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工程師 沒錢途!?監察院對行政院的糾正報告指出:台灣「科技業每投入一億元的資本只能創造六.四個就業機會,而傳統產業同樣投入一億元卻可以創造十六個就業機會。」
2011/07/10 17:05:58瀏覽419|回應0|推薦0
工程師 沒錢途!?
作者: 編輯部 2011/7/6 瀏覽次數: 511
關鍵字: 工程師  中國  

http://et.asia-info.net/news_detail.aspx?id=7646
這幾年國內的科技、製造業轉往中國設廠,直接受到衝擊的,就是就業市場,國內的失業率是亞洲四小龍最高,有不少科技工程師因為產業外移而轉行,薪水只有以前的一半,連外國媒體彭博社都特別撰文,說台灣的就業機會,已經嚴重被中國影響。

37歲的楊先生,穿著polo衫,在悶熱的廚房裡工作,研究所畢業的他,五年前,是個系統工程師。而這一位35歲的張先生熟練的搖飲料、做甜品,四年前這一雙手,是在科技公司裡寫程式、設計軟體。

曾經是工程師,曾經坐領高薪,但是國內的就業環境今非昔比,科技、製造業這幾年轉往中國,國內卻沒有積極扶植新產業。馬政府很自豪失業率掉到5%以下,但是四小龍當中,國內4.4%的失業率,不但高出新加坡2倍多、也超過香港和南韓。

再比較兩岸創造的就業機會,光是鴻海、宏碁等大廠在中國,就提供了百萬個職缺,而中資在台卻只有創造了4千個就業機會,相較之下就差了250倍。科技、製造業向中國傾斜,導致台灣人的工作機會大量減少,這個缺口該怎麼補救,小老百姓在等馬政府拿出解決辦法。






消息來源:民視新聞 2011/07/06 新聞整理:Vesper
======================================

發展就業優先的在地經濟 ◎李應元

 

  二千年新舊政府交替之際,經建會委託野村綜合研究所研究哪些產業適合台灣當作下一階段的發展重點。經過產官學研的多次討論,該報告建議台灣發展面板、IC等產業,這就是後來「兩兆雙星」的由來。當時的專業認為發展資本密集、高門檻的產業,可讓台灣在全球產業分工中佔重要地位,應有較高的獲利且創造較優質的工作機會。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這是合理的判斷與決策。

但這些年下來實證結果顯示,我國經濟每成長一%,大約只能增加○.一一%(歐洲一般國家約可增加○.五%)的就業,根據今年監察院對行政院的糾正報告指出:台灣「科技業每投入一億元的資本只能創造六.四個就業機會,而傳統產業同樣投入一億元卻可以創造十六個就業機會。」並且科技產業的榮枯與國際經濟景氣息息相關,一旦景氣反轉,所受衝擊甚大。例如前年金融海嘯期間,就必須實施大規模的無薪假。即使國際經濟景氣熱絡,廣大非科技業的民眾並沒有跟著受益,分享到經濟成長的果實,特別是家庭負擔沉重的中高齡國民。

因此,台灣除了科技產業這顆強力引擎外,另外需要強化以就業為優先的在地經濟。有此經濟雙引擎後,經濟的發展才會平穩,並增加國際經濟危機的適應能力。

而在地經濟就是要結合在地的天然景觀、自然資源、文化資產、人文特色與人力資源,創造在地的產業。具體的發展項目包括:提升觀光業的軟硬體品質、發展深度人文與生態旅遊、提高地方特產的質感、附加價值與行銷網絡。這些產業將創造眾多的就業機會,特別是中高齡與剛從學校畢業者,也是目前失業率最高的族群。也唯有發展在地經濟,才能抑制台北不斷的磁吸全國資源,促進城鄉均衡發展。

發展在地經濟絕不是鎖國的表現,而是符合世界進步的思潮。今年二月聯合國發表厚達六百多頁的「綠色經濟」報告分析,由於資源配置錯誤,造成經濟發展的失衡與環境破壞。該報告主張重振經濟應要能兼顧創造就業、分配公平與保障弱勢;刺激景氣應同時減少碳依存、生態環境退化及水資源匱乏。這一切都與發展在地經濟相呼應。

(作者為前行政院秘書長)自由時報0709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rrenlin123&aid=54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