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國共內戰回顧之十七:顧祝同與胡宗南(上)
2018/03/29 23:06:30瀏覽1330|回應0|推薦0

在胡宗南攻佔延安的鼓舞下,顧祝同大軍兵分三路大舉進攻山東:

1、湯恩伯第一兵團第7252848576574100等八個軍,由南向北進攻沂蒙山,擔任主攻;

2、王敬久第二兵團第572758588等五個軍,由西向東進攻沂蒙山區;

3、歐震第三兵團第218206484等五個軍,負責打通津浦線中段(徐州至濟南)。

連同山東王耀武集團的第8125496等四個軍,國軍在山東戰場投入了22個軍,這還是在第102646517399軍等六個軍被全殲的背景下。

中國歷史上的北伐,有兩次完全成功的先例,一是1367年明軍北伐,徐達大舉進攻山東的同時,在河南有常遇春、鄧愈大軍同時威脅華北敵軍;二是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在第一集團軍進攻山東的同時,馮玉祥、閻錫山第二、第三集團軍也同時在華北、魯西與北洋軍作戰,李宗仁第四集團軍不久也加入華北戰場。

此次1947年的重點進攻山東,可謂孤注一擲,必然導致河南全境及魯西南兵力極度空虛,華北共軍隨時會南下,僅憑孫震、劉汝明、王仲廉的部隊要防衛如此廣闊的區域,是無論如何也無法阻擋的。

為進攻延安,蔣介石命董釗整一軍四個軍由山西開赴陝北。蔣介石和胡宗南都沒有奢望真的能一舉擒獲毛澤東,他們的計畫是由鄧寶珊晉綏軍由北向南、馬步芳、馬鴻逵部隊由西向東、胡宗南大軍由南向北,即算不能在陝北圍殲共軍,至少也要將彭德懷部驅逐至山西,趕至黃河東岸。

在綏靖陝甘寧邊區後,胡宗南集團主力必須迅速投入華北或中原戰場,以彌補黃河防線和隴海路的空虛。

很遺憾,胡宗南二十余萬大軍始終無法將彭德懷兵團3萬餘人消滅或驅逐;直到19476月底毛澤東令劉伯承、陳賡大軍28萬人先後南渡黃河時,胡宗南不僅無法綏靖陝北,還連連損兵折將,李紀雲、麥宗禹、李昆崗等三名師長先後被俘。614日,胡宗南致電蔣介石,表示不僅不能自西北投入華北、中原戰場,而且自身還必須擴軍,否則西安綏署兵力不敷。

在董釗兵團離開山西後,閻錫山集團在聶榮臻、賀龍、陳賡三大野戰軍的夾擊下,山西的形勢急轉直下,閻錫山可謂坐困愁城;而在劉伯承、陳賡相繼南下後,整個中原戰場便一片兵荒馬亂了。

集中兵力重點進攻山東、陝北戰略的制定者是參謀次長劉斐;這個戰略能否成功實施,完全寄託在胡宗南能否三個月內消滅西北共軍的基礎上。但戰端一開,成敗又豈能逆料?

黃埔一期中,官做的最大的是胡宗南,但公認會打仗的是關麟征、宋希濂加半個杜聿明;很可惜,這三個都不是浙江人;更遺憾的,關麟征和宋希濂由於不容于陳誠,前者在整個國共內戰都只能袖手旁觀,後者獲得出場機會時,勝敗已定,最終只能以“鷹犬將軍”概述平生了。

胡宗南未能在西北建功立業,除了長於權術疏於戰事外,另一致命點就是不能和馬步芳、馬鴻逵、鄧寶珊等精誠團結,說白了,就是自詡天子門生,蔑視其他派系;等到1948年,胡宗南終於學會禮賢下士、尊重同僚了,但其它戰場的巨變,又讓胡宗南的進步變得毫無意義。

當然,王石堅、熊向暉等所謂“後龍潭三傑”對胡宗南的失敗,以至於國民政府在整個國共內戰的失敗也是攸關重要的。

胡宗南1943年、1947年兩次意欲閃擊延安,抓捕毛澤東,均因熊向暉而功虧一簣。19479月底,軍統北平站在谷正文領導下破獲王石堅、熊向暉共諜案,然對於是否抓捕此時已留學美國的熊向暉,毛人鳳應胡宗南之請求,採取了包庇縱放,只為不影響胡宗南之仕途;

同案被查獲的還有傅作義之女傅冬菊,但蔣介石為不激發傅作義叛變,命令軍統不得抓捕傅冬菊,只對傅氏父女進行嚴密監控;

同案尚抓獲陳佈雷之女陳璉、女婿袁永熙;

同案抓獲孫連仲保定綏署高級軍官多人,其中最著名的是作戰處處長謝士炎。

此案的破獲,促使孫連仲下定決心不再與傅作義爭奪華北剿總總司令職務,轉而向蔣介石主動推薦傅作義。

1:熊向暉的上級王石堅在西安被捕後,隨即向國民政府投誠;

2:熊向暉本應3月份赴美留學,但胡宗南接到重點進攻陝北指令後,又挽留熊向暉直至5月下旬。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nnyqao&aid=111348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