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阿瑪迪斯
2005/06/10 00:04:41瀏覽391|回應0|推薦1

影片阿瑪迪斯(Amadeus)所探討的,乃是一種最為陰暗的人性-忌妒。

奧國宮廷作曲家薩里列(Antoni Sa;ieri)充滿著對音樂的熱愛,他把他的曲樂化為對於上帝的讚美。顯然,薩里列的才能出眾,他對於音樂的感知遠超過一般庸人;可是,當他聆聽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的樂曲時,他卻感受到難以莫名的痛苦,因他發現他的才能,在莫札特面前不值一文。莫札特妻子-康思丹彩(Constanzei)為了替莫札特尋覓一次工作機會,因而持手稿至薩里列處,薩里列看著手稿,震攝於莫札特的音樂,因那是他花一輩子的努力也寫不出來的天籟。當康思丹彩問他這手稿好不好時,薩里列不禁脫口而出:太好,好極了!可是,事後他卻不肯給予莫札特一次機會。讓薩里列忌妒的,是莫札特的才能,那種才能並不是薩里列可以企及的高度。上帝撿選莫札特,作祂在世間的代言人,而不是薩里列。因此,薩里列感到憤恨,感到一種錐心的痛苦,如同他在片頭所說的:「為什麼上帝給了我以音樂讚美他的慾望,卻又不給我相配的才能?」所以,到了最後,薩里列背棄了他的信仰,唾棄以往他所讚美的上帝,讓他的心全然被陰暗的慾望征服,化身成為一隻復仇的野獸。

其實,如果不是薩里列對音樂的狂熱,他不會以卑鄙的手段對付莫札特,而導致日後的悲劇。薩里列痛恨莫札特,他看不慣莫札特的狂傲,他輕視莫札特的幼稚,以及痛恨自己的平庸;可是,在另一方面,卻又不可自拔地愛上莫札特的音樂。例如,薩里列曾經如此形容莫札特的音樂:「我透過音符所架成的鐵籠,看到最純粹的美。」這種愛恨交纏的複雜情感,深深地折磨著薩里列脆弱的心靈,成為日後種種悲劇的導因。

當然,莫札特本身的天才是無庸置疑的。「莫札特不是偉大的音樂家,他是唯一的音樂家。」莫札特傳奇的一生,充滿著天才的榮耀、抑鬱不得志以及窘迫潦倒,最後,竟以葬身亂葬崗,無人得尋其屍骸作為休止符。莫札特迸發的天才,就像流星一般,迅速消逝在萬賴寂靜的黑暗中。作為一位驚世的天才、上帝的代言人,莫札特並不具備良好的外交手腕,他並不理解權力在各種場域運作的原理,他只具備一顆純真的良心,來面對外在險惡的環境,在遭遇挫折之後,他便退到音樂的硬殼內。即便如此,在莫札特臨終之前,我們仍然可以看見他對藝術純粹的熱愛,而這也是支持莫札特一生的信念:「現在我一定要走了,就好像我已經有可能在安寧中生活。現在我一定要離開我的藝術,就好像我已經從奴役的姿態和投機者的束縛中解脫出來,贏取了可以隨我的感覺、隨心所欲地、自由自在地去寫作的權利。」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estynova&aid=1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