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米苔目與米粉湯 --轉貼
2007/08/23 13:45:35瀏覽932|回應0|推薦0
米苔目與米粉湯
      
 

客家米食一向為人樂道,除了湯圓、菜包、粄條,米苔目也同樣令人垂涎。客家人做米苔目,就像閩南人做米粉般,須先將在來米泡水浸透,磨漿、重壓除去水分,形成粉糰後,再以孔洞之隔板壓成條狀,流入滾水煮熟,煮熟後涼置,儼如拉麵般的條狀米製品,就是口味可鹹可甜的米苔目。

早期客家鄉親多半務農,天色未亮便下田勞動,正午未到,肚子便不聽使喚,餓得咕咕叫起來;就在這個時刻,田埂上也傳來放飯吃點心的吆喝聲,原來家中婦女早已備好熱騰騰的米苔目,讓勞苦的他們不僅得以充飢,還能稍作休息。

米苔目是最平易近人的餐點,要把它做得好吃,一定要用純米手工製成的米苔目,以及大骨熬出來的高湯當湯底。純度高的米苔目,Q香滑口不黏牙,水煮加熱後體積不膨脹,咀嚼時沒有沙沙不扎實的感覺。像桃園中壢的「全家福客家菜」,店裡所賣的米苔目,便是道地客家版的做法。

全家福的招牌菜以土雞、土鵝為主,米苔目不過是代表客家風味的一道應景吃食。值得一提的,是該店以每天燙煮土雞土鵝的高湯來煮米苔目,加上豬油、韭菜、紅蔥頭、蝦皮煮出來的米苔目,還散發著濃郁的白胡椒粉香味。

米粉湯不同於一般條狀纖細的煮米粉,只要經過漏杓,約略汆燙幾下便能下肚;粗米粉韌性高難煮透,不經相當時間熬煮,無法令之膨脹,產生鬆軟入口的效果。閩南小吃重湯水,好吃的米粉湯必然有鍋不含糊的高湯。

豬頭骨、嘴邊肉、肝連肉(編按:與豬肝相銜接的部分豬肉,帶筋嚼感豐富),是提煉米粉湯高湯的基本素材,加入米粉後以中火慢煮。因為水氣持續蒸發,「照顧」米粉湯的人,必須不時加入高湯,維持湯水與米粉的均衡度。
(未完)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220594885&aid=118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