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4/19 21:18:23瀏覽7162|回應2|推薦4 | |||||||||||||||||||||||||||||||||||||||||||||||||||||||||||||||||||||||||||||||||||||||||||||||||
一、名詞解釋: 1. 學習條件(learning conditions) (一)內在條件(internal conditions) 指的是各類學習之不同的先備技能與不同的認知處理步驟。 ‧支持性先備條件:指能夠促進學習的能力,而與結果型態無關,對學習的信心便是其中一例。 ‧必要性先備條件:將成為新技能之內涵的特定技能。換言之,當新技能學成時,必要的先備條件便被吸納入這個更複雜的技能中。舉例來說,學習者一開始先學會區辨三角形和四邊形,而這技能日後便成為三角形分類與命名技能的一部分。 ‧ 學習階段(phases of learning):這九個階段將學習者引導向新的學習,提供新技能的習得,並引導新學習的遷移或類化。
(二)外在條件(external conditions) 支持學習者認知歷程所需的環境刺激,亦稱為「教學事件(events of instruction)」 ‧ 教學事件(events of instruction):每個學習歷程都可能受到學習者之外事件的影響,當這些事件經精心設計以幫助學習。
2. 學習範疇(learning outcomes) ‧ 語文知識(verbal information) 指獲得:(1)名稱、事實,(2)有意義的詩或文章,(3)有組織的知識體系的能力。 ‧ 心智技能(intellectual skills) 涉及運用符號與環境互動。學習者並不只是敘述或闡釋資訊,而必須對許多事件做決策。 「最基本且最普遍的正式教育結構」。 資訊技能與心智技能之間的主要差異在於知道「甚麼」跟「如何」的差別。 ‧ 認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 包括控制管理學習、記憶與思考的能力。 與語文資訊和心智技巧不同的是,這兩者都直接與技能內容相關,但認知策略的主體卻是學習者自身的思考歷程。 ‧ 動作技能(motor skills) 強調的是個體新學的動作技能。特徵在於它可透過練習而進步,重複基本動作並獲得來自環境的回饋,對學習而言相當重要。 ‧ 態度(attitudes) 影響個體行動抉擇的能力。 認知面─觀念、主張。 情感面─感覺、感情。 行為面─與行動的準備度和預備狀態有關。 二、以課本p197(Events of Instruction)的例子,根據自己任教科目,設計一個教室應用實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