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見即解脫|布達拉宮鎮宮之寶:超凡佛殿之帕巴拉康觀音像】/ 蘇宧ༀམཎིཔདྨེཧཱུྃ།
2018/09/22 11:36:07瀏覽2363|回應0|推薦2

【見即解脫|布達拉宮鎮宮之寶:超凡佛殿之帕巴拉康觀音像】/ 蘇宧ༀམཎིཔདྨེཧཱུྃ།

蘇察哈爾烏圖漢克宧

在包金裹銀、堆玉砌珠的布達拉宮裡,珍貴的雕塑藝術品和繪畫作品數不勝數,幾乎到處都是價值連城的寶物。而帕巴拉康觀音像卻能被尊為“鎮館之寶”,足以證明它的非凡價值。

“布達拉”為梵語,意為觀世音聖地。藏傳佛教認為西藏是觀世音的修行地,松贊乾布是吐蕃時期藏地觀世音的化身,而布達拉宮則是觀音在人間的住棲之地。 “帕巴拉康”也稱“超凡佛殿”,是布達拉宮最著名的聖觀音殿。

此殿是布達拉宮最早期的建築之一,建於公於7世紀吐蕃贊普松贊乾布時期,是布達拉宮的主供殿和心臟部位。它的下面是法王禪定洞,這兩處建築也是松贊乾布所建的布達拉宮惟一留存下來的兩個殿堂,具有其他殿堂所無法比擬的歷史、文物價值。

據傳這尊木質觀音像從公元7世紀流傳至今,是由檀香木自然形成的菩薩造型,整尊佛像未經加工,僅是著色而成,得於印度、尼泊爾交界之地,為松贊幹布的本尊。如果無人告訴,很難想像這尊佛像是天然形成的。觀音的面容慈祥,目光深邃,整個臉頰圓潤飽滿,貼金和華麗的衣飾讓整個佛像氣勢非凡。它站立在蓮花金台之上已經有1300多年,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在戰火紛飛的年代,這尊神聖的佛像,不止一次地被戰勝者或者戰敗者帶出拉薩,奔突於兵荒馬亂之中,流轉於各個部落首領之手,但每次都又奇蹟般地物歸原主,重返布達拉宮,安然立於帕巴拉康神座。也許正是這些傳奇性的經歷,使他在藏傳佛教徒的心目中更加殊聖,充滿了靈異的氣息。

根據《西、藏、王統記》記載,松贊乾布來到了尼泊爾後,他在尼泊爾南部森林地區,在一個牧童的指引下,隨著一頭水牛,走進了這片茂密的森林。
這頭水牛來到了密林深處,並在一棵高大的檀香木面前,開始繞樹轉圈,並將自己的牛乳撒到了樹上,隨後這棵巨大的檀香木便開始發光。
松贊乾布舉起了斧子,砍開了樹皮,他驚詫地發現,樹皮下面,竟出現了一尊觀音像,這尊觀音像被運回拉薩城,除了貼金之外,並沒有經過任何雕刻,便成為尊貴的觀音像,人們發現,這尊觀音像面容慈悲,法相莊嚴,雙目深邃,竟比工匠雕刻的觀音像,還具有大慈大悲的神韻。

這尊佛像幾經失去,有幾經復得,至今已經1300多年
亦松德贊時代,當時的布達拉宮遭到了雷擊,宮殿起火後,很多珍貴的佛像都毀於一旦,可是木製的帕巴拉康觀音像,卻幸運地保存了下來。
達瑪烏冬贊時代,藏、地發生了戰亂,布達拉宮在刀兵之下,成為了一片廢墟,這尊神仙被移到帕崩崗寺,得以安全保存。

公元1616年、公元1717年,藏、地接連發生了兩場戰亂,在這兩場戰亂中,巴拉康木製觀音像先後兩次被掠走,可最後都奇蹟般的又回到布達拉宮。
1300多年的歲月,巴拉康木觀音像在布達拉宮中巋然獨存,就已經是個奇蹟,幾得幾失,又是一個奇蹟,而這尊神像是天然長成,更是一個奇蹟,布達拉宮中的寶貝萬萬千,可是真正能稱得上是鎮宮之寶的,唯有“奇蹟中的奇蹟”巴拉康木觀音像。

其實布達拉宮中可以稱為“國寶”的文物浩如煙海,但不管是價值連城的珍珠唐卡,還是富麗堂皇的活佛靈塔,都沒有成為這座偉大宮殿的靈魂,而帕巴拉康觀音像卻得到了人們最虔誠的膜拜。或許它從尼泊爾叢林的檀香樹中生長出來的時候,便吸取了那片土地神聖的力量,擁有了至高無上的法力。

本尊,是密宗的一種說法。所謂“無顯不入道,無密不成佛”,修行不同的本尊會有不同的功德,比如文殊菩薩可以增長智慧,而觀音菩薩修了以後可以增加大慈大悲之心。松贊乾布是藏族人民心目中最為偉大的君王,他與本尊觀音像相映生輝,成為這座千年宮闕不滅的靈魂。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0938767770&aid=116379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