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4/24 23:28:27瀏覽231|回應2|推薦1 | |
最近這一個星期的身體不適的確有點不太尋常。平時家人朋友都覺得我身體的底子蠻好的:雖然幾乎整年穿著一件短袖襯衫但還真的是很少感冒,就算偶爾冷到或被小孩傳染,也多半休息一兩天就好了。這次算算看從週二晚上到現在也有四天了,而且還一度必須停課一天在家休息。這兩天晚上因體力不足而早睡,夜半就睡不著而摸黑起身,完全打亂作息,也沒有逐漸好轉的跡象。症狀好像是某種形式的感冒,但上腹部又總是覺得鼓脹不舒服,食慾也大受影響。還沒想為此去看醫生,雖然家裡樓下徒步五分鐘的時間裡就有三四間診所。
當然,以上碎碎念的東西絕不會是這篇文章的主旨,只是要交待一下本文的背景而已。對一個平常整天要用電腦用E-mail聯絡的人來說,如果一天裡只有一兩個小時可以有精神地坐在書桌前,應該會有所選擇地處理真正重要的事吧!
在這幾天中,雖然有時也會想為自己的身體禱告上帝,希望祂可以直接醫治,但是老實說,心裡也不是非常真誠地乞求。並不是懷疑上帝醫治的能力,而是因為好像覺得這個過程似乎總有些特別的地方:我其實對整個不尋常的事情如何繼續發展下去的好奇心遠甚於想停止下來,回到舊日忙碌生活的期待。最起碼,在這幾天之中,我很高興有一些機會中於有一些「正當」理由婉拒一些其實不太重要,但平時又身在江湖不得不作的事情(不太方便舉例,免得得罪人。畢竟大多數人都希望自己在作的事在別人眼中都是很重要的J,只可惜那距離事實實在太遙遠了)。彷彿這場病痛是上帝給我的一個機會,能將心靈騰飛於空中俯瞰一下自己平日的生活。如果這也能被視為一種苦難的話,我想這種程度的苦難仍然是有相當的益處的,可以讓我們反省生命中真正的順序。至少,如果我明天被發現患了絕症而必須緊急送入醫院,我還是很高興今天有機會把最後這篇文章貼上部落格與大家分享這個過程,甚於把一篇論文寫完發表。
這也讓我想到昨天與一個學生討論到人生的意義與目的的對話。她無法明白為何基督徒總是想引入一個「絕對性」的人生目的,如「榮耀上帝,並享受祂創造的世界」等等。也許這個絕對的答案真的存在,但為何不能夠同時接受每個人可以用自己所選擇的方式來生活?或是說,有需要強調這樣的絕對性嗎?反正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沒甚麼「共同性」好期待的。
面對這樣標準的「後現代」(post-modernism)問題,要能產生有意義的對話實在不易,因為彼此間的思維邏輯與價值體系很不相同,再加上許多難以用簡單言語釐清的誤會或預設梗在中間。我想,單純的邏輯推理大概是無解的(如同哲學上的絕對懷疑論)。所以如果最後能夠達到某種共識,一定仍是在內心深處發現到「那不可否認的絕對」正在與自己所可以感受到的部分相共鳴,也正巧呼應到對方心中的同一部份。也就是說,關於不同價值體系間的真正溝通並不是言語本身可以達到的,而是需要一個雙方都接受信任的「第三者」成為彼此的橋梁。這樣的事情可能發生嗎?我仍然無可就藥地樂觀相信這是可能的,只不過不是我們可以預測或操控的。這樣看來,生病或苦難的臨到就更是值得慶幸的,因為身體的疼痛與心靈的憂傷總比許多無益的辯論更能向我們展示自己的不足與脆弱,讓我們的重新有拓展生命深度的機會。也許也能因此更認識那位在我們生命中的絕對者(也應該是那幫助我們溝通的第三者)的存在,而向祂打聲招呼吧!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