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風雨下鐘山(六十四)邱李兵團奮勇東援 粟裕華野佈陣徐東
2016/05/31 15:41:50瀏覽861|回應0|推薦0

1111日中午,邱清泉到達徐州,表示確信共軍中野主力已南下阻擊黃維,共軍應無大舉進攻徐州之意。下午,劉峙決定增援黃百韜:

1、  孫元良兵團駐守徐州;

2、  邱兵團之余錦源72軍負責駐守徐州機場;

3、  邱兵團之邱維達74軍為總預備隊;

4、  李彌率十三兵團之周開成第8軍、黃淑第9軍、司元愷115軍沿隴海路以北攻擊前進;

5、  邱清泉率第二兵團之熊笑三第5軍、舒榮12軍、高吉人70軍沿隴海路以南攻擊前進。

 

12日拂曉,共軍中野陳錫聯三縱對徐蚌鐵路間的要鎮宿縣展開進攻,國軍主將為津浦鐵路交警護路司令部副司令張績武,守軍為交警第2總隊、第16總隊,及第25劉清昶148師,但劉本人此時在南京。

12日,邱、李兩兵團踏上了東進的征途;此時,黃兵團若從1009日上午在運河東岸與共軍接戰算起,已經打了3天。

現在,有必要將粟裕的作戰方案介紹一下:

一、攻擊碾莊集團以山東兵團代司令員王建安任總指揮,率領陶勇四縱、王必成六縱、張仁初八縱、聶鳳智九縱、周志堅十三縱、陳銳霆特縱,共18萬人負責圍殲黃百韜兵團。

二、徐東阻援北集團以宋時輪為總指揮,率領成鈞七縱、宋時輪十縱、胡炳雲華野十一縱,共9萬人,負責正面阻擊邱、李兩兵團;

三、徐東阻援南集團以韋國清為總指揮。率領張翼翔一縱、滕海清二縱、孫繼先三縱、謝振華十二縱、傅秋濤魯中南縱、曾生兩廣縱、王秉璋中野十一縱、饒子健江淮軍區獨立旅、34旅、冀魯豫趙建民獨立13旅,共17萬人,負責側擊邱清泉兵團,並截斷邱、李兩兵團歸路。

四、以袁也烈渤海縱2萬餘人為總預備隊。

 

1112日,從東北葫蘆島撤退的王伯勳39軍、闕漢騫54軍在上海登陸,國防部隨即發表第9綏靖區司令官李延年改任第六兵團司令官,轄39549699軍四個軍;第4綏靖區司令官劉汝明為第八兵團司令官,轄5568軍,兩兵團在蚌埠集結,由李延年統一指揮,負責保障津浦線蚌埠至徐州段安全,並掩護黃維兵團。

 

1113日,劉峙命令駐守睢甯的孫良誠107軍,開赴徐州飛機場;1114日上午,該軍在雙溝附近被共軍蘇北兵團滕海清二縱阻擊,孫良誠率王清瀚260師向共軍投誠;15日上午,該軍不願投誠的261師在觀音山被殲滅,師長孫玉田在其警衛排保護下突出,逃至徐州。

注:194812月,黃維兵團覆沒於雙堆集後,中共令孫良誠率周鎬、王清瀚等共諜十餘人前往蚌埠遊說劉汝明起義,被劉汝明全部押解南京,除孫良誠外,全體被槍決于南京雨花臺。後孫良誠被釋放,隱居於上海;上海淪陷後,孫被共軍逮捕,19523月死於山東獄中;而策動孫良誠投共的周鎬,在抗戰期間曾擔任軍統南京站站長,內戰爆發後投奔中共。

1113日,總統府侍從室主任陳佈雷對國家和黨的未來感到絕望,仰藥自盡;

同日,美軍陸軍副參謀總長魏德邁認為,如果徐蚌會戰國軍失敗,他建議國民政府退守臺灣和雲南,而不要幻想劃江而治;

 

遼沈、淮海、平津、渡江四大戰役中,共軍傷亡最大的是淮海戰役,傷亡總數相當於其它三大戰役的總和;淮海戰役中,共軍傷亡最大的即碾莊之戰,這也是唯一共軍傷亡超過國軍之戰事。

共軍的失誤:

1、戰前,粟裕一直按照黃百韜兵團有三個軍6個師來部署圍殲方案;而實際作戰才發現,黃兵團有五個軍10個師。當然,這不是共軍情報系統無能,而是國軍決策層決策混亂造成的;

2、戰前,共軍反復推演的是如何攻克新安鎮;而實際,戰場卻是在碾莊。共軍精心策劃的新安鎮圍殲戰,變成了倉猝上陣;實際上,如果不是顧祝同、劉峙令黃百韜原地等待44軍,那麼新安鎮也好,碾莊也罷,都不會在歷史上發生,黃兵團兩天前就已和李彌會師,返回徐州了,至今人們都不會知道新安鎮、碾莊在哪兒;

3、共軍嚴重低估了黃兵團的戰鬥力和犧牲精神;

4、李彌十三兵團在碾莊一線修建的防禦工事相當堅固完備,畢竟是打過松山、龍陵血戰的。

 

國軍的失誤:

1、未破獲第三綏靖區何基灃、張克俠叛變一案。與吳化文一樣,事前,國軍高層一直認為何、張有問題,但因為沒有確實的證據;實際上,何、張曾多次勸說馮治安投共,馮既不同意投共,也未將何、張的實情彙報給上級;無論如何,何、張叛變,導致隴海路北大門門戶洞開,所謂「徐蚌會戰」計畫立刻化為泡影;由於張學良曾經逮捕過蔣介石,馮玉祥、龍雲一直與中共相勾結,數十年來,中央對於東北軍、西北軍、滇軍一直是既不能訴諸武力,亦不能信任,就這樣,從高樹勛,到吳化文、何基灃、張克俠,馮系西北軍屢屢扮演中華民國掘墓人的角色;

2、由於未估算到北線的何張叛變,因而黃百韜未在大運河搭建浮橋;當然,嚴苛來說,當黃百韜知道要渡河的不是三個軍,而是五個軍時,應該搶搭幾座浮橋,這樣,十萬大軍都能安全渡河了。即使仍然在八義集被共軍截住退路,但有十萬人的實力總比七萬人大大不同,也許,多了三個師,黃兵團真的能堅守到邱清泉、李彌打到碾莊呢?

3、由於劉峙和情報系統的無能,共軍發起攻勢後,劉峙對敵軍的戰略意圖完全不清楚,為了保護自己,強命李彌立刻撤返徐州;如果李彌兵團在碾莊等待1-2天,我們不知道粟裕有沒有勇氣包圍國軍兩個兵團14個師?如果包圍了,會打成什麼樣?

4、雖然情況危急,但主將還是應該冷靜,黃百韜、陳士章9日下令炸橋,導致44師這支光榮的部隊被拋棄在東岸,白白犧牲;實際上,63軍不從鐵路橋渡河後,44師大部還是來得及渡河的。無論如何,在碾莊之戰爆發之前,第7兵團就已損失三個多師,是令人極其遺憾的;而63軍軍長陳章無論如何也應在運河西岸休整,竟然在東岸稍作停留,最終將生命也丟在了東岸,實在令人扼腕。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nnyqao&aid=59509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