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孝經白話註釋‧三才章第七
2013/06/11 00:17:22瀏覽4579|回應0|推薦8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

【白話】

曾子讚嘆說:「太偉大了!孝道實在太偉大了!」。

 

子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字註】

天經:天公行天理

地義:地母行地理

人行:天性之性理。八德、五常德落實、力行在五倫上。性理統稱「綱常倫理」。

【白話】

孔子說:「孝道,就像天公行天理,「日、月、星、辰」、「春、夏、秋、冬」自然運行不錯亂。地母提供人動植物的養份地有地樞,「山、林、海、島」自然蘊育大地所有動植物不錯亂。人行性理,將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天道五常德(仁、義、禮、智、信)落實在五倫(夫婦、父子、兄弟、朋友、君臣)中不錯亂。

 

「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天下,是以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

【字註】

則之:生活的準則。

順:順應著人的天性。

肅:嚴厲的典章制度。

嚴:政令不會嚴厲。

【白話】

「君王以天經地義、永恆不變的『綱常倫理』真理以身作則,並以『綱常倫理』做為萬民百姓生活的準則;有道的明君效法天公的高大光明,運用地母的廣大博厚,順應著萬民百姓的天性,以真理正確教導萬民百姓在『食、衣、住、行、育、樂』上的生活不脫軌,萬民百姓自然都樂意聽從。所以教化合乎萬民百姓的天理、真理,不須制定太多的典章制度,自然教化成功;政令不會嚴厲,但卻能將國家治理好。」

 

「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陳之於德義而民興行;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

【字註】

見教:見證歷代聖王行「綱常倫理」的仁德之政。

知:知道四勿之善、十善之善。

禁:克勤克儉、克己復禮。

【白話】

「先王堯、舜、禹、湯、文王、武王、周公,知道『綱常倫理』對百姓的教育可以移風易俗。所以先以身作則,廣博倡導慈愛父母、兄弟、子女及朋友,使百姓先愛其親,因此不會有遺棄其親的人。廣為闡述、宣導『綱常倫理』落實在家庭和樂及自己修心養性的好處,讓百姓願意紛紛起而仿傚;正人先正己,首先以『敬、讓』做為百姓的模範,百姓有了禮儀的學習,就會彬彬有禮不易發起紛爭;以引導、教導、勸導百姓以禮儀為生活之依循,以優美之樂曲調伏百姓浮動的心,百姓彼此之間就會和睦相處;明確的告訴百姓何為善?何為惡?讓百姓知道四勿之善、十善之善,懂得克勤克儉、克己復禮。」

 

「《詩》云:『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字註】

赫赫,聲威顯赫,很有氣派的樣子。

師,指太師,是周朝三公(太師、太傅、太保)中地位最高者,輔佐天子治理國家。

尹,尹氏。

師尹指擔任太師的尹氏。

有道明君

仰望。

【白話】                                   

「《詩經。小雅篇。節南山章》說:『有道明君聲威顯赫,猶如擁有周朝尹太師之高位,百姓都引領期盼著有道明君推行、教化綱常倫理的仁德之政令。』」

附註

古時宣傳政教時,命令遒人(宣令之官)搖動木鐸,巡行於街道,在路上向眾人頒布政教,告知老百姓遵從。這些政令,都以修習六種禮節(冠、婚、喪、祭、鄉、相見)以調節人民的性情,明確七種教育(父子、兄弟、夫婦、君臣、長幼、朋友、賓客)以提高人民的德行為主。

 

( 時事評論政治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d2d2d2d2002&aid=7743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