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王永炳:整合資源達成建構優質華文文學的使命
2008/12/14 04:28:45瀏覽492|回應0|推薦1

世界華文作家協會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

論文專輯



整合資源達成建構優質華文文學的使命

──以新加坡為例

新加坡作家協會(學術)、錫山文藝中心(文學顧問)
■ 王永炳
關鍵字:整合資源     優質      華文文學使命
    雙語教育政策   和平崛起    新加坡作家協會
    新加坡文藝協會  錫山文藝中心  人力資源
    物力資源     組織資源    網路資源

一、前言
  自改革開放以來,整個中國大陸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這個變化,就是社會、經濟力的澎湃發展;經濟力反映在GDP上來講,整個商業發展改變了中國。1尤其是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以後,世界各地商人、遊客、留學生紛紛湧入神州大地;而生活改善了的中國人也紛紛奔向世界各地。
  簡言之,改革開放不僅救了苦難的中國大陸,同時也造福了世界。就以全球華人社會而言,在過去20年來已產生了微妙的變化,從經濟發展大好勢頭的追求上逐漸走向思考、探索與積極發展中華文藝途徑。全球華人與非華人,他們本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與入鄉隨俗的思想,都在認真地學習中華語言文化,全球華語文教學中心與孔子學院的紛紛建立,都充分說明了這點。
  臺灣一直是中華文學最堅強的堡壘,無論在新舊文學的創作與研究上都做出極為可觀的貢獻。近期來,臺灣政府的和解休兵倡議獲得認可,兩岸人民來往更為頻繁,民間文化交流密集,呈現一片新氣象,這對於優質華文文學的建構肯定會起著重大作用。
  新加坡自建國以來,向來推行雙語教育政策(對不同種族而言,雙語也不同,有英/華、英/巫、英/印分別,但英語文是各族的共同語)。雖說是雙語,實際上英語是強勢語言,也是行政用語,在教學時間上遠遠超過母語教學。在有限的時間上,母語的教學目標特具意義:1.通過語文技能(聽、說、讀、寫)的教導,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2.灌輸學生有利於建國工作的亞洲文化和優良的傳統價值觀。
  新加坡的雙語教育政策是與時並進的。教育部為了配合新時代,在栽培最多精通雙語人才的目標上,最近所作的調改是:放寬修讀高級母語的條例,讓更多有能力和興趣的學生修讀高級母語。同時也擴展了「華文特選課程」以及在特選中學開設「雙文化課程」。2
  以上的跡象無非說明了全球化與中國的和平崛起,已經為中華文化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契機。互聯網路資訊的流通和大量出版資源的投入,讓全球華人以至非華人第一次有很好的機會去探索中華文化的經典,包括優質的中華文學。

二、新加坡文學團體概述
  在21世紀以前,新加坡的各個中華文學團體都是各自為政的,彼此鮮少溝通交流。文學團體中沒有所謂專職作家,幾乎都是來自各行各業的業餘者;活動的空間如會所,根本無法購置,幾乎都是租借來的;活動經費都是成員們耗盡心思精力去籌募或者得到有關當局的部分津貼。說是慘澹經營,一點都不為過。要不是文學團體中有眾多熱愛文藝及不計得失的領頭人與成員,勢必挨不過關關難關。
  目前還在積極活動的文學團體屈指可數,為方便說明,略舉新加坡作家協會(成立於1970年)、新加坡文藝協會(成立於1980年)和錫山文藝中心(成立於1990)三個較大的文學團體為例。
  作家協會活動過去曾主辦過不少國際性與區域性研討會,近年來的活動主要由協會內較年輕一代主導,像希尼爾、艾禺、許福吉等。協會的活動漸由靜態轉為動態,但他們都認為作家本身的創作還是最重要的。因此,在出版《新華文學》的期刊上,也配合新加坡文壇發展而另辟文學特輯專欄,比如出版新華新生代詩選,作者群都是年輕一代,其中很多不是會員,成績斐然。相對而言,《新華文學》是本海內外知名的純文學刊物,格調高而嚴謹,每年出版兩期,如今已出版了70期。
  新加坡文藝協會的活動非常積極,而且多面向。每年出版新華年度文選,已經出版11冊了。另外還創辦已故作家作品研究、新華文學獎及向文藝敬禮等活動,每三年輪辦一次。例如向文藝敬禮這項活動,目的是公開表揚老作家們對於文學創作的貢獻,深具意義。 從1990年開始,每三年集體表揚一次,並出版專書《向文藝敬禮紀念特輯》,從不間斷,如今已是第七屆了。
  武吉知馬民眾俱樂部屬下的錫山文藝中心,每年出版《錫山》半年刊,如今已出版了32期。《錫山》是個大部頭文藝刊物,圖文並茂。內容大致分為「評論•簡介」、「海內外散文」、「海內外小說」、海內外遊記」、「海內外詩章」、「文化論壇」、「文藝交流」文壇資訊」,還有栽培幼苗的「校園作品」。此外,每年都舉行學生作文比賽,以及不定期的活動包括接待海外作家,或是配合華族文化月舉辦一些活動。

三、新加坡文學團體整合資源例釋
  以上文學團體成員幾都是業餘者,他們能撥出寶貴時間從事文學創作與活動,其間困難可想而知,但幾十年過去了,他們默默耕耘,鍥而不捨,結果都在各自園地裏為文學事業做出可觀的貢獻。
  21世紀,隨著全球化進程,網路世界的鋪天蓋地,墨守成規和固步自封只有使自己脫軌。新加坡各文學團體有鑒於此,大家摒棄成見,在條件許可下整合資源,為新加坡留下優質文學而努力。整合資源,其實就是合作。合作固然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快,合作也可以增進友誼,但是合作最主要目的是在於把工作做得更好。換言之,整合資源的主要目的就是把文學工作做得更好,進而達成建構優質文學的使命。以下略舉數例以見一斑:
(一)《新加坡華文作家傳略》
  2003年12月,新加坡文藝協會、新加坡作家協會和錫山文藝中心聯合成立《新加坡華文作家傳略》編委會。經過一年的努力,這部巨著終於在2005年出版。本書具體介紹新加坡作家四百多人,已故作家一百多人,堪稱是目前在新加坡《作家傳略》方面最優質的一部作品。正如編委會所言:「希望這本傳略,能為海內外研究新加坡文學者提供所需的資料。我們也希望國人能從這本傳略裏,一窺新加坡華文文藝界的風貌,並給予鼓勵和支持。」
  當然,萬事俱備,也要東風。一些機構和團體的如國家藝術理事會、李氏基金、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新加坡福州會館、新加坡廣東會館以及新加坡海南會館的聯合贊助,也是本書付梓成功的關鍵所在。
  在這之前,新加坡文藝協會曾在1994年10月出版《新華作家傳略》,收集了206位作家事蹟。文協這番工作的意義與精神值得嘉獎是毋庸置疑的,但在質上顯然不如整合資源後的成果。
(二)《新加坡當代華文文學作品選》
  青年書局為了肯定及表揚新加坡華文作家的貢獻,計畫推出一套《新加坡當代華文文學作品選》。作品選分為三卷:《新加坡當代華文小說選》、《新加坡當代華文散文選》、《新加坡當代華文詩歌選》,將選錄1980年至今有代表性的本地優秀華文文學作品,預計在2009年中推出。
  這項計畫獲得新加坡作家協會、新加坡文藝協會、熱帶文學藝術俱樂部與錫山文藝中心的支持,各團體派出代表組成編委會,並推舉陳榮照教授為總編輯。
  工作已經展開,各主編與編委都來自以上四個團體,大家整合資源,忠誠合作,以致進展非常順利。這些優質文學作品選集將能如期產生。
(三)其他
  近年來,各不同團體通過整合資源進行多項非常成功的中華語言文學活動,為新加坡社會增添了繽紛亮麗的色彩。例如:
  「國際兒童(青少年)文學與教學研討會」(新加坡作家協會與新加坡華文教師會主辦,南大國立教育學院中文系與錫山文藝中心協辦,2004);「全球華語論壇」(新加坡推廣華文學習委員會教學支援組連同南大國立教育學院中文系、中國暨南大學海外華語研究中心、新加坡華文研究會、新加坡華文教師總會及《聯合早報》聯辦,2007);「中國留學生徵文比賽」(錫山文藝中心、新加坡作家協會、隨筆南洋網和新加坡中國留學生總會聯辦,2007/2008),其中優質篇章已出版成書《我在獅城的日子》(2007年6月30日發佈)等。
  限於篇幅,只能約略點出幾個例子,目的無非說明舉行這些組織龐雜的研討會及出版優質的文學作品,如果沒有資源整合與調度,肯定無法達成預期的使命。

四、整合資源的類別
  具體來說,所謂整合資源的資源,不外分成:
(一)人力資源:
  每個團體都有不同的人才,但數量畢竟有限。以有限的人才資源要推行龐大工程,一定會疲於奔命,成效不大。如果整合調度不同團體中的人才,大家站在不同立場思考問題,集思廣益,然後分工合作,成果肯定比一個團體單獨行動來得好。另外,可以吸收中國來的新移民。他們中不乏文學能手,例如以李葉明為首的新移民所創設的「隨筆南洋網」,對於新加坡優質中華文學的發展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二)物力資源:
  相對而言,有時籌備工作還不算是頂困難的事,最令人感到焦慮不安的是經費不夠。新加坡有不少著名基金會,如中華語言文化基金會、藝術理事會、李氏基金會等,但據稱申請基金贊助並不太容易,有很多申請不獲准的例子。3鑒於達成優質中華文學使命,勿使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各基金會理應慷慨解囊,給這類工作以足夠贊助。
(三)組織資源:
  政府機構、民間社團、宗教團體等都能無私開放給籌備工作委員會,讓負責工作的成員們獲取確實可靠的資料,完成既定的任務。
(四)網路資源:
  全球化以來,網路資源鋪天蓋地,無可抗拒,也不應抗拒,身為作家實應充分利用網路世界增長知識,擴大視野。各作家團體,應設計自己的網站,藉以互相交流與分享。各作家團體網路,又可以整合成一個共同網,把重要工作與資訊掛在網上,讓世界文友一覽新加坡有關中華文學的各種活動。這方面,我特別讚賞馬來西亞華文作家協會設立的〈世界華文作家網〉。4
  〈世界華文作家網〉的設立提供了一個快速又直接的平臺,藉此凝集世界華文作家的力量,增進彼此的認識與情誼,開創華文文學新紀元。該網盡力搜集世界各國華文作家協會的歷史介紹,以及活躍作家的個人部落格或電郵聯繫,以至最新的文壇動態。在過去一年的時間內,世界上已有6千人遊覽該網頁。
五、結語
  曹丕《典論論文》可說是中國現存(迄今約近兩千年歷史)的第一篇評論文學專著。如今讀來,依然深受啟發。這篇論文,先批評「文人相輕」的陋習,然後評論建安七子的風格和作品,以及各種不同文體的特點,文章最後說明:「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點出文章的價值與功能。
  優質文學肯定對於國家與人民都有莫大價值與作用,因此發展優質文學應是文學工作者的首要工作。無可置疑的,整合資源的確可以完成較大的優質工程。但是,整合資源首先得消除「文人相輕」的陋習。隨著當今視野開闊,當今文人不難瞭解「文非一體,鮮能備善」的道理,就可以做到不以己之所長,相輕別人之所短,進而可以做到文人相敬的地步。有了這種正確的心態與共識,整合資源建構優質文學的使命便可達成。
  慶幸的是,近年來新加坡各文學團體中的中堅人物,都本著發揚華文文學與教育的宗旨,摒棄成見,達成共識,為建構優質華文文學而努力。
1.邱立本在新加坡華文新聞業基金和通商中國聯辦「名人演說系列2008」上演講:「全球華人社會的軟實力」,2008年6月7日。
2.謝澤文《新加坡五十年來推行雙語教育政策的一些措施》,刊載於《新加坡華文教學五論》(新加坡:華文研究會,2008)
3.郭永秀《給藝術理事會提幾點意見》(新加坡:錫山文藝31期,2008)
4.《〈世界華文作家網〉:www.worldchinesewriters.com;它是馬來西亞現任會長葉嘯倡議設立的。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wacan&aid=2468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