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國的對中包圍網不會成功
2017/07/08 11:53:49瀏覽784|回應1|推薦14

  弱國若要對付強敵,進行合縱(組成包圍網),集眾弱以攻一強,是一種合理的選擇,也是執行戰略平衡的方法。而這個戰略能否成功?關鍵有三:被圍者在外交上的挑撥離間能力如何?被圍者的軍事突破包圍的能力如何?被圍者的經濟實力如何?試以二例分析之:

(一)蘇聯瓦解

  美國外交官肯楠最先倡議的對蘇圍堵政策,基本上獲得完全成功,造成蘇聯政個曾經的超級強國的瓦解。是國際外交上,搞對強國包圍網最典型的成功範例!而美帝的成功與蘇聯的失敗,套用本子歸納出來的原則,是完全適用的。

  首先,美國全力集結所有位於歐亞大陸邊緣地帶(尤其是中西歐與東亞邊陲地區)的國家,形成反蘇陣線,而這些國家多數在經濟上較為富庶,且在意識形態上與共產主義格格不入,蘇聯想要挑撥離間的難度頗高。尤其是當原屬蘇聯陣營的中國被老美拉攏過去後,蘇聯集團的外交劣勢更為明顯。

  其次,由於有美軍起到帶頭大哥的作用,兼有美國龐大的戰術核武押陣(可用於對抗蘇聯的裝甲洪流),美蘇之間要真的開打,難度很高!逼的雙方只能打代理人戰爭。然而雙方在代理人戰爭上雖互有勝負,但無論如何,蘇聯(以及其嘍囉)始終無法突破美軍陣營的軍事圍堵。

  最後,做為被包圍的一方,蘇聯的總體經濟實力遠遜於美國。再加上其錯誤的經濟體制(無法讓市場發揮真正的作用-貨暢其流),人民長期缺吃少穿,物資匱乏,國內長期處於嚴重通貨緊縮的環境。實際上蘇聯遠比美國不經打(用武術上的術語講就是內力不足),這從同是嚴重的戰敗,美國可以在越戰後站起來,而蘇聯卻在阿富汗戰爭失敗後越來越弱,就可以看得出來。更麻煩的是在人民經常性的肚子扁扁之下(蘇聯人可不能票投阿扁!),正是西方傳媒可以藉機滲透,從內部瓦解蘇聯人民精神意志的大好良機。於是許多沒有腦子,盲目信任西方的民眾甚至部份政客(據了解,他們的智慧層次,與亂碼君幾乎同是一路貨色),就被別有用心的所謂外國專家,騙得團團轉。現今既成前蘇聯大部分遺產的俄羅斯,也僅能賣武器與石油,圖得溫飽,顯示蘇聯在經濟上的內傷有多重!

(二)信長包圍網的崩潰

  織田信長是日本戰國時期的天才領袖,能從僅僅佔有半個尾張(現愛知縣西部)的小領主,成長為當時最強的戰國大名,沒有過人的本領是做不到的。他的一生中曾遭逢兩次敵國發動的包圍網,也都能順利突破,亦值得借鏡。

  首先,在外交上,參與包圍網的各家大名(諸侯)彼此並不齊心,給了織田各個擊破的好機會。織田可以從容選擇想要打擊的對象,尤其是對京都地區(天皇所在地)威脅最大的淺井,朝倉與本願寺這三家大名,遭到最嚴重的打擊,淺井,朝倉且遭完全消滅。其他位於邊區的強力大名,如毛利和武田,卻對包圍網無甚實質貢獻,織田甚至不需要主動挑撥離間,足見其對手在外交策略上的愚蠢!

  其次,織田軍的單兵作戰能力未必很強,但是職業化(兵農分離)且能裝備新式火器的軍隊。且經常性的在戰場上擁有壓倒性的兵力優勢,配合信長優異的內線作戰指導能力,織田軍完全擁有突破包圍網的軍事實力,其在與包圍網成員的多次較量中,勝率較高就是明證,尤其是在關鍵性的軍事較量上!

  最後,織田完善的市場經濟規劃與制度,讓其在金錢(作戰時的軍費)和米糧(作戰時的軍糧,平時也可做為硬通貨使用)的儲備上,遠超同時期的競爭者。武田雖有龐大的甲州金產量,但這些金子卻透過商人之手,一枚枚的流向織田領地(沒辦法,樂市樂座和廢除關所讓商人做生意變的方便,錢自然會往容易賺錢的地方集中,這是經貿定律)。而擁有近畿平原和濃尾平原兩大產米中心,更是在米產量上,讓織田佔盡了優勢。有如斯強大的經濟實力,包圍網的成員無論怎麼更換,在經濟實力(相對應的就是戰爭的動員能力)上都無法同織田相抗衡。

      套用到現在的中美博奕也是一樣,為著維護霸權,美國會用盡一切手法來對付可能的挑戰者.像對於較為強大的蘇聯,是同時動用武力,外交,經濟以及傳媒力,最終才能將之打倒.至於日本和德國則受到美元週期性貶值戰略的威脅和剪羊毛手段的掠奪,飽受打擊,日本經濟更是幾乎受到毀滅性的打擊(德國另起爐灶,搞出歐元體系,美國要對付隻就沒如此輕易),至今不能恢復.但是美國對中國就沒有如此能輕易解決的了.

  從外交上來講,由於美國曾是西方世界的盟主,其在外交上的優勢不是中國這個新興強權在短期上所能比擬的.但是壞就壞在美國有些民粹型的領袖,基於個人意識形態,偏要不顧美國的國家利益,而要搞出一些充滿單邊主義的蠢行出來,從而降低美國自身在國際外交上的優勢地位.最標準的就是小布希總統,他魯莽滅劣的作風,讓美國的國際聲望大受打擊!而現在的美國總統川普也有明顯的單邊主義傾向,經常是夜有所思之後,就開始依自己的喜好而決定政策的走向.像就圍堵中國的大戰略而言,基於地緣政治,美國一定要拉攏俄羅斯作為打手,如此才最符合美國的利益.沒想到川普卻做出以飛彈痛打作為俄羅斯小弟的敘利亞阿賽德政權,這種愚蠢的事情,從而讓其原本聯俄制中的戰略破產,川普的關鍵性愚蠢,實與小布希不惶多讓!

  反觀中國對一帶一路的規劃,拉著周邊的大小國家一起發財,無疑是正確的!有財大家發,當每個參與一帶一路的國家經濟都能走向高速發展時,其在外交策略上轉向親中的可能性就會很高,畢竟沒有國家會主動嫌錢多咬手.而各國要繼續發財,在外交上主動支持中國就會是主流,這點無論美國把軍艦開到何方,都是無法改變的.中國的外交採用利勢導的戰略,遠優於美國的戰爭恐嚇,故在伐交上面,美國沒有討到便宜!

  至於在武力上面,中美的武器各有優長,解放軍對美軍已形成有效的系統對抗.美軍除非真正赤膊上陣,且賭上自己的棺材本,否則難以壓制解放軍.同時,較可能參與美國對中包圍網的,目前僅剩下印度,日本以及位於台灣的偏安政權-中華民國.解放軍要對付之,實際上都不難.更麻煩的是這些僕從國家個個各懷鬼胎,彼此都不齊心!難以在軍事上形成合力.以日本為例,日本想要與中國正面對抗,並重新成為正常化國家(擺脫實質上美國附庸的地位),是有那個賊心,沒那個賊膽.所以安倍政權聰明得很,它的真實目標是退而求其次,藉由表面上與中國的尖銳對立,向美國要糧要軍火,並要求修正和平憲法,成為正常國家(這才是日本右派的真實目的).至於當美國的戰爭代理人,抱歉,那是敬謝不敏的!安倍政權可沒有頭腦發熱到想再吃幾個原子彈的地步.至於印度和台灣也是半斤八兩,站在邊邊搖旗吶喊而已,基本上都在虛張聲勢.貧道研判日印台這三個美國的嘍囉,對解放軍都沒有真正訴諸一戰的決心,美國想以僕從國消耗解放軍的既有戰略是玩不轉的.雙方也只能暫時性的僵在那裡.這實際上也給了解放軍更多時間,為突破包圍網做好軍事準備!

  最後則是經濟實力,中國在實體經濟,尤其是工業產品的生產效率和性價比上占據優.國內搞的又是在宏觀調控下的市場經濟.其經濟的繁榮程度已達世界第二(若用購買力平價來算的話,這個優勢更明顯),這是一個無與倫比的優勢.由於中國有錢有槍,美國要對付之相當困難.尤其中國對於外匯有一定程度的的管控,金融大鱷想在中國的股匯債市上搞鬼,十分不易!此外,中國目前配合一帶一路的拓展,以亞投行做為輔,很明顯地想會用人民幣來鳴鑼開道,配合歐元甚至是是盧布,意圖慢慢地將美元從歐亞世界島上擠出去,配合美國勢力的逐步衰退.美國想用任何手段來打擊中國的經濟,收效可能都甚微!更麻煩的是中國尚想進行高鐵系統的整體輸出,俄羅斯對此雖有疑慮(所謂的中亞大陸橋傳統上是俄羅斯的地盤),但只要中國提出不干涉他國內政的保證(中國政府在這方面信用可是槓槓的),又搞出明顯利於各國貨物輸送,降低貨運成本的建議,相信要說服周邊國家的難度也不高.一但歐亞大陸橋為中國高鐵所打通,整個歐亞大陸都能夠成為中國製造業的腹地(當然各國貨物也能依據比較利益法則在歐亞大陸上貨暢其流),中國拉著周邊國家共同走向繁榮富裕的康莊大道,也是打破美國對中包圍網的高招!

      只要中國繼續步伐紮穩,慢慢與美國周旋,實際上完全不必要畏懼美國,畢竟時間站在中國這一邊!

--------------------------------------------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b71ede2&aid=106026210

 回應文章

暱稱者無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集眾弱以制強秦,等於承認眾弱的事實
2017/07/09 15:01

美國對中國的政策始終舉旗不定,表面上是以中國為敵,

但與中國經貿往來卻甚巨,如果是政經分離這樣的包圍網,

那肯定是不會成功的。況且中國經貿在實體上,

已經彎道超車超越了美國,如果美國想恢復冷戰封鎖,

必須付出的代價已不是美國能負擔得起的了。

美國正走向衰敗,但美國精英想出美國再次強大的方法 ,

竟然是不允許中國發展,阻止中國向外以顯示美國的能力,

集眾弱以制強秦,等於承認眾弱的事實。

這是美國所看不到的包圍網的負向效果,更何況美國

從頭到尾都不想付出包圍網形成時的真正代價。

貓靈子(db71ede2) 於 2017-07-09 16:06 回覆:
好友所說的完全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