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誰打敗了蚩尤?
2015/09/14 08:38:43瀏覽571|回應0|推薦0

誰打敗了蚩尤?

 

 

天天獨家考證:

 

蚩尤為周武王打敗,而非歷史書上所說的黃帝。

 

史記別傳記:「武王克尤於野。」而比干以武王已克尤,告誡紂王,不料當庭互不相讓,而為紂王一怒下剖心處死。

 

按:周武王姓姬名發,周公是他的弟弟,姓姬名旦。

 

在楚國帛文零星拚湊出殷商王朝的一幕:比干苦諫紂王,紂王置之不理,比干急起來對著他的堂兄弟紂王大叫道:「發克尤,王奈何?」王大怒,於是剖比干心。

 

後來殷國人為避禍遂改為英人,乘桴於海上,經幾萬里,在蠻荒小島另立國度,是今日英國之前身。所以日本人和英國人都是中國人的後代。英國人遠追到商朝,日本人只能追到秦朝。

 

學者按:古商人語言,極可能和現在英語有關,英語實源自於中國也(不出自韓國)。故比干當庭喝斥:「發克尤,王奈何?」紂王是可忍,孰不可忍。

 

 

《天天考證》

 

我們都知道是黃帝公孫軒轅打敗了蚩尤,但根據馬王堆古漢墓出土漢簡以及楚國漢古墓出土的一萬多句楚國古帛文記載,經過天天獨家研究解祕(申請世界著作權中),真正記載的是武王打敗了蚩尤,而且因此間接造成了比干的死因。

歷史上商朝紂王剖比干心,是有名的故事。民間故事云,比干自知會遭紂王毒手,於是姜子牙給了他一符藥,比干吃了姜子牙的符藥,如被剖心以後,遇到了賣空心菜的人,問:「如果沒有心,還能活嗎?」如果對方回答:「沒有心也能活。」他就能起死回生。結果路上遇著了二百五的賣菜人,回答:「沒有心,當然不能活。」比干一條小命就嗚乎哀哉尚饗矣!

比干剖心在史記中是這麼記載的:「紂愈淫亂不止。微子數諫不聽,乃與大師、少師謀,遂去。比干曰:「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爭。」迺強諫紂。紂怒曰:「吾聞聖人心有七竅。」剖比干,觀其心。《出自:史記卷三。殷本紀。》

孟 子對武王伐紂的評語:「盡信書不如無書。」為什麼這麼說呢?孟子說:「如果是以至仁伐至不仁,為什麼史書上記載著,在宮庭內殺的血流成河,連戟都漂在血水 之中。」這個說法有二個意義,其一:就是根本沒有什麼仁不仁,就是權力鬥爭而已;其二:殺的血漂流到連棍子都隨血水漂流,這血流成河,會不會誇大了些。

 

因此,我們重新檢視漢代馬王堆和楚國簡的出土資料。,天天大膽推測,當時比干未注意一語雙關,遂惹殺身之禍。而考證家依此:「發克尤」乃推論:實乃武王克蚩尤也。

 

史記別傳現珍藏於天天府上,請格友務必保密。

 

今考證已為北京大學歷史博士論文之一,抄襲者小心武王伐蚩尤。

 

追記:奇摩不明究理,把文章列為笑譚選文,白白辜負天天考證之辛苦,旁徵博引之博大學問。

 

附記:

吾友香港友人Paul Tang,對英人來自商朝來函賜正,唯天天旁徵側引,可看出本文之"正確性及可靠性".

To 香港友人

香港兄只知其一不知二了.

武王伐紂的年代,愛斯基摩人還可以從陸路橫跨美亞。當年封神榜的大仙們,到英吉利去,只要翻二著跟斗就到了。

England中文就是:(從)殷過來(的)。英(殷)人恨周武王至極,故以"發"為國罵。這和二次大戰後,挪威人把賣國投降納粹的Quisling這個人的家族姓,定義為賣國賊是一樣的。

見網站:http://www.palakuan.org/profiles/blogs/kui-si-lin-quisling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ingjp&aid=30254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