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風雨下鐘山(十三):包圍與反包圍
2015/07/28 01:03:25瀏覽646|回應1|推薦1

在得到垛莊被圍的報告後,張靈甫選擇了上孟良崮。對於此舉,鑒於張氏在國大陸的赫赫盛名,研究者無數,發表的專著論文更是不計其數,有說張靈甫是寧願犧牲自己,吸引共軍主力,以便友軍一舉圍殲,完成國家統一大業;有說張靈甫是馬謖第二,是失街亭的翻版。

筆者以為,張靈甫對於孟良崮多石、無水,因而難以構築工事,不可能長期堅守的地形是一清二楚的,但當時他的選擇只有向南誓死奪回垛莊突圍,和上孟良崮兩條路。我們不是軍事家,更不身在其境,不可妄言;至少,孟良崮這個制高點由74軍控制,總比被共軍佔據要好,我想,張靈甫的當時反應差不多就是如此。

 

然而,74軍上孟良崮卻完全出乎粟裕的預料,他預計張靈甫只有經垛莊突圍一途,整個戰役部署也是圍繞此展開,而隨著74軍上孟良崮,原計劃在運動戰中圍殲74軍已不可能。而此時粟裕也無他途可尋,乃下令各部包圍孟良崮。

而蔣介石得知74軍上了孟良崮,又驚又喜。驚的是74軍上了絕地,喜的是自重點進攻山東三個多月以來,國軍一直在尋覓與共軍大兵團決戰的機會,此次孟良崮之戰,共軍華野全部主力雲集於此,而國軍最遠的第5軍距離孟良崮不超過100公里,最近的第25軍、第100軍與孟良崮相隔只有4-6公里,正常情況下,最少有8個軍兩天之內可趕到孟良崮戰場。

蔣介石將他的意圖下達後,湯恩伯、顧祝同先後電告張靈甫:

51419時湯恩伯電文:“匪來犯我,實難得之殲匪良機。我鐘軍即由界湖附近向西,王、胡兩軍由常路經蒙陰向東,求匪夾擊。貴軍為全局之樞紐,務希激勵全體將士,堅強沈毅,固守孟良崮,並以一部佔領垛莊,協同友軍,予匪痛擊,以收預期之偉大戰績。”

21時顧祝同轉發蔣介石電文:“今已得知靈甫之七十四軍被圍孟良崮,甚驚又甚喜。其驚之因,是靈甫被困隨時都有危險發生;其喜之因,是靈甫給國軍尋找了一個殲共軍陳粟部于孟良崮的大好機會。現令七十四軍靈甫部堅守陣地,吸引共軍主力,再調十個軍之兵力,增援七十四軍,以圖裡應外合、中心開花,夾擊共軍,決戰一場,殲陳粟大部或一部之兵力,一舉改變華東戰局。總之,一切均仰仗諸位精誠團結,協同作戰,為黨國大業獻身出力,乃千秋之榮也。”

當時,接到命令增援孟良崮的國軍部隊計有:王淩雲第2軍、邱清泉第5軍、鐘紀第7軍、胡璉第18軍、楊幹才第20軍、黃百韜第25軍、張光瑋第48軍、黃國梁64軍、李振65軍、李天霞第100軍,共十個軍,加上包圍圈內74軍,號稱中央軍五大主力中的三支(51874軍,另外兩支新1軍、新6軍在東北),及新桂系兩大王牌(748軍)雲集於此,其餘各軍亦屬軍中健者。國軍若能眾志成城,奮勇向前,則孟良崮必將成為陳粟之墳墓。

粟裕見情勢嚴峻,將其指揮部由坦埠前進到艾山張林村(距孟良崮不到10),14日深夜,共軍在向孟良崮傾瀉上萬發炮彈後,對74軍發起總攻。粟裕要求在515日中午12點前結束戰事,否則,華野大軍有被國軍合圍之危。

74軍傷亡之慘烈,毋需多言,他們半數以上是被炸裂的石頭砸死的;15日全日,74軍多次向共軍發起反擊,給予共軍重大殺傷,但畢竟眾寡懸殊,至當晚,孟良崮週邊陣地丟失殆盡。

14日接到馳援孟良崮命令的各路國軍中,只有胡璉18軍日夜兼程南下,其餘各軍均向顧祝同彙報“遭遇共軍強勢進攻”,他們是真的遭遇了共軍強勢進攻,還是在杜撰粉飾,已成為永久的歷史謎團,即連共軍戰史亦表述不一。

此時的74軍,水糧俱無,彈藥匱乏,而國軍空軍飛行員因技術拙劣,兼之貪生怕死,因而不敢在山區低空飛行,他們在高空投擲的飲水、食物、彈藥,九成以上皆落入共軍陣地。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nnyqao&aid=26692584

 回應文章

不信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7/28 09:43
回頭再讀徐蚌會戰(淮海大戰),真是欲哭無淚,來台後,我們只紀念黃伯濤,邱清泉,卻很少提張靈甫的名字,我們是否欠他一個公道? 無論如何,我對那幾位舉槍自盡,有的甚至在自盡前高呼"委員長萬歲",那是何等的情操! 使我想到我國傳統:士為知幾者死,盡忠到底的俠客精神。今日的國際觀,教育方式已與過去相去甚遠,這種精神能夠傳續下去?
喬羽(dannyqao) 於 2015-07-29 00:14 回覆:

我國的道統:忠君報國。其中的代表,便是岳飛、文天祥。以今日的世界觀,報國為當然,忠君應改為忠於信仰。

至於,是被俘,還是以身殉國,張靈甫的遺孀王玉齡是這樣理解的:古今中外,有幾個俘虜能遭到平等優柔之對待,有幾人沒遭受人格的侮辱?如何取捨,只在於你能否接受“人要有尊嚴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