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層層疊疊蔥油餅--轉貼
2007/08/23 14:04:43瀏覽509|回應0|推薦0
層層疊疊蔥油餅

  
 

跟包子水餃一樣,蔥油餅是北方人生活中,少不了的吃食;現在,從超市冰櫃充斥各種品牌蔥油餅,可以看出,台灣人也愛上了蔥油餅。好吃的蔥油餅層層相疊、質感酥軟,就算放涼,口感也不乾硬。

一張好餅,單從和麵開始,麵糰就要揉到無比柔軟。北方有句順口溜「硬麵餃子軟麵餅」;擅長做麵食的義大利人,也同樣強調「麵糰要和到黏在手上的軟度,做出來的餅才好吃」。

把揉好、醒好的麵糰,加上蔥花、鹽及豬板油(豬前胸的肥油), 成餅皮後,因為和麵的麵糰中加了油,稱為脂油餅,通常不用油煎,而是乾烙。

至於加了油,在鍋裡煎出來的蔥油餅,最大眾化又普及,北方人把它歸類為家常餅。煎蔥油餅專用的大鐵鍋,不同於一般煎蛋用的平底鍋,或是家常炒菜鍋,材質格外厚重,才能將蔥油餅煎到麵香氣十足。

和蔥油餅的麵糰,視水溫不同區分,有冷水麵、熱水麵,以及冷熱水參半的半燙麵。不論是哪種麵,都殊途同歸,只要做得柔軟香酥就好吃。

醒過的麵還要加入煉過的豬板油,蔥油餅才能層層相疊、口感酥軟;更講究的,甚至不嫌麻煩,挑選豬腰子邊的網油(油脂薄呈網狀,多用於包裹雞捲或蒸魚用)來做,口感更細緻。

台灣的蔥油餅,以油煎的居多。台北縣新店「蘇杭餐廳」賣的,便是其中代表。它以冷水麵加老麵頭(和好置放相當時間,令其發酵的麵糰)做成,加老麵頭是為了除去麵糰所含的酸度。

蘇杭的餅好吃,是因為師傅把發麵的張力,完全推揉開來。每咬一口餅,留下咬痕的餅皮快速彈回,夾雜在蔥花中的白胡椒,香氣隨之散出。

國民政府遷台後,先總統蔣公所帶的行伍中,有群山東籍老兵,落戶在基隆市信義市場周邊。這層因緣,讓信義市場成了多樣化麵食的集中點,饅頭、大餅、菜盒子應有盡有。前行政院院長孫運璿先生是山東人,他有機會就會到基隆市信義市場前不遠的「周家豆漿店」吃早點,蔥油餅更是每來必點的「院長餅」。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220594885&aid=1181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