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永遠懷念楊德進先生 / 陳玉琳
2023/04/21 00:34:53瀏覽319|回應0|推薦11

  自得知楊德進先生不幸過世的消息後我心中除沉痛的悲傷外更有無限感激與懷念

  我總尊稱楊德進先生為「楊伯伯」2012年我擔任文友社社長後首次邀請他為文友社講演講題為:〈英雄末路話項羽〉,那時我已得知楊伯伯古典文史學養深厚,不但深諳歷代正統史書與跨時代通史,且對古典文學作品如【三國演義】【水滸專】【紅樓夢】【金瓶梅】等的讀既深且廣8月25當天我聆聽演講後,更感佩楊伯伯對歷史人物研究的獨特見解著實令我這個「國文系」畢業學子汗顏。

   2013年12 月15日楊伯伯再次為文友社講演,講題為:〈介紹唐人小說及柳氏傳- - -書中的主人公是韓翊或韓翃〉,這場講演的內容包涵甚廣,看似討論「唐人小說」中的柳氏傳,但楊伯伯除介紹相關人物與時代背景外,更在賞析詞句的同時;歸納柳氏與主人公間之深情,更條列七點舉證,總結出他個人看法。每一舉證都詳細列出他翻查書籍的名稱、出版社、頁數;若參考古籍,他會條例書卷名。從這場演講中,我對楊伯伯嚴謹、誠懇的治學態度敬佩不已,更感謝他傳承史實的良苦用心。

    2014年10月11楊伯伯再度受邀為文友社講演,講題為:〈文字獄的典型案例 - -沈德潛與「一柱樓詩案」〉。「一柱樓詩案」是發生於乾隆年間的文字獄,牽連甚廣,駭人聽聞。聆聽楊伯伯詳述此冤案的始末,我個人除感嘆這一時代悲劇外,更發覺我對古詩詞的認知極為狹隘。在聆聽楊伯伯演講前,我對沈德潛毫無認知,卻對一首我熟知的七絕詩印象深刻,原來沈德潛受乾隆的「知遇恩寵」就源於這首詩,我因此有恍然大悟之感,不禁暗慨:「聽君一席談,勝讀十年書」。

   2015年11月1日,楊伯伯又以〈國學大師王國維之死〉探究王國維死亡之謎。這講題本就極具吸引力,楊伯伯的獨特見解;也因直接引用王國維後人之說而更具說服力。

   除以上各場楊伯伯的講演內容令我印象深刻外,我更覺得楊伯伯是位內外雙修,術德兼備的學者,他謙虛、誠懇又極具親和力,也是我感受深刻難以忘懷的。

   我特別感佩楊伯伯的好學精神,喜愛研讀歷史古籍的楊伯伯,既翻閱線裝書找尋不同版本對歷史人物事蹟的記載,又學習使用電腦以獲取更廣博的訊息。

   得知楊伯伯過世消息時,我眼晴舊疾復發嚴重,因青光眼而喪失部分視野的右眼,對光線的刺激格外敏感,視力退化加速,閱讀書籍是對我視力傷害最小的精神食量來源之一,但仍需常掩卷閉目以養神,這陣子我總想到;許多文友常說「在寫作中懷鄉」,海外遊子對母語文的思念是無法否定的事實,歷史文化的傳承總在這分思念中默默地進行著,當年北德州文友社的創立宗旨,就在於要凝聚遊子們這份在閱讀與寫作中懷鄉的情愫。

  

  我更感謝楊伯伯對文友社的貢獻,他總是慷慨地與大家分享他的所知與所學。他更是一位「學古又知今」的見證者,以他超然的記憶力,敏捷、客觀又理性的判斷力,將他自幼學習的文史知識,運用現代科技的便捷,收尋多方研討資料,再公正地做論斷,如此一位熱愛中國歷史文化的長輩,真是傳承歷史文化的瑰寶。

  

楊伯伯對文友社的支持,不僅只是應邀講演,更參與各項活動,新冠疫情肆掠前,文友社許多實體活動楊伯伯都盡可能參加,雖然聽力漸弱,楊伯伯仍認真聆聽;參與討論。

  

  我個人對楊伯伯還有層特殊的感念,自幼生活在眷村中的我,與左鄰右舍的南腔北調一起成長,我總在聆聽楊伯伯演講時重溫幼時的生活情境,那份溫馨的感受我難以忘懷,如今對這位長輩的過世;更格外傷慟,當然;我懷念楊伯伯的同時,更感謝他開擴我對歷史文化認知的視野,

   現代科技的發達,給世人帶來諸多便捷,新冠疫情的肆掠並未阻隔人與人間的聯繫,利用電話、手機、視訊、雲端會議雖可達到「天涯若比鄰」的效果,卻無法取代親朋好友相聚時的那份情感直接交流。

   

   走筆至此,我已淚眼模糊,謹以此文記下我個人對楊伯伯的懷念與感謝,更以懷舊、憶往、感念又極沉痛的心情,寫下楊伯伯對我個人與北德州文友社的支持與指導。

          

             謝謝您,懷念您,我永遠敬愛的楊伯伯!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llasntcls&aid=178805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