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風雨下鐘山(十六):為誰而戰?為何而戰?
2015/07/29 06:47:03瀏覽700|回應1|推薦1

一直以來,許多人都說74軍是被匪諜劉斐、郭汝瑰所出賣葬送,我倒不這麼看,劉、郭只是將國軍作戰計畫洩露給共党,至於陳粟會如何應對國軍的進攻,是劉、郭無法控制的,正如郭汝瑰在其回憶錄中寫道:“我得知74軍全軍覆沒時,感到實在難以置信,左右兩翼的友軍距離孟良崮都只有10里,三天三夜都打通不了,簡直是匪夷所思。”可見,粟裕決定圍殲74軍超出了國共雙方所有人的意料。

實際上,粟裕的計畫是違反軍事常識的,如果國軍參戰各軍奮勇前進,孟良崮之役,將成為共軍華野的滑鐵盧。圍殲74軍于孟良崮之計劃,充分說明了粟裕作戰的莽撞與拙劣之一面。僅是因為顧祝同、湯恩伯等指揮官與前線太遠,完全不明了前線的嚴峻態勢,且不勇於負責;加之黃百韜初期的過於謹慎,李天霞的狡詐自私,這些合力才促成了粟裕的英明神武。

另外,在中國大陸,許多影視作品、文學作品都描繪74軍的精神是“誓死效忠蔣委員長、誓死效忠張師長!”,這顯然是將74軍刻意形容成一支封建軍隊、一支軍閥武裝。應當說,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這種說法是正確的;但在美軍參戰,來華美軍官兵與國軍合作日久,美國無論共和黨、民主黨執政,美軍官佐無論是共和黨員、民主黨員,都無條件服從敵對党領袖的指揮,只要他是民選合法之國家元首。

美國軍政兩端的這等規則,在中國軍隊中的日益滲透,對許多國軍將領產生了巨大影響,在張靈甫與胡璉的私人信件往來中,兩人都表示了“如果毛澤東願意代表共產黨參加中華民國總統競選,若當選,我願意服從他的指揮”,實際上,不僅是張靈甫、胡璉,即連軍統局長戴笠在抗戰末期亦表示:軍統局長期以來宣傳“效忠領袖”,是不符合世界民主浪潮的。戴笠在去世之前最常說的已是“保障人權、文明民主”。

遺憾的是,一則共軍將領們並不這麼認為,他們在八年抗戰,民族生死存亡之際,都不願意服從蔣介石的指揮,何況日本投降以後?二則,美國社會、及美軍的這種意識形態,在國共內戰時,確實令諸多國軍將領思想混亂,他們甚至都不確定共產黨是反對黨還是叛匪?

而張靈甫的思想是相對清晰的,他一早就明白一定要解決官兵“為誰而戰?為何而戰?”的問題,國共兩黨的意識形態是水火不容的。74軍戍衛南京時,全軍的動員口號就已修正為“誓死效忠三民主義、誓死效忠國民政府!”,也許有人說,這不仍然是效忠於國民黨嗎?但在194546年,國共兩黨和談時,共產黨也承認“全民族服膺於三民主義之主張”;至於國民政府,張靈甫要求全軍官兵效忠于民主選舉產生,真正代表國民意志的國民政府,這便是74軍真正的作戰意志;至於“誓死效忠蔣委員長、誓死效忠張師長!”,至少在表面上、形式上這等口號是不允許宣揚的。

孟良崮之役,74軍在無水、無糧、無彈,眾寡懸殊,彈盡援絕時,仍然無人投降,奮戰到底,正是這一份家國情懷在支撐,他們覺得如果他們失敗了,他們身後的億萬同胞,他們的子孫後代要飽受專制與黑暗之奴役;如果僅僅是為了蔣先生、張先生個人,大多數官兵在此等惡劣戰況下恐早已放下了武器。

對於此役74軍之覆沒,除了眾所周知友軍消極赴援劉、郭干擾破壞外,筆者個人覺得粟裕指揮所與孟良崮距離僅10,葉飛前線指揮部直接就在孟良崮戰場;而湯恩伯的臨沂兵團司令部與孟良崮距離超過100,顧祝同的指揮所更是遠在400之外的徐州。

如果顧祝同指揮所前進到臨沂,湯恩伯指揮部前進到垛莊、青駝寺,孟良崮戰局會怎樣呢?在整個國共內戰中,共軍高級將領的指揮所都是主動要求接近前線,我們不敢說國軍的這些總長、總司令們貪生怕死,也許,國軍高級長官自認為有空軍,一樣能隨時掌握瞭解敵我軍情變化、戰場實際情況,但事實是否如此呢?他們真能實時掌握軍情嗎?我想,總長們用喪失大陸,數百萬官兵棄屍戰場給出了答案。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nnyqao&aid=26768390

 回應文章

BlueGreenRed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7/31 18:13

我認爲粟裕圍殲整編74師的決定並非莽撞與拙劣,共軍非常清楚整編74師戰鬥力最強,且周圍有大量國軍可以增援。粟裕當時做這個決定,在軍事上主要有兩點考慮:
1、雖然整編74師周圍有大量國軍,但該師已經進入共軍主力集結的正面,共軍部署不需要作大的調整即可在局部對該師形成五比一的絕對優勢,而國軍各部完全調動起來尚需一定時間,也就是說粟裕要利用時間差來集中優勢兵力消滅整編74師。
2、孟良崮一帶是山區,共軍有豐富的山區作戰經驗,粟裕對自己部隊阻擊國軍增援部隊有信心。另外,粟裕和國軍打了幾十年的仗,他很了解國軍這些高級將領們之間的派系矛盾和個人恩怨,認爲不是所有國軍都會拼命增援(後來李天霞第83師和桂系部隊果然磨洋工)。

因此,共軍是上下一心、孤注一擲,力爭在最短時間內殲滅整編74師,一上來就擺出決戰態勢,而國軍則根本沒有形成統一的戰略意圖,對于山區作戰的困難估計不足。因此,國軍最終戰敗,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我覺得從某種意義上,粟裕勝在對自己的部隊和國軍部隊的了解更爲透徹;而張靈甫敗在一是高估了自己部隊在山區與共軍作戰的能力,二是對袍澤之間的協同增援過于樂觀。

喬羽(dannyqao) 於 2015-07-31 19:22 回覆:
我想,下一章風雨下鐘山(十七)的前半段,恰好可以回答您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