,相即相入,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十信滿心即成正覺,故稱為「圓」,如華嚴經、法華經等所說。此教又分為別教一乘、同教一乘二種,即: (1)超越諸教而說圓融不思議法門之華嚴經,大異於三乘教,故稱別教一乘。此即賢首所立之圓教。 (2)法華經為開會二乘,其說與三乘教相同,故稱同教一乘。此即天台宗之圓教。 (七)勒十玄: 十玄門: 又稱十玄緣起。全稱十玄緣起無礙法門,或作華嚴一乘十玄門、一乘十玄門,單稱十玄。表示法界中事事無礙法界之相,通此義,則可入華嚴大經之玄海,故稱玄門;又此十門相互為緣而起,故稱緣起。十門相即相入,互為作用,互不相礙。華嚴宗以十玄門與六相圓融之說為根本教理,歷來並稱「十玄六相」,二者會通而構成法界緣起之中心內容。此即從十方面說明四法界中事事無礙法界之相,表示現象與現象相互一體化(相即),互相涉入而不礙(相入),如網目般結合,以契合事物之自性,即以十門表示法界緣起之深義。於此,復有古十玄與新十玄之分。智儼說一乘十玄門,法藏作華嚴五教章承其說,是為古十玄;法藏於華嚴經探玄記卷一所示者,澄觀於華嚴玄談卷六中祖述其意,此為新十玄。
以下略說新十玄各門: (一)同時具足相應門,一切現象同時相應,同時具足圓滿,依緣起理而成立,一與多互為一體,無先後之別。 (二)廣狹自在無礙門,空間廣狹之對立似為相互矛盾,然其對立之矛盾正可為相即相入之媒介,故自在圓融而無礙。 (三)一多相容不同門,有關現象之作用(用),有「一中之多、多中之一」之相入說。即一具多,多相容一,一多相入無礙,然其體不同,不失一多之相。 (四)諸法相即自在門,有關現象之體,一與一切互為空、有,兩者一體化,相融互攝而自在無礙。 (五)隱密顯了俱成門,有關緣起之現象,以「一」為有而顯現相之時,「多」即為空而不顯。即隱與顯相互一體化同時成立,一切法與一法能互為一體。 (六)微細相容安立門,就緣起之現象說相入之理時,特別著眼於不壞自相之點。即於每一現象中,以小入大、以一攝多,大小相互為不亂,不壞一多之相,而秩序整然。 (七)因陀羅網法界門,森羅萬象一一互相顯發,重重無盡,如因陀羅網(帝釋天宮殿中寶珠之網)。 (八)託事顯法生解門,深妙之理可託卑近之事法加以彰顯,所託之事與所顯之理無別無二。 (九)十世隔法異成門,過去、未來、現在之三世一一各有過現未三世,合為九世。此九世亦唯攝入一念,合九世與一念為十世。而此十世雖有時間之間隔,然彼此相即相入,先後長短同時具足顯現,時與法不相離。 (十)主伴圓明具德門,緣起之諸現象,隨舉其一則便為主,而其他一切現象即為伴,如此互為主伴,具足一切德。 古十玄之順序與新十玄稍異,且新十玄中以廣狹自在無礙門代以古十玄中之諸藏純雜具德門,以主伴圓明具德門代以唯心迴轉善成門。古十玄所以被改為新十玄之理由,疑係為避免諸藏純雜具德門與理事無礙相混淆,同時唯心迴轉善成門亦唯顯示諸法無礙之理由,並非為顯示諸法無礙之相。此外,慧苑之華嚴經刊定記卷一,曾述及德相與業用兩重十玄門。6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