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中小企業
2011/04/11 00:36:16瀏覽777|回應0|推薦0

.

企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企業在現代漢語中的基本用法,主要指獨立的盈利性組織,並可進一步分為公司和非公司企業,後者如合夥制企業個人獨資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在20世紀後期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以及信息技術領域新概念大量湧入的背景下,「企業」一詞的用法有所變化,並不限於商業性或盈利組織。

來源與演化

現代漢語中企業一詞的用法源自日語[1]。與其它一些社會科學領域常用的基本詞彙一樣,它是在日本明治維新後,大規模引進西方文化與制度的過程中翻譯而來的漢字詞彙。戊戌變法之後,這些漢字詞彙用法被大量由日語引進現代漢語。與企業一詞在用法上相關與相似的,還有「業務」一詞。

在中國大陸計劃經濟時期,「企業」是與「事業單位」平行使用的常用詞語,《辭海》1979年版[2]中,「企業」的解釋為:「從事生產、流通或服務活動的獨立核算經濟單位」;「事業單位」的解釋為:「受國家機關領導,不實行經濟核算的單位」。

在20世紀後期,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以及信息技術領域新概念大量湧入的背景下,「企業」一詞的用法有所變化。一方面,大量非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企業」大量湧現;另一方面,在一些新概念中,其含義不限於商業或盈利性組織,這種用法目前主要來自對英文「enterprise」一詞的翻譯。因此,目前在公共媒體中出現的「企業」一詞有兩種不同的用法:

較常見的用法指各種獨立的、營利性的組織(可以是法人,也可以不是),並可進一步分為公司和非公司企業,後者如合夥制企業個人獨資企業個體工商戶等。

另一種用法與組織接近,可以用來泛指公司、學校、社會團體乃至政府機構等。後一種用法主要出現在信息技術應用領域的一些專有名詞中,例如企業應用(enterprise applications)、企業計算(enterprise computing)、企業集成(enterprise integration)、企業工程(enterprise engineering)、企業架構(enterprise architecture)、企業建模(enterprise modeling)等等。

------------------------------------

認識企業輔導網

http://assist.nat.gov.tw/wSite/ct?xItem=10297&ctNode=29

緣起


為協助產業發展,經濟部於民國89年即成立單一服務窗口「經濟部產業輔導中心」,提供產業輔導相關服務,其主要功能為:

● 結合產官學研資源,提供產業諮詢輔導單一服務窗口,提供一站到底之諮詢服務,並主動提供追蹤列管服務。

● 結合產官學研力量,提供產業訪視、診斷及協商服務,改善企業經營環境。

● 綜整本部相關輔導資源,協助業者妥適運用政府輔導資源,解決企業經營困境。

95年起為強化對產業之服務,政府開始整合經濟部所屬各機關包括商業司、技術處、中小企業處、貿易局、投資處、中部辦公室等單位的企業獎勵輔導資訊,規劃建置「企業輔導網」,讓企業快速有效地運用輔導資源。96年底由研考會提供經費,委請經濟部工業局主辦的「企業輔導網」建置完成,經濟部產業輔導中心開始提供企業”一站到底”的整合式便民服務,99年起更擴大整合了經濟部能源局及投資業務處2單位的企業獎勵輔導資訊,為目前最大的政府企業獎勵輔導資訊網站。

服務功能


製造業、服務業、研究機構甚至一般民眾及個人發明者,皆可透過企業輔導網使用下列服務功能:


  1. 企業獎勵輔導資訊的揭露與查詢:「企業輔導網」整合經濟部所屬相關局處司超過220項以上的企業獎勵輔導措施,今後企業查詢政府所提供的獎勵輔導措施時,不用再花費許多時間個別查詢不同單位之服務網站,只要連上「企業輔導網」就可一次找到所要的資訊。
  2. 線上申請與案件進度查詢:整合輔導補助型計畫提供線上申請及申請案件辦理進度查詢等服務,未來將再包括租稅優惠及行政協助等範圍,使企業獲得更快速與便利之服務。
  3. 政府機關間跨單位的查驗勾稽:過去企業申請案件時須繳交公司登記、工廠登記、以及營利事業登記等3證,「企業輔導網」已與此3證主管機關進行連線整合,使企業將來申請獎勵輔導資源時可以免繳3證,此外,政府機關間也可以針對個別廠商申請紀錄進行跨單位的比對勾稽,避免重複核准,讓輔導資源做更有效運用。
  4. MIT微笑標章驗證制度:企業可線上申請MIT微笑標章驗證及通過驗證後所需之吊牌或貼紙;一般民眾也可查詢驗證通過之廠商及商品,安心使用MIT商品。
  5. 發明專利產業化專區:整合國科會、農委會、青輔會及經濟部各局處之智慧財產創造、保護管理及流通運用等輔導資源及服務平台,產學研機構及個人發明者可以瀏覽查詢有關智慧財產方面之專案計畫輔導措施,並評核企業本身管理智財現況及智財產業化潛力。


對整體產業的效益


「企業輔導網」整合經濟部所屬相關局處司包括商業司、技術處、中小企業處、能源局、貿易局、投資業務處、中部辦公室等單位的企業獎勵輔導措施資訊,提供國內100萬家企業及一般民眾”一站到底”的服務,預估每年至少有30萬家次企業上線使用。網站啟用至今已服務超過200萬家次,有效協助分散於各地之企業解決經營困難。

未來規劃


未來「企業輔導網」將持續規劃納入其他部會的企業獎勵輔導資源,提供更多快捷便民的服務,並結合經濟部產業輔導中心輔導能量,朝向成為所有政府企業獎勵輔導資源唯一的整合服務平台之目標邁進。

----------------------------------------

http://www.tri.org.tw/ceo/

壹、中小企業基本知識

壹、中小企業定義
(一)台灣中小企業定義
1、製造業、營造業、礦業及土石採取業實收資本新台幣8000萬下,其他行業前一年度營業額新台幣1億元以下。
2、配合輔導需求,可採員工人數認定,亦即上述前列三項行業經常雇用員工未滿200人,其他行業未滿50人。
(二)各國中小企業定義

各國中小企業現況
單位:萬家;萬人;%

項目
國家/地區

非農業部門

銷售值
比率

出口值
比率

新設企業
家數比率

停 歇 業
家數比率

家 數

 

就 業
人 數

 

比 率

比 率

台灣 (2004)

115

96.91

691

70.70

30.60

16.91

9.1

缺乏資

新加坡 (2000)

54

91.00

40

57.00

缺乏資料

16.00

缺乏資料

缺乏資料

韓國 (2003)

295

99.81

1,038

86.66

缺乏資料

39.06
(2004)

1.5
(2000)

缺乏資料

香港 (2003)

28

98.00

131

60.00

缺乏資料

缺乏資料

缺乏資料

缺乏資料

日本 (2004)

563

98.32

3,922

75.20

48.20 (2002)

缺乏資料

2.7 (2002)

3. 2
(2002)

貳、中小企業成長歷程
(一)萌芽期 (戰後至民國50年)
1、工業恢復期:利用大陸移台人力、設備、資金,以及在美援物資協助下舊復及新設,以電力、肥料、紡織等產業為重點,奠定中小企業發展基礎。
2、基本民生製造期:政府實施「進口替代」政策,配合民國49年所實施之「獎勵投資條例」,發展資金少、技術低工業,以輕、加工業出口導向為重點方向,例如:紡織、食品加工、合板、塑膠、水泥等產業。
(二)快速成長期 (民國51~62年)
1、實施「輸出導向」政策,設置加工出區與工業區,發展勞力密集輕、加工業,吸引大量農村人口。
2、大量製造出口,例如:紡織、塑膠製品、鞋類、洋傘、玩具、竹器、籐器等產業。
(三)發展期 (民國63~71年)
1、國民所得提高、儲蓄增加,相對亦衍生了勞工不足、工資上漲。
2、推動「資本技術密集進口替代」政策,發展重化、機械、電子、資訊等產業。
3、中小企業產銷模式調整、中衛體系形成。
(四)轉型期 (民國72年之後)
1、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進國家興起、區域合作發展、國際分工模式改變、全球運籌體系形成、環保意識抬頭等。
2、中小企業海外投資加速、技術層次提升、策略聯盟、產業網路(群聚)。

參、中小企業發展現況
1、行業別:依據2006年底統計,中小企業家數共有124.41萬家,佔全部127.25萬家的97.77%;其中,批發零售業65.76萬家最多,其次依序製造業13.24萬家,住宿及餐飲業10.72萬家,個人及其他服務業9.27萬家,營造業9.13萬家,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4.63萬家,運輸倉儲及通信業3.52萬家等。
2、組織型態別:獨資72.58萬家、合夥1.87萬家、有限公司34.74萬家、股份有限公司13.36萬家等。
3、分佈地區別:台北市20.45萬家(16.44%)、台北縣19.79萬家(15.56%)、高雄市9.54萬家(7.51%)、桃園縣9.01萬家(7.24%)、台中縣8.68萬家(6.89%)、台中市7.34萬家(5.76%)、彰化縣6.71萬家(5.39%)、高雄縣5.56萬家(4.47%)等。
4、經營年數別:21年以上佔18.73%,11~20年佔23.32%,6~10年佔19.87%, 5年以下佔38.08%。
5、就業行業別:全部就業人數1011.1萬人,中小企業就業人數755.1萬人(佔76.66%);其中,製造業210.5萬人,批發零售業164.8萬人、營造業80.8萬人、個人及其他服務業66.2萬人、住宿及餐飲業63.1萬人等。
6、受雇行業別:全部受雇人數754.2萬人,中小企業受雇人數518.6萬人(佔68.76%);其中,製造業182.6萬人、批發零售業85.9萬人、營造業67.1萬人等。
7、銷售值別:全部企業銷售值共計34.37兆元,中小企業銷售額10.24兆元(佔29.82%)。其中,全部企業內銷值25.65兆元,中小企業內銷值8.68兆元(佔33.84%);全部企業出口值8.72兆元,中小企業出口值1.56兆元(佔17.89%)。
8、新設企業別:全部新設企業11.07萬家,其中中小企業10.83萬家(佔97.83%)。
※上述資料係以2006年底作為基礎。

肆、中小企業經營特性
(一)憑藉彈性、靈活特性,發揮高度興業精神
台灣中小企業業主憑藉彈性、靈活特性,發揮高度興業精神,不但從不斷模仿學習中提升管理能力與強化技術水準,而且更能有效利用其在生產、行銷等專業領域上專精利基優勢,努力不懈投入經營事業。另一方面,則是秉持冒險犯難意志,在遭遇挫折時,亦能再接再厲,屢仆屢起重建企業,使得台灣中小企業能夠生生不息。
(二)透過學習與經驗累積,快速因應環境變化
中小企業廠商規模相對較小,因應市場需求變化能力較強,無論在生產方面,或是在銷售方面,均能顯現高度彈性,有利因應經濟景氣變動。另一方面,中小企業習慣於各種挑戰中,不斷學習並累積經營經驗,其決策過程極為迅速,使得資源運用效率提高,因而對因應環境變化的反應快速。
(三)所有權、經營權集中,缺乏專業分工模式
雖目前國內對於中小企業廠商家數之中以家族經營型態為主之比重尚無較正式的統計,但依據歷年經濟部所公佈的中小企業白皮書資料統計顯示,若將中小企業獨資廠商視成家族經營型態,則其比重均維持在六成左右。這些廠商在經營上所表現出來的特性,包括:
.家族成員承攬與控制絕大部分企業功能,例如採購、生產、行銷、財務、人事、投資等企業重要決策。
.經營資金不足之時,家族企業寧可從親友或地下金融管道中籌措舉債,不太願意外來資金影響其所有權與控制權,
  加上財務結構及會計制度大多不夠健全,所以不易自資本市場上獲取中、長期經營金。

(四)廠商規模普遍偏小,不易掌握經營資源
中小企業由於廠商規模普遍較小,在生產製造方面,因經濟規模不大與設備不足,極易受到原料價格波動影響,而使得其生產成本偏高;在行銷拓展方面,因資訊運用程度偏低與市場資訊掌握不足,往往為了爭取訂單採取削價競爭,而導致獲利有限;在人力資源方面,因工作環境不佳與升遷管道狹隘,員工流動頗為頻繁,而使得專業人力吸收不易;在研究發展方面,因研發能力薄弱與資金有限,技術創新不足,而導致升級轉型不易;在資金籌措方面,因財務透明不足與會計制度欠缺,融資貸款不易,而使得經營成本偏高,這些均是台灣中小企業長期以來所存在之問題,不利永續經營。
(五)產業屬性鬆散,極易形成競合關係
中小企業憑藉彈性、靈活特性,雖廣分布於各行各業,但產業屬性並不明顯,彼此為了各自利益追求,或可維持高度的競爭關係,同時亦因共同利益需要,或可維持複雜的合作關係,亦即廠商在經營上彼此之間,常採單打獨鬥,或是選擇短期合作,並無較明確的共同目標。
(六)有效利用產業網絡,充分發揮產業聚落效果
在台灣產業發展過程中,以中小企業廠商供應為主的原物料及零組件所構成的完整垂直與水平合作產業體系,形成產業聚落(Industrial Cluster)連結產銷合作通路,此乃長期以來台灣產業具有國際競爭優勢最重要的關鍵所在。
(七)從事加工、代工為主,極易受到外在因素影響
依據許多相關研究調查指出,台灣擁有豐沛質佳且又低廉人力資源,所以長期以來台灣中小企業在產業結構中,大多以單純技術加工為功能,擔任產業上游廠商之加工廠商,或是以OEM為型態,成為國際企業之代工廠商。由於其廠商規模較小,調整產量容易,頗具經營彈性,雖能夠充分配合合作廠商需求,發揮填補性、配合性作用,但亦因如此,在產銷活動上極易受到上游廠商或國際企業經營因素影響。
(八)進出市場頻率頗高,不利產業技術累積
在數量頗龐大的中小企業中,除了極小比例屬於資本較密集、技術密集的廠商需要具有規模的機器設備廠房與複雜的技術投入之外,絕大多數廠商在經營上固定資產投入不多、產品技術層次較低、營運資金較少及人力資源不多。亦因如此,使得中小企業常因成本回收較快與進入障礙相對較低,造成過多廠商進入同一市場,使得利潤急速下滑,甚至因不堪虧損而退出市場,不但導致中小企業進出市場頻率相對較高,廠商經營年數相對較短等現象,而且更加不利產業技術累積。

伍、中小企業對國家之貢獻
(一)促進經濟民主方面:
在創造利益與成長的同時,透過公平開放與自由競爭,訴求各項需求,間接推動社會民主。
(二)帶動產業發展方面:
藉由成熟加工技術,吸引跨國企業來台投資,發展新興產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三)發揮市場競爭方面:
利用彈性、靈活策略,發展利基與特色產品,提供消費大眾物美價廉產品。
(四)增加出口貿易方面:
利用充沛勞力,發揮比較利益,配合輸出導向政策,創造大量外匯。
(五)創造就業機會方面:
透過不斷創業提供就業機會,增加國民所得。
(六)協助社會安定方面:
增加雇用機會,減少失業人口,創造均富,協助社會安定。

(上述資料係由本院研究三所所長戴肇洋撰述)

------------------------------------------

大陸商務部國台辦發布大陸企業赴台投資通知(全文)

http://blog.cnyes.com/My/a23369622/article132070     2009/5月17日

------------------------------------------

「碳揭露專案」在全球與台灣概況

在2010年全球經濟的衰退和政策的不穩定性時,全球500大企業對「碳揭露專案」的回覆率高達82%,只有18%(90家)未回覆問卷。這也說明了全世界最大的公司依然把氣候變遷問題納入公司議程中,以及需要更注意資源分配的問題。且與去年一致,不成比例的未回覆者主要來自幾個國家,如中國(12家中有8家尚未回覆;8/12)、香港(12/16)、墨西哥(3/4)、俄羅斯(8/10)、波蘭(3/3)、新加坡(4/5)。......

台灣企業對於CSR之重視議題、動機與影響因素  2010/10/31

企業社會責任揭露動機可根據調查組織對於企業社會責任不同的認知及考量面向而有不同見解,分別敘述如下:
一、 根據KPMG於2008年調查顯示,全球企業進行企業社會責任揭露動機前三項為1.倫理考量,由2005年53%上升至69%為目前最高,2.經濟財務面考量,由2005年74%下降至68%,由第一降為第二,3.企業名譽聲望,由2005年27%至2008年55%,為第三且上升幅度最多。其他因素亦有:創新與學習、勞工考量、風險考量及趨避、強化供應商關係、市場定位改進、與政府當局關係之改善、成本考量。......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rrenlin123&aid=5075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