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科技、古物與藝術的結合 ── 劉玹希⾸個展 觀感
2021/03/13 21:44:57瀏覽732|回應0|推薦7

(特斯拉的工具箱)

      趁著傍晚回台北陪父親吃飯之前還有些時間,隨興到了內湖逛幾間藝廊,沒想到因此看到這個頗具特色的展覽,「拾遺・龐克・煉⾦——廢墟的重塑 劉玹希⾸個展」,覺得蠻值得推薦的,也供有興趣的朋友參考。相關的參展資訊如後。

      這個展覽的作品最特別的地方在於觸及到三個互相關聯,但是極少「同時」出現於同一批作品中的元素,包括「古物」、「科技」與「藝術」三者。過往這些因素之間的關聯不外乎類似「古代科技」、「古物藝術」、「科技藝術」或「藝術科技」等等互為主詞與範疇的關聯。但是本次展覽的這批作品,卻很難用以上的組合來定位,似乎一定要將三個難以搭在一起的概念作了更高層次的混搭才能理解。

      於是展現在眼前的作品,雖然看起來像個裝置藝術,但又卻是不折不扣的工具產品(而非只有外表的仿製),甚至材料與結構多是一百年前真實留下的骨董再現,仍然能在眼前利用蒸氣、齒輪與皮帶作出例如自動計時、數字運算、或電報通話等功能(包括特斯拉Tesla的工具箱)。但這些又不只是可以操作的活骨董,而是經過藝術家巧手的編織,加入多媒材的設計,使之並非只是修復過往的樣貌,重新被賦予實際用途之外的特殊形式,在金屬光澤外傳達出少見的美感語言。這些是個百年古董(全世界僅有幾件),是個科技產品、也是個當代藝術,少了三者的任何一部分都會使之退色平庸許多。

      至於為何會有如此效果?我個人初步的想法是可能與藝術家劉玹希所集中於蒐集的物件年代有關,那是大約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發電機的出現,1840)到第三次工業革命(計算機出現,1940)的一百年間,是個電子工業與機械工業交織並存的時期。機械工業的外表賦予這些作品冷酷卻又具體的形象,齒輪皮帶的外翻彷彿屍體的骨骼(現代已經看不到齒輪皮帶,都被包在亮麗金屬殼中啦)與古代相連,而電流聲光的內在流動又彷彿內在的血液,與虛擬的現代相連卻又不會如今日科技般炫目。或許就剛好是那個時代,那樣的產品,本來應該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古董,而被藝術家荒廢中撿拾,經過錘鍊再創造後,得到更豐富的生命,定位於藝術之美。

      這一檔的展期到3/28,聽說下週日(3/21)會有藝術家到場,推薦喜歡古董、藝術或科技的朋友都可以前往看看。(展出地點:台北市內湖大觀藝術空間)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wweiwang&aid=1576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