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丹金剛舞-4(Bhutan KhalongDorjeKar)/ 蘇宧ༀམཎིཔདྨེཧཱུྃ།
2018/09/21 17:24:12瀏覽155|回應0|推薦1

不丹金剛舞-4(Bhutan KhalongDorjeKar)/ 蘇宧ༀམཎིཔདྨེཧཱུྃ།

蘇察哈爾烏圖漢克宧

(4)不丹金剛舞(Bhutan KhalongDorjeKar)
འབྲུག་ཡུལ་ འཆམ།

修者增益氣脈禪定力,
見者種下親見本尊因。

金剛舞是甚深大法,藏傳行者都相信它具有「見即解脫」的功德,只要有緣親見,即代表福德具足、障礙垢輕,既能增益本尊法「生起次第」的修持,更能在未來種下解脫的善種子;但對不少法友而言,恐怕只是看到很多本尊面具和華服,每支舞舞步看起來都差不多,熱鬧繽紛之餘,其實不太清楚「發生了什麼事」。

為了幫助大家了解內涵,隨喜更具力,「看熱鬧也看門道」,以下在此簡略介紹。

金剛舞歷史

佛陀教法中,密續有四個部分提到與「金剛舞」相關的記載,其中《密集續》、《喜金剛續》、《時輪金剛續》中都提到,但律典未提及。在菩薩學處中,就廣義而可算提到。

金剛舞在古印度原本是密法。佛說經典中提到,就歷史而言,印度亦有金剛舞修持,但非公開,是秘密金剛舞。有一位名為「扎」的國王,在禪定淨觀中看見大勢至菩薩(金剛手菩薩)跳金剛舞,非常強而有力。歷史上首次有記載的金剛舞修持紀錄,是寧瑪寺金剛岩首次出現公開的金剛舞修持。

金剛舞剛傳至西藏時,一開始是一傳一、隱密的傳授。首次在藏地有金剛舞記載,是蓮花生大士在桑耶寺破土典禮中跳金剛舞獨舞。之後,貢噶寧波大師(與大譯師馬爾巴同時期)在薩迦派寺院跳金剛舞,已是公開修持形式。同時期其他傳承應也有金剛舞,但保持秘密形式,不像今日已可公開給所有人。

之後,金剛舞開始在藏地流傳開來,伏藏師策旺上師供養儀軌《十日》,有八個法本,其中有一很長的金剛舞,要兩三天才跳得完。寧瑪派傳承中也有口傳傳承,也常修持金剛舞,金剛舞因此漸漸普及。

噶舉傳承與金剛舞修持因緣也很深。第五世噶瑪巴德新謝巴,曾在勝樂金剛法會中,跳了兩天金剛舞。噶瑪巴是成就者,修持時自己即是勝樂金剛,但一般人看不到,卻有一位弟子確吉羅卓,即第一世創巴仁波切,也就是蘇曼噶舉創始者,他在淨觀中看見了這個示現,因此得到這個傳承。

第六世噶瑪巴通瓦敦殿,曾在聖觀中,看見二臂瑪哈嘎拉跳金剛舞,後來第一世嘉察仁波切請法,法王傳下,即是著名的「黑寶冠金剛舞」。現在迪雅寺和尼泊爾司瓦揚布天噶邊倩寺都在修持這支舞,天噶仁波切也鼓勵桑傑年巴仁波切復興「黑寶冠金剛舞」。但此次所修的,並不是第六世法王所創「黑寶冠金剛舞」,這是要很清楚的。

黑袍護法瑪哈嘎拉金剛舞本來也是秘密修持,到了第七世噶瑪巴確扎嘉措時才公開給大眾。而像徵性迎請本尊的做法,是第十四世噶瑪巴特秋多傑所創傳統。

其中一支金剛舞所依據的典籍,是《珍寶總集傳承》。所謂「總集」,就是新舊的精華總集,「舊」是指依寧瑪傳承,「新」是指薩迦、格魯等教派傳承,加上噶舉自宗的金剛舞,總合而成。所謂「珍寶」是因為這些金剛舞都是很有加持力的。

金剛舞利益

金剛舞的利益,簡略而言有二:

對跳者而言:

金剛舞本身是嚴謹、進階的「幻輪」氣脈明點的修持,這在閉關中是屬於「那洛六法」的修持,印度就叫「瑜伽」,藉此修持可生起功德。金剛舞要配合觀想和禪修進行,但即使跳時觀想、禪修不夠好,也都可以同時累積六度波羅蜜功德。不管金剛舞修持的是哪位本尊或護法,都包含「息增懷誅」的四種事業在內,跳的時候可為自己、也為他人累積功德。

金剛舞不只是身體的動作,它必須要在神聖的法會上演出,同時禪修本尊法門的生起次第與咒語的念頌。因此,當行者演出金剛舞,他可以藉由自身的修持與參加法會的加持,而獲得本尊加持,並在來生得以到達本尊的境界,清淨三門染污。

對觀者而言:

透過觀看金剛舞修持,可逐漸去除修行上的逆緣、累積順緣,漸次成佛。

藉由觀看金剛舞,我們能經由服裝與法器認識本尊。因此我們與本尊就有一個業力的關係,這能夠幫助行者快速在此生完成特定法的修持;或者即使本身並非行者但此生非常精進的眾生,也可以藉由觀看某一位本尊的金剛舞,而種下來生親見本尊的幸運種子。這是會發生於很多本尊的,當然包括瑪哈嘎拉。

觀看金剛舞時,如果是對於佛法有所了解,特別是金剛乘的行者,可以做本尊的觀修;然而即使是對於佛法、對於金剛乘不了解的眾生,都可以藉由觀看金剛舞積聚功徳。其實,最重要的是,觀看者要有一個善的心念,比如虔敬心以及對金剛乘教法的虔信。

兩項問題理清

有人可能會問:“傳說噶瑪巴每一支金剛舞,一生都只能跳一次,是真的嗎?” 
必須說:“不” 這個說法不正確,第十六世法王在楚布寺和隆德寺都常跳金剛舞,第十五世法王、第十四世法王也常跳,第十五世法王還一直跳到老年膝蓋受不了才停止,不但自己常跳,也常教別人。

或許您還會問:“金剛舞的上場順序,和重要性有沒有關係?譬如法王修持的護門舞是排第六支,是否第六支最重要?或者後面第九、十這兩支舞,因為是黑袍護法瑪哈嘎拉的金剛舞,所以才是重點?”
必須再次說:“ 不”,“金剛舞順序並非依重要性而安排,而是依修法順序,像明天修持第一支「安地舞」、最後「拋擲朵瑪」,是修法上的順序。而擔綱修持者,也不是一般想像是依傳承位置安排,像蔣貢康楚仁波切表示想先跳,所以排第一個;法王噶瑪巴跳的第六支舞女護法「護門舞」,雖是長達半小時的獨舞,但一般來講並不是很知名;則須考慮年紀與身型,所以修持較短的舞──從以上狀況,可以了解並不是依重要性安排。

《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二:
“廣大一供一切供
能作利益遍世間
若以金剛舞儀式
而能成就佛供養”

《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三:

“由結金剛舞契供養契故得一切隨伏。”

《金剛頂瑜伽青頸大悲王觀自在念誦儀軌》:

“次結金剛舞妙印,觀妙伎雲普供養,定慧二羽各旋舞右脅左脅,復當心一進力三旋繞真言,漸輪頂上散,誦此妙言:唵,缽娜麼你哩訖哩吒。作此法者,如以一切如來辯才而為供養,由以妙舞供養故,當得如來意生身。”

《金剛頂經瑜伽修習毘盧遮那三摩地法》:

“由以金剛歌供養
不久當具如來辯
次結金剛舞妙印
觀妙伎雲普供養
定慧當心各旋舞
金剛合掌置頂上
……
由以妙舞供養故
當得如來意生身”

以上經典所謂“金剛舞”,當是金剛乘供贊儀軌中的一個項目。所謂“金剛舞印”,則為從金剛舞動作中派生出來,用於舞蹈以及修習的一種手印(契)。行者入壇作法,須做到身、口、意三密相應。意密即觀想,口密即持誦真言(密咒),身密即以十指結成各種象徵性的手印。由口密而衍生出“金剛曲”之類的歌詠,由身密而形成“金剛舞”之類的表演,正所謂“歌詠,皆是真言;舞戲,無非密印”(《大日經釋•卷六》)。

上面有關金剛舞的記載,均出自印度密教法師金剛智所譯的《金剛頂經》,這恰是印度金剛乘的根本經典。金剛智是中天竺國王伊舍那掘摩之子。他舍王位出家,先後依止寂靜智、龍智等學習大乘經論和密教瑜伽法要,被尊為金剛乘第五祖。唐開元七年(719年),金剛智從印度來到長安,廣弘密教,並翻譯了大量密乘經典。開元二十九年(741年),途經洛陽卒。

最後,以一偈作結尾:

酬歌並歡舞
日日無間缺
傘蓋及幢幡
日陽為之蔽
羽禽無翔處
黔首充大地
管弦聲若雷
良驥難馳騁
童男和童女
麗服執牛尾
擊鼓歌且舞
戴牛熊虎面
龍和小獅舞
持華美鼓舞
來佛前獻供


噶瑪巴千諾🙏🙏🙏

Bless you~ Absolute happiness and sacred solemnity, eternal auspiciousness and good luck! !
ཀརྨ་པ་མཁྱེན་ནོ།།🙏🙏🙏

暫停
-1:33
其他視覺設定
點擊放大
取消靜音

https://www.facebook.com/SU.I.HUM.HUM/videos/286367668755742/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0938767770&aid=116375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