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為何忘記帶傘出門時,總是下雨
2005/06/07 02:11:34瀏覽364|回應1|推薦1
最近總有一種感覺:每次出門只要忘記帶傘,大概那天就會下雨。而每一次帶著傘出門,當天恐怕就艷陽高照,雨傘總是無用武之地。或者,當替一片剛烤完的土司塗上果醬時,如果不小心手一滑,土司掉到地上,總是有著果醬的一面跟地板作用。當碰到這種鳥事時,人們往往歸咎於運氣不好,或者罵一句:shit happening!而事後回想,都認為是運氣在跟自己作對。

事實上,根據基本的機率法則判定,有無塗抹果醬,與哪一面的土司掉到地上,兩者之間是獨立的事件;也就是說,有塗果醬的一面與未塗果醬的另一面,掉到地上而其面朝下的機率,應該都是一半、一半的。只是人們傾向於認為果醬面往往會落地,難道真是一些隱晦的因素,諸如命運等等,在其中作用嗎?

對於這類有趣的命題,我是傾向一種解釋:我們對於果醬面落地的記憶較為深刻,因此使我們認為其發生的機率較大。坦白地講,我們只記得清理地板時的辛勞,以及因忘記帶傘而淋成落湯雞的窘迫情形,而其他較為正常而顯得瑣碎的情形,則較容易被人們遺忘。畢竟,我們是靠著不完全的記憶,來形成對於這個世界的基本認知。因為不完全,而有所偏廢。

舉另外一個比較具有說服力的例子,我們讀史書時,有時會遇到一種情形,像是劉實準確預言蜀漢的覆滅、鍾會的叛變以及鄧艾的身死,而旁人問他如何得知,他卻只是微笑而不置一詞。或者讖書預測漢朝的四百大限。或者東吳滅亡前出現的一些異兆。對於這些難以言喻的巧合,或是難用邏輯解釋的奇異事件,往往會使我們產生一種錯覺,彷彿有著其他力量在歷史中間作用。其實,說穿了不值一毛,因撰史者的選擇性的紀錄歷史,使我們產生了上述的感覺。換句話說,撰史者認為離奇的巧合比較具有紀錄價值,而可能捨棄平凡而瑣碎的事件。因此,在選擇史料上,由於主觀的判定,使得歷史在某種程度上失真了。再者,文字畢竟不是一種完美的資訊傳遞媒介,也許,這是「盡信書,不如無書。」的另一種詮釋。
( 時事評論雜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estynova&aid=11818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嘖!今天吐司滑落出盤子外
2005/06/10 00:31

在公司,習慣和大夥兒早上一起用餐,(然後中午一起,晚上也一起,啊,以公司為家,好可悲啊)
今天早上不例外,
一片吐司夾蛋加沙拉與花生醬,再配上一杯牛奶,
早上只差我和老闆還沒用餐,當然就由部下煎蛋給上司吃,
一個不留意,吐司加蛋滑落到萬年不清的地板上,
乾瞪眼加跳腳,
幸好,蛋仍就穩穩的放在吐司上,
髒也是髒另一面而已,
快速撿起,拍一拍,嗯~還好,放到老闆位置上,
然後享用我的美味吐司。

PS.  誰叫老闆要我煎蛋做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