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英國的地緣戰略慣性
2020/01/24 06:30:46瀏覽837|回應0|推薦9
英國這個曾經的日不落國是個位於西歐邊陲的島國,在歐洲歷史上一直是一個攪局者。歐洲如果真的統一起來,不管用的是現在歐盟以德法為首的結盟式的半和統,還是二戰時希特勒失敗的武統,都會對英國造成莫大的威脅-因為它無法透過對歐洲統一進程的攪局,來牟取自身最大的國家利益。

  英國面對歐陸國家計劃武統其實比較好解決,找較弱的歐陸被武統國做盟友即可,當拿破崙威風八面時,它可與沙俄,哈布斯堡(奧地利),霍亨索倫(普魯士)結盟反法,而威廉二世與希特勒興兵時,法國不頂用了,它一樣可以連結嫁出去的女兒(美國)與意識形態上的對頭(蘇聯),一道圍剿元首,目的都是不讓歐洲統一,形成對英國的地緣威脅。最明顯的就是一戰時,德國陸軍一進攻荷比盧,英國馬上就以對英的國防威脅(此地的港口是攻英行動的必然跳板)為由,宣布參戰且加入法國的一方(之前英法間只有協約式的保證,而非軍事同盟)。

  而面對歐洲半和統的趨勢(這方面,英國要怪自己的美國女兒作風太惡劣),英國沒法在明面上反對,畢竟德法世仇都開始喝咖啡大和解了,它就只能藉故不參加歐洲統一的活動。例如倫敦政經學院近代最有名的校友喬治.索羅斯對歐洲四國同時發動貨幣狙擊後,海撈一筆,英國(英格蘭銀行)固然損失慘重,僅索羅斯的量子基金就賺了10億美金,但它卻藉機避免將自身的貨幣轉化為歐元。而對於申根公約,英國一樣不簽。這兩個例子都是英國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對歐洲半和統趨勢的抗拒。

  套句英國名臣沙利斯貝利(此人跟邱吉爾一樣胖,卻有過人的外交才略)的名言:我們是魚(意即不願被歐陸套住),英國脫歐的作為,固然有英國土豪為著自身利益在做梗,但傳統的攪局者思維,恐是另一個主要因素。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b71ede2&aid=131598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