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4/21 21:09:14瀏覽591|回應0|推薦13 | |
【隨時動,隨時止】/南懷瑾 《列子》哲學講到這裡有個關鍵,大徹大悟是得道的人;糊塗到透頂的人啊,也好像得道了,他也沒有痛苦。所以,要嘛大徹大悟,成佛了,沒有煩惱;要嘛就是糊里糊塗,他也沒有痛苦煩惱,他也得道了。 所以得道與不得道,大糊塗與大覺悟是一樣的,「則不駭外禍」,這種人外面闖了大禍,他還得意得很,因為他糊塗,同得道的人一樣。「不喜內福」,他也不喜歡搞內在修養,你叫他打坐,修止觀、唸佛啊,他不幹,因為他糊里糊塗,很有福氣 同開悟的人一樣,這就是人生。但是真得道開悟的人,會達到「不駭外禍」這個境界,外面火燒來也不怕,完全在定中;「不喜內福」,內在此心坦蕩蕩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他用不著求什麼。在佛學上到達這個境界有個名稱,叫做「無學位」,智慧、福報也不須要再修學了,因為已經達到無學位了。你們學禪宗的,看永嘉大師〈證道歌〉,第一句話就把菩提大道說完了,「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這就是佛境界,他已經到達絕學境界,世間法、出世法都不要再學了,已經絕對無為了。你說他是成佛嗎?他不是佛,你說他凡夫嗎?不是凡夫。另外取個名字叫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都說完了,這就是禪學的最高境界。剛才講到《列子》「不駭外禍,不喜內福」這裏,也是這樣。 所以一個真大糊塗的人同一個悟道境界的人,幾乎是相同的。得了道的人並不是不敢做事哦,「隨時動」,注意這個「時」,時節因緣不來就不動。我也告訴過你們同學,百丈禪師告訴溈山禪師一句重要的話,一切聖人教主都懂這個,「欲識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這個時非常重要。時是什麼?就是我們普通講運氣,命跟運。所以你們有許多會算八字的,要學中醫針灸看病,也要懂得八字。哪個時候得的病,哪一種年齡,哪一種人,必須要到哪一天才會好,講命的話是呆定的。有人八字非常好,命真好,但一輩子倒楣,因為不得其時嘛,不走運。 所以命跟運是兩回事,運就是時,譬如這個茶杯,工廠一次做出來一萬個,茶杯的命好,但運各個不同。有個茶杯被買來給大法師泡茶的,他不在我們都不敢動啊。同樣一個茶杯買去給一個生病在床的人,接小便用的,它兩個運就不同,命是一樣,懂了嗎?運就是時。所以算命的道理,「命好不如運好」,不得其時就不行。《易經》的學問講了半天,孔子就講一個字「時」,隨時而動。佛家也講一個時,在每一本佛經開始,「一時,佛在舍衛國……」這裏告訴你,就是這個時,所以隨時而動。孟子也告訴我們,「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也就是列子這個意思。連孔子、孟子碰到那個時候,都沒有辦法,你本事再大,那個時代不屬於你的,就沒有法子。所以我常常給老朋友說笑話,「隨時動」,不是隨時都要動,應該是「隨、時、動」,那個時到了你就動,時不到你不能動。比如說現在還沒有下課,你一個人在課堂動,走出去,大家都要看你,這就不是隨時動。等到下課大家都走,你也就一起走了,這就是時的重要。 但是也要知道「隨時止」,動止之間,一進一退,對於這個時間的把握,「智不能知也」。得了道的人,他能夠把握這個時,該動的時候動,該止的時候止,不會勉強,勉強是沒有用的。為什麼?佛都不能轉定業,在定業這一段時間內你絕不能碰,碰了沒有用,也過不了。等這個業一消,輕輕一招手就過來了,就得度了。所以縱然你有智慧,這個動止的機關在哪裏,你還不能了解,了解以後,可以了解天下事了。 因此他作一個結論,「信命者於彼我無二心」,所以列子說,真正懂了力這個業的道理,在人我之間沒有是非時,他好我也不羨慕,他壞也不岐視,因為都是業報,業力自然。也就是我上次給大家講的,「欲除煩惱須無我,各有前因莫羨人」,真想人生沒有煩惱,除非你修養到無我的境界。人生的遭遇,一切各有前生的因果,不怨恨他人,也不羨慕他人。 萬一你不懂這個哲學,「於彼我而有二心者」,對於人生有分別心處世的話,那你的痛苦煩惱就多了,這個時候用消極的辦法,「不若揜目塞耳」,你只好把眼睛遮起來少看一點,把耳朵塞起來少聽一點,「背阪面隍」,背對現實,像日本人學禪宗一樣,把背朝外面,面對牆壁,認為是面壁。「亦不墜仆也」,你還可以保命,不會倒下來。 由於這個理由,歸根究柢告訴我們一個結論,「死生自命也」,這個死生之間,不是你意志可以左右的,命也;「貧窮自時也」,富貴貧窮是時也,時就是運,運氣不到,一點辦法都沒有。但是,命還是可以自己改的,不是不可以改啊。 所以《列子》這裏說,「怨夭折者,不知命者也,怨貧窮者,不知時者也」,一個人怨天怨人,怨自己命短,因為他不知道命的哲學道理,早死遲死都是死,死後火化土埋都一樣。 (節錄自南懷瑾先生《列子臆說》)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