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風雨下鐘山(六十八)自投羅網 杜聿明回師南下 同床異夢 李延年蹣跚北上
2016/06/03 22:09:00瀏覽820|回應0|推薦2

1948123日清晨,明白了杜聿明西撤真實意圖的蔣介石勃然大怒,電令杜氏立即南返,解黃維之圍,杜聿明認為他要為二十多萬將士的生死負責,未予理會;上午10點,空軍空投下蔣介石的親筆信:"弟部本日仍向永城前進,如此行動,坐視黃兵團消滅,我們將要亡國滅種,望弟迅速令各兵團停止向永城前進,轉向濉溪口攻擊前進,協同由蚌埠北進之李延年兵團南北夾攻,以解黃維兵團之圍。”

杜聿明這一生,有三次面臨同樣選擇:

一、19425月,中國遠征軍緬甸失利,蔣介石令杜聿明部由野人山歸國,擺在杜聿明面前有三個選擇:1)誓死攻擊密支那和臘戌,由滇緬公路回國;2)接受史迪威、羅卓英和孫立人的主張,撤往印度;3)按照蔣介石的指示,翻越野人山回國。

當時,杜聿明所部共5萬餘人,當面日軍共七千餘人,當然日軍185556三個師團的主力正在快速逼近,但即使如此,恐怕也應選擇強攻密支那、臘戌;或者撤往印度,與英國之間的外交問題,總有辦法解決。

最終,正如大家所熟知的那樣,杜聿明選擇了翻越野人山,結果8月底走出野人山時,有三萬多將士棄屍於崇山峻嶺、惡水險道。

二、19466月,東北林彪共軍大敗,準備竄往中俄邊境,結果蔣介石下令不許追擊,即臭名昭著的「六月停戰令」。杜聿明在個人事業前途國家前途數十萬官兵命運之間,選擇了個人事業;

三、194812月,徐蚌會戰,杜聿明最終仍然選擇了個人事業。只不過,這一次是以中華民國亡國為代價的。

 

123日下午,杜聿明召集各兵團指揮官討論是否執行蔣介石的命令,邱清泉主張回師增援黃維,其他將領均未表態,只表示服從杜氏之命令(注:李彌因其精銳的第842師正在遭到共軍圍攻,未參會);最終,杜聿明決定由邱清泉兵團擔任主攻,李彌、孫元良兩兵團負責掩護兩翼,向雙堆集進軍;

當日午夜,南返的杜聿明集團與追擊中的華野共軍遭遇,各處均有混戰。正在瘋狂追擊的共軍,未曾想杜集團自行掉頭,粟裕狂喜之。

122日,闕漢騫54軍由南京抵蚌埠;123日,總統府參軍李以劻攜蔣介石親筆信至蚌埠,面見李延年、劉汝明:「徐淮大戰系國家存亡之大戰,現共匪劉伯承部集中主力圍攻黃維兵團於雙堆集,弟部應集中力量北進,摧毀匪方封鎖線,以救出黃兵團;務望本著勝則舉杯相慶,敗則出死力相救之名訓,激勵將士,以挽戰局。

看完蔣介石的親筆信,劉汝明曰:“盡人力以聽天命罷!”;李延年: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李延年留下于兆龍96軍駐守蚌埠,率第六兵團王伯勳39軍、闕漢騫54軍、胡長青99軍,劉汝明第八兵團曹福林55軍、劉汝珍68軍二度渡淮北上;

 

此刻,在淮河北岸負責阻擊的共軍為華野王必成六縱、中野陳再道二縱,華野渤海縱傅繼澤11師,豫皖蘇軍區張國華兩獨立旅,共八個師6萬人;李延年部投入進攻的計五個軍12個師10萬余人(王伯勳39軍之劉體仁91師時駐守南京,未參加徐蚌會戰);蔣介石並派蔣緯國率裝甲兵團第2團跟隨闕漢騫54軍擔任前鋒。

124日清晨,第六兵團各部對淮河北岸的共軍陣地展開全線猛攻;

李延年集團中戰鬥力最強的當屬闕漢騫54軍,該軍與雙堆集被圍的胡璉18軍同為陳誠土木系之精華,自淞滬抗戰建軍以來,戰績彪炳;內戰爆發後,54軍19466月自廣州登陸青島,會同李彌第8軍打通膠濟線,長期與山東共軍作戰,勝多敗少1948年初調防山海關;10月,奉命進攻塔山解錦州之圍;范漢杰覆沒後,蔣介石在侯鏡如、羅奇等人的攛掇下,將解圍失敗的首責歸咎于闕漢騫,聲稱要槍斃他。而實際上,如果共諜侯鏡如按照闕漢騫的建議主攻白臺山,佯攻塔山,是能夠擊破塔山防線的。

此時,轉戰徐蚌戰場的闕漢騫,悲憤交加,失意彷徨;其他王伯勳39軍、胡長青99軍亦稱能戰之師,然長官李延年缺乏決戰決勝之信念,劉汝明、曹福林一味保存實力,全軍主力之54軍銳氣盡失在這種失敗氛圍的影響下,北援兵團以兩倍於共軍的實力,卻始終無法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127日,陳毅寫親筆信給王必成,令其抱定即使全部犧牲,亦決不允許讓李延年兵團接近澮河之決心。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nnyqao&aid=60029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