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父母常犯的六個飲食錯誤
2008/10/21 22:29:37瀏覽6284|回應2|推薦34

兒童營養輔導員瓦若貝知道,孩子大都是挑食的,但連她都很驚訝,去年一個學齡前兒童的主食是巧克力。 

「巧克力牛奶、巧克力洋芋片、巧克力鬆餅、巧克力薄煎餅…難以相信」,瓦若貝說,她是紐澤西州魯特格大學的學齡前營養系主任,「這孩子的母親認為,他想要什麼就煮什麼。」 

多數父母不會這樣,他們嘗試每日挑戰,去發現孩子喜歡吃的食物。雖然全國都在討論肥胖控制與童年健康的關連,許多父母也擔心兒童的首選飲食──雞塊和義大利麵,可能導致營養缺乏。 

挑食是兒童發育過程中的正常情形。孩子通常不信任沒吃過的食物,即使最堅定的父母都被兒童的決心屈服,不嘗試提供不同的食物。他們端出可哥奶鬆餅、泡芙,即使知道這樣不對,「但總比不吃好。」 

瓦若貝說,父母必須提供各種各樣健康食物,讓孩子經常接觸這些食物。她綜合整理出父母常犯的六個飲食錯誤,如下: 

(一)       不讓孩子進廚房

遠離火爐、熱開水和菜刀。但研究建議,參與準備膳食,是孩子嘗試新食物的第一步。 

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研究孩子一起烹調,對飲食習慣的影響。參加營養課程的600個孩子,從幼稚園到六年級,他們幾乎會吃更多蔬菜五穀。有些孩子除了學會健康的吃,也參與烹調,自己煮食的孩子最有效果。 

(二)       逼孩子吃一口

任何食物至少咬一口是合理的,但可能事與願違。當父母逼他們吃,即使施壓並提供獎勵,孩子仍會消極抵制。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中,研究員要求孩子,如果他們吃蔬菜、喝牛奶,就送他們貼紙、允許看電視時間。但獎勵反而使孩子對這些食物反感。 

「父母常對孩子說,吃蔬菜、喝牛奶就可以看電視,『但這起不了作用,」賓州大學兒童肥胖症研究中心主任的說伯區說,「短期內,也許能強制孩子吃,但長遠看,沒有效果。」

(三)       讓孩子搆不到「美食」

父母擔心孩子大吃特吃,因此常把好吃的放在視線外或高架上。但一個大型研究顯示,父母制約的食物,孩子更想要吃。

賓州大學做了個實驗,看被制約的食物是否更具吸引力。研究員給孩子蘋果、桃子餅,兩樣都可以吃,他們覺得還OK。另一個對照組,桃子餅放在桌子中間,說他們得忍耐10分鐘,才可以任意吃。結果,制約效果很強:桃子餅被吃了三倍於蘋果。

父母得到什麼教訓?把食物放在桌上,鼓勵孩子嘗試。但不要抱怨她拒絕,如果她吃了也不要稱讚。只要設法停持中立態度。只問她,要不要多吃一些。

(四)       健康食物放在孩子面前

孩子看到父母親在吃什麼東西,也會要吃。一項研究發現,學齡前兒童傾向於喜歡或拒絕父母喜歡或不喜歡的蔬菜水果。如果母親不喜歡蔬菜,的子孩可能變得挑食。

正設法進行瘦身的父母,會影響孩子的飲食習性,無意間也減重了。問題是,多數人不忌食,經常狂歡飲食,使重量增加,讓幼兒置身於飲食失調或終身慢性節食之險。「多數母親不認為孩子會學她們,其實孩子會,」伯區博士說,「父母的身教,會影響孩子。」 

(五)       提供較不可口的食物,斤斤計較卡路里

父母提供乏味的食物,孩子只會勉強吃,無精打采。但營養師建議父母,把食物裝飾得色香味俱全裝飾,譬如加少許奶油、起司調味料或紅糖可,這都可以增加孩子的食慾,吃得大快朵頤。

針對五歲的女孩的研究中,一個孩子把巧克力奶昔加入節食食譜裡,而她的母親喝的是低脂飲料。另一個孩子說,節食意味「您適應食物,但你不吃它」。 

增加少許脂肪到菜裡面,可以開胃。而增加的少數額外卡路里,是一種營養助力,值得交易的。 

(六)       別太早放棄

瓦若貝說她經常聽見父母抱怨,「我的孩子不吃那個的」。但她說,孩子現在可能如此,但每個人嗜食的菜餚會經常改變。因此,即使孩子拒絕嘗試,父母應繼續準備各種健康食物放在桌上。不要輕易放棄,也別忘了,兄弟姐妹和同儕可能改變兒童的飲食習慣。 

營養師蘇珊羅伯特提出所謂「15法則」:把食物放在桌上至少15次,看孩子是否接受。一旦他們接受,父母應選擇同色澤、口味的食物。「做為父母,你應該決定給孩子吃什麼,」瓦若貝說,「但你必須放輕鬆,瞭解孩子正一天天成長,他們嗜食的東西將變得不同。」 

父母正確教導飲食習慣表 

 

錯誤作法

正確作法

結果

讓孩子不進廚房,不沾鍋

孩子一起煮食

會要求嘗一嘗「我做的食物」

孩子通常不喜歡胡蘿蔔,父母逼孩子吃

換個方式,在沙拉加入胡蘿蔔

他們愛吃極了

「美食」放得高高的,讓孩子搆不到

家裡不放禁忌速食,而買健康食物,擺在孩子可以自由拿到的櫃子裡

父母愈是制約的食物,孩子愈是想吃

健康食物放在孩子前

 

孩子看到父母親在吃,也會要吃

進行瘦身的父母,會影響孩子飲食習性,無意間也減重了

提供不可口的食物,斤斤計較卡路里

 

把食物裝飾得色香味俱全裝飾,增加孩子的食慾,大快朵頤

增加少許脂肪到菜裡,可以開胃。而增加的少數額外卡路里,是一種營養助力

不要輕易放棄

依照「15法則」:把食物放在桌上至少15次,看孩子是否接受

瞭解孩子正一天天成長,嗜食的東西將變得不同 

●參考資料

1TARA PARKER-POPE,紐約時報2008.09.14

http://www.nytimes.com/2008/09/15/health/healthspecial2/15eat.html?_r=1&oref=slogin

2MARTHA ROSE SHULMAN,紐約時報2008914http://www.nytimes.com/2008/09/15/health/healthspecial2/15recipekids-intro.html

 

(原載聯合報元氣周報)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k1858camry&aid=2301168

 回應文章

中等生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嗜吃糖的歐美人
2008/10/27 17:17

曾經在北歐長途火車上, 看到媽媽幫3歲及5歲孩子準備的午餐是---可樂, 可可亞, 兩大包軟糖, 跟半個三明治

北歐的公廁裡常可見廢棄針頭箱, 該是為了龐大的糖尿病患者所設吧, 年輕的父母都不懂覺知嗎?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
2008/10/22 01:40

民進黨本來就是黑心貪腐暴力黨,蔡英文不會就張銘清來台被民進黨徒眾圍毆而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