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2/10 12:44:12瀏覽1046|回應3|推薦15 | |
鄧麗君經典情懷
不了情 <>
12 music videos played automatically Or click any one of them to watch Watch "Full screen" click on "MENU" to select <>
夜来香 <>
何日君再来 <> 鄧麗君: 一代中國人的初戀分類: 兩岸三地, 藝文沙龍 | 作者:南方週末 |日期: 12月 13th, 2008 | 語言:簡繁 / 中英
伴隨著鄧麗君歌聲的是那個年代的記憶:雜亂的黑市小店,翻錄的磁帶上鄧麗君模糊的面容和身影,塵土飛揚的街道邊的電線杆上的有線廣播,時斷時續的四 方盒收音機,喜歡唱歌的姐姐對著鏡子跟著收音機學唱《月亮代表我的心》,蒙上被子、在被窩裡偷聽”敵臺”,只為那首《何日君再來》。有人說:當國人急於衝破”革命”倫理的道袍時,鄧麗君的”靡靡之音”才轉化成了個體自由倫理的”我在”呢喃,具有了一種無堅不摧的顛覆性和哲性魅惑… 【三十而立‧倒評年度人物之二】文◎孟登科、陳伊瑋鄧麗君在那個解放與壓抑進行拉鋸的時代,她的歌聲象徵了人們對私人生活解放的渴求。1982年,中國老百姓最熟悉的或許是”兩鄧”:”老鄧”鄧小平與”小鄧”鄧麗君。這一年對鄧麗君並不是多麼特別的年份,在香港伊莉莎白體育館舉辦五場個人演唱會,”場場爆滿”。這樣的成績,在鄧麗君最火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屬 于正常,但是在大陸,她的影響在持續地擴散,並被賦予了超越流行音樂的時代內涵。在鄧麗君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她已經被西方媒體當成改革開放的中國最重要的文化風向標。對於許多尋常巷陌的百姓,剛剛告別沉重的樣板戲年代,娓娓道來的小城故事帶來的是一陣撲面的春風,一種小橋流水和生活化的真情實感。緩緩而起的旋律,低吟淺唱的音樂由此變得簡單、輕鬆,不再出自廟堂紅牆、故作神秘,不需穿鑿附會、堆砌溢美,也不必聲嘶力竭、大氣磅礴。伴隨著鄧麗君歌聲的是那個年代的記憶:雜亂的黑市小店,翻錄的磁帶上鄧麗君模糊的面容和身影,塵土飛揚的街道邊的電線杆上的有線廣播,時斷時續的四 方盒收音機,喜歡唱歌的姐姐對著鏡子跟著收音機學唱《月亮代表我的心》,蒙上被子、在被窩裡偷聽”敵臺”,只為那首《何日君再來》。有人說:當國人急於衝破”革命”倫理的道袍時,鄧麗君的”靡靡之音”才轉化成了個體自由倫理的”我在”呢喃,具有了一種無堅不摧的顛覆性和哲性魅惑。有人說,在那個解放與壓抑進行拉鋸的時代,她的歌聲象徵了人們對私人生活解放的渴求。也有人在2005年臺灣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大陸時發出感慨:儘管鄧麗君由於政治原因終生未能踏足故土,卻在一個冰火難容的時代統一了全球華人的中國情感。與民間熱度相對的是,官方一直保持沉默的姿態。直到1995年鄧麗君去世,大陸的官方媒體才出現了”鄧麗君”,之後才無禁區。前不久,中央電視臺推 出的特別節目《喜愛鄧麗君的那些人》開篇語是:如果說對於全球所有的華人來說,有一個聲音能讓所有的人安靜下來,那可能就是鄧麗君的歌聲了。前文化部部長劉忠德卸職以後,也曾有過這樣的感慨:沒有能讓鄧麗君來大陸開演唱會是一個遺憾,相信這也是鄧麗君的遺憾。對於43歲的廣州計程車司機旁秋妹來說,這些都不重要,聽到”你說過兩天來看我,一等就是一年多”,她想起的就是老式的收音機和那段在湛江農村的初 戀。”初戀”,這也許是鄧麗君給予一代中國人最真切、最入心入骨的感受。情竇打開,舒展自我,拋開沉重,發現了自己內心的所愛與所動。許多年後的今天,那一代人在她的歌聲中邁向中年、老年。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鄧麗君的歌不經意從某家店鋪飄進耳朵,也許你會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恍若隔世地回想起自己青澀的初戀。 |
|
( 休閒生活|音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