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5/24 21:41:21瀏覽489|回應0|推薦9 | |
納瓦羅的世界觀是瘋狂的,基本上不是一個正常的人類(有哪個攻勢現實主義者是常人?),但他的思維迎合了部份不願意做老二的美國人的心態,在美國自然是有其言論市場的,問題是他的設想不會成功,主因有如下數點: (一)經濟內容的差異 中國搞的是實體經濟,其國內的金融業也專門替實體經濟(工業部門)提供融資,能帶動經濟成長同時吸納大量從業人口的房地產,基本上也在政府的宏觀調控下俯首聽命,要搞出足以動搖經濟的房地產泡沫的機會不高。相對的美國的經濟發展,老早就面臨空洞化,國內訟棍如毛(耍嘴皮的律師太多),金融遊戲盛行,對於實業投資不足。美國佬短視近利的後果,就是在面臨大規模的軍事衝突時,其工業生產力的動員力會遠遠不如往日的強大,這也是美國在搞侵略他國,玩霸主遊戲時,只敢打中小型國家的主因,美國的軍事決策階層不是白癡,很清楚自己的經濟力不適合玩大規模的戰爭(與伊朗以上規模的國家開戰),那會把國家拖垮! (二)美國軍工複合體的疲態已現 納瓦羅有看到中美間武器生產成本的問題,但不敢深入探討,因為怕得罪在美國勢力極為強大的軍工複合體財團,所以在這方面有點語焉不詳。實際上在中美對抗時,最關鍵的地方就在於:中國有能力也有技術,可以用更低的成本(甚至是不到20%的成本),生產出與美國同質量的裝備。而相對的,美國軍工複合體或許在部份技術指標上仍領先中國(但領先幅度不高),由於腐敗或是官僚體系內的惰性,美國早已無法以合理的成本,生產出一流的軍事裝備。戰爭是個燒錢的遊戲,美國的軍火生產的CP值太低,會是其致命傷。 (三)戰場主動權的問題 美國是個兩洋國家,只要海軍夠強,其他國家除非想冒核子戰爭全球毀滅的風險,否則是難以傷害到美國本土的,這是美國無以倫比的地緣優勢。問題是中國的國家戰略是守勢現實主義(貧道個人的歸納),只要在東海與南海占據了軍事優勢,基本上就掌握了周邊的戰場主動權。美國想要攻打中國,僅能以航母戰鬥群往東海和南海靠攏,直接向中國解放軍發起挑戰。這就給了解放軍以逸待勞的優勢,戰場主動權會完全掌握在解放軍手中。(民進黨徒仍主觀相信現在中美的實力對比,處於柯林頓時期,美國航母戰鬥群一來,就足以讓解放軍三思而後行,是一個天大的笑話)納瓦羅想用潛艇(美國在核潛艇的技術上,勝過中國不小的距離)來對中國軍事施壓,算是一著比較高明的棋。但他忘了中國尚有不少的驅逐艦編隊,足以在周邊海域上圍剿美國潛艇,在美國核潛艇不發射洲際導彈的前提下,對中國只能起到騷擾的作用,無關真正的戰場大局! (四)中美間的系統對抗已經成形 用一句最形象的話來形容中美間的系統對抗: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戰爭要真正打起來,才能驗正彼此在系統對抗建設上的成效。但是你的對手只要能對你的軍力形成有效的系統對抗(如岳飛用壕溝與馬札刀,對抗金兵的拐子馬),你想贏的成本就會高很多!不小心還會踢到鐵板。而人世間最大的失敗就是打敗仗,對於美國而言,是否要開這第一槍,是需要詳細估算的。沒人會想做虧本生意,更沒人會想打一場沒勝算的戰爭。 (五)中國對勢力範圍的要價不高 中國人是個安土重遷的民族,不像洋人是遊牧民族(海洋民族)出身,有那麼強的侵略性思維,只要達成收復台灣,琉球獨立,關島無害化(市長說的高標),或是收復台灣,琉球無害化(貧道所認定的低標),東海與南海成為中國的地盤。中國對於勢力範圍的要求基本上就能滿足。至於一帶一路和亞投行,也歡迎所有國家一起參與,共同發財。說實在話,中國最多僅是想建立一個亞洲版的門羅主義而已,只要中國實力夠強,且能讓美國認知到其決心與實力,在關鍵時刻,中美雙方對於勢力範圍的劃分,還是有可能達成共識的。納瓦羅那種想靠一戰定江山,繼續維持美國霸權的行徑,在十餘年前或許可行,成功的機會還不小,如今可就沒那麼大的勝算了。 出處: 美中開戰的起點--讀書心得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https://city.udn.com/3011/5649526#ixzz4i0GvKuo9 |
|
( 時事評論|國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