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4/15 06:19:05瀏覽244|回應0|推薦0 | |
請官員別再說「沒有通膨」(自由時報) 文/魏世昌 主計總處近日公布三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年增率達三.二七%,寫下一一五個月來新高,包括食物、衣著、居住、交通等七大類項目全面上漲;扣除蔬果、能源後的核心CPI年增率也升至二.四七%,創一五八個月來最高,但主計總處仍然堅稱「沒有通膨」,只是國內物價增幅確實緩步擴大。這種說法顯示政府官員未能體恤甚至不了解民間疾苦。 CPI這等漲幅,對高收入者而言當然影響不大,一方面是過去累積的財富使他們有相當餘裕能夠應付物價上漲的壓力,二方面是高收入者透過退休帳戶與投資計畫獲得的收益,常超過通貨膨脹帶來的貨幣貶值影響,但對全台平均月薪在三萬元以下的二七二萬名勞工,抑或三十歲以下高達一半以上月薪低於三萬元的年輕人,甚至全戶平均每人每月收入不到一萬八千元的低收入戶、弱勢族群,無疑是雪上加霜。 多數時候,政府低估了通膨率。我們常有這種感覺,明明物價漲這麼凶,但政府總說是溫和上漲,明明通膨壓力如此沉重,但官方卻雲淡風輕的說通膨壓力趨緩,自然會惹來粉飾太平之議。總統蔡英文曾說過,「數字是冷的,老百姓實質感受才是真的」,政府應更注意物價問題。 長期以來,政府所發布的統計對多數人是很無感的,但物價不一樣,因為大家每天都要花錢吃飯、購買生活必需品,因此對政府所公布的物價特別有感。惟在尚未改善輸入性通膨及增加家戶實質所得以前,面對痛苦指數(物價指數加失業率)即將突破六%,實在不應該對人民說「沒有通膨」這種彷彿無關緊要的話啊!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