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學常識課本(一)
2012/03/17 21:51:13瀏覽104|回應0|推薦1

佛學常識課本(一)
李炳南老居士著述(淨空法師老師)
節錄自
http://book.bfnn.org/books2/1712.htm

[小序一]

佛法」是什麼?他原是一種「覺悟學」。吾人處在宇宙間,萬事萬理,好像都帶著神秘。你看著是黑,結果他卻是白;你看著是圓,結果他卻是方。差不多總給你猜的相反,所以人就感覺著苦悶了。

佛法就是對於宇宙人生,萬事萬理的一個解答者。因他有這等的重要性,所以人人都應當去研究。不過宇宙人生,一切事理,千頭萬緒,頗為複雜,佛法也就顯得玄妙了。

有一般人,嘗責備佛法,立論太高,陳義太深,極不通俗化,所以不易普及。且不要錯怪!這並不是佛法本身問題,其實是宇宙森羅萬象,本不簡單。佛法要解答這許多問題,自然就顯得高深了。

但是,佛法雖然頭緒複雜,義理高深;假能尋一條線索,提幾條大綱,作一個初步的介紹,先使學者得到一個輪廓,或可就引起探討的興趣,這是編這本書的意義。古人說:「登高自卑,行遠自邇。」大家要想深入佛海,這本書也未嘗不可作個津梁。

這本書的編輯,就是本著上面說的意義。材料取綱要,組織取條貫;並且詞採語體,篇採簡短。舉綱要,有條貫,就可得一個輪廓;語體便是通俗化;篇短免去用腦厭煩。用他教課或是自修,似乎都還適用。這本書雖然纔三十六課,也等於廣大的佛法,縮了一個小影。說是見了一斑固可以,說是見了全貌也可以。

中華民國(四十二年)歲次癸巳冬至日編者識

[小序二]

佛經三藏,浩如煙海,求學的人,差不多都存著望洋興歎的感想。況且「佛事門中,不捨一法」,所有宇宙萬象,自是應有盡有。這樣說來,不但數量繁多,內容也就很複雜了。一般學人,莫說三藏精通,就是在具體上,能有大概的正確認識,這人的佛學,也就算是善知識。

話雖這樣說,但是發大心求深造的人,還是很多。我的看法,經典繁多,只要時間允許,費上四五年的功夫,耐煩讀下去,便可圓滿;內容複雜,只要世間學術博洽的,也能融會貫通,得到解決。

除此以外,卻有很大的兩塊攔路石,每每為他阻礙前進,這確成了嚴重問題。一是「真如實相」難明難悟,一是「術語名數」難記難解。說到欲明真如實相,那就得靠著多聽多問、思維體驗,等等條件幫助開悟;因無跡象可尋,困難感覺大。若求了解術語名數,只要分類摘出,加以說明,一看一聽,便能明白,了解以後,記憶也就容易了;因有跡象可尋,困難感覺小。

這本書的編輯,術語名數成分比較多;因一大藏經教,處處離不開術語名數。初步佛學,術語名數似乎就是根基,也就是通常知識;如果術語名數記憶不忘,了解清楚,真如實相明悟,也就快接近了。

更應知真如實相是大道,術語名數是學問。從根本上講,學佛貴乎明道,其次纔是學問。但是大家讀了這本書,當然可稱是有學問,不過還希望進一步,再求明大道!

中華民國丁酉(四十六年)年十月編者謹誌

[第一課  總體]

」是印語「佛陀」的簡稱,在中國文字是「」的意思。此覺與普通說的覺不同,因常人的覺多是錯覺;此覺乃是對一切事理,能真正證明的實智。任何人能證得實智,就是佛

」是種種事物及道理的總名;在這裡講是專指佛的教法,就是教內一切經典。因為經中說的就是種種事物及道理,所以稱之曰法。

」是印語「僧伽」的簡稱,譯成中文是「眾」的意思。三人以上曰眾。僧字也是比丘三、四人以上的名辭。但是今日相沿,比丘一人就稱他是僧,這也未嘗不可。例如古時兵制,萬二千五百人為軍,若指其中一人叫他軍人,亦講得通。

「佛」是來救度眾生的,「法」是佛度眾生的工具,「僧」是佛的傳教度眾代表人

[第二課  教義]

佛家的教義,以「慈、悲、平等」三事為根本;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三事為行持。前三事是體,後三事是用。

給與眾生一切安樂,是名曰「慈」。救拔眾生一切憂苦,是名曰「悲」。但是與樂拔苦的目標,是不分那一類的有情,也不分別親故怨讎,這樣的存心,名曰「平等」。必須有平等心,慈悲方能作到圓滿!

怎樣是「諸惡莫作」?就是事無大小,只要有害眾生,便避免不作。怎樣是「眾善奉行」?就是事無大小,只要有利眾生,便努力去作。怎樣是「自淨其意」?因眾生的心意是染汙的,不斷虛妄分別是非人我,所以自害害他;若能修到不起妄念分別,染汙的心就轉成清淨的心,斷惡生善纔能圓滿!

[第三課  教主略史]

教主名釋迦牟尼,是中印度迦毘羅國淨飯王的太子,母是摩耶夫人,國城在恆河支流羅泊提河岸。太子俗名悉達多,生時距今二千五百餘年,舊說二千九百餘年。

印度階級很嚴,分為四等:一、婆羅門主持宗教,二、剎帝利為王族掌理政治,三、吠舍為商賈,四、首陀羅為農人奴隸。太子即是剎帝利種,娶夫人名耶輸陀,生子名羅侯羅。

太子少年遊覽田野,見農夫勞苦,更見耕地出蟲,鳥來啄食,因此察知動物界生活,多是害他存自,很覺痛心。又因出遊見到老者、病者、死者,覺到人生,空、苦、無常,遂決意尋求解脫。

太子到了十九歲,決心捨去富貴出了家,在雪山苦行六年,坐菩提樹下證了佛果,說法度眾四十九年,後在拘尸城外娑羅雙樹下涅槃。

[第四課  三藏結集]

佛滅度以後,諸弟子恐怕佛說的法日久失傳,又怕有人攙入異見邪說,所以有結集的組織。

結集的法,是多數的比丘組織一會,推一人昇座,眾人發問,使其答復,再問會眾證明不錯,就記載出來,定為佛典。但是結集並非一次,各經說法所以不同。大概的情形,可分三說:一是王舍城外七葉窟,五百阿羅漢結集,阿難誦經,優波離誦律,富樓那誦論,大迦葉為上首,名「界內上座部」;未及入窟的,尚有多人,也組織結集,婆師婆為上首,名「界外大眾部」;這是小乘的結集。文殊、彌勒二菩薩,將阿難在鐵圍山昇座,說出菩薩、聲聞、戒律三藏,是大乘的結集。金剛手菩薩、阿難尊者,又記出金、胎兩部大經,這是秘密結集。

[第五課  七眾弟子]

眾生皆可學佛,不分在家出家,學佛一律平等,因為戒相少示差別。出家的男女眾有五類:
一、比丘,男子受過二百五十大戒的。
二、比丘尼,女子受過五百大戒的。
三、式叉摩那尼,是沙彌尼欲受五百大戒以前,
    先學六法的,比喻學校預科的制度。
四、沙彌。
五、沙彌尼,男女受過十小戒的。

在家的男女眾二類:
一、優婆塞;
二、優婆夷。

即男女受過五戒的;但雖未受五戒,曾受三皈依的,亦是佛弟子。

「比丘」的意義有三,為「乞士、破惡、怖魔」。「沙彌」是「息惡行慈」的意思。「式叉摩那」是「學法」的意思。「優婆塞、夷」是「親近、奉事三寶」的意思。

[第六課  世界]

「世」是去來今,「界」是方位,這是豎說時間,橫說空間,也就是說天地的意思,更表明天地原是遷流變化無常的。世界先以須彌山為中心,最下層是空輪,層層向上是風火水金等四輪體,金是指含金質的固體地形。

從地面向上,至須彌山之半,是第一層天。至山頂為二層天,再往上有四層天,因這六層天,都有男女飲食之欲,所以稱是「欲界天」。再向上有十八層天,分為四禪,只有莊嚴形色,所以名為「色界天」。再向上還有四層天,不著形色之相,所以名為「無色界天」。

須彌山四方有四箇大星球,有八箇中星球,有數萬小星球,前人稱名曰「洲」,外圍層層有七山八海,更有鐵圍山為外廓。

<<天界共28層天:包含>>

欲界有六天:
(1)四天王天、(2)忉利天、(3)夜摩天、
(4)兜率天、(5)化樂天、(6)他化自在天

色界有共十八天:
<初禪三天>
(7)梵眾天、(8)梵輔天、(9)大梵天

<二禪三天>
(10)少光天、(11)無量光天、(12)光音天

<三禪三天>
(13)少淨天、(14)無量淨天、(15)徧淨天

<四禪九天>
(16)福生天、(17)福愛天、(18)廣果天、
(19)無想天、(20)無煩天、(21)無熱天、
(22)善現天、(23)善見天、(24)色究竟天

無色界有四天:
(25)空無邊處天、(26)識無邊處天、(27)無所有處天、(28)非想非非想處天

[第七課  世界數量]

合計須彌、鐵圍兩山環抱的大小星球,及七山八海,下自空輪向上,一直到色界的初禪天為止,這名「一箇世界」。以這樣一箇世界的橫豎範圍為標準,集合一千箇世界,上至色界二禪天為止,名「小千世界」。再以小千世界的範圍為標準,集合一千箇小千世界,上至色界三禪天為止,名「中千世界」。再以中千世界的範圍為標準,集合一千箇中千世界,上至四禪天為止,名「大千世界」。因此數中有小千、中千、大千的分別,所以有三千大千之名。

這樣的三千大千世界,非止一箇,是無量無邊說不窮盡。這無量無邊大千裏的六道眾生,也是說不窮盡。但是世界是不斷「成、住、壞、空」的遷流,眾生也不斷「生、住、異、滅」的演變。

<<
劫是何種單位?>>

(1)劫,即大劫,地球誕生再毀滅一次,稱一大劫,
(2)一大劫,又可分成四個中劫,分別是「成、住、壞、空」,
   其中只有「住」這個中劫適合人類生存,
(3)一中劫,又可分二十小劫,
(4)每一小劫,又分「增劫、減劫」,
   增劫是指人類平均壽命由10歲逐漸增加到八萬四千歲,
   減劫是指人類平均壽命由八萬四千歲逐漸減少到10歲,
(5)人類平均壽命超過二萬歲,稱人間淨土,
(6)我們現在處於第9小劫的減劫中,
(7)每一大劫都有其劫名,我們這一劫名稱是「賢劫」,
(8)每一劫有幾尊佛要在人間成佛,都已規定好,
   賢劫共有1000尊佛,釋迦摩尼佛是第四尊佛,

下一尊佛,即彌勒菩薩,現在於彌勒小淨土(彌勒菩薩在兜率天,兜率天一天是人間四百年,他的壽命是四千歲,合人間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又現在是末法時期,佛法約1萬年後會消失。(釋迦牟尼佛在入滅之前告訴大家,他說他的法運有一萬二千年,一萬二千年之後,這世間沒有佛法,佛法就消失了。他說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在《無量壽經》、《法滅盡經》裡說過,將來佛的法運到一萬二千年之後,所有的一切經都沒有了,《無量壽經》還在,還多留一百年,最後消失。一百年之後,《無量壽經》也沒有了,「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也再留一百年)

參見「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http://www.buddhist-canon.com/SUTRA/DCX/IJingJi/T14N0447a.htm

[第八課  界分內外]

三界本來無常,在內的眾生又被一切煩惱纏縛,不得自由,不斷生死,所以稱三界為「火宅」,稱眾生為「凡夫」。

凡夫共分六類:

一、天,二、人,三、阿修羅,
此三強稱曰「善道」,因著雖處火宅,尚享有小安樂;

四、畜生,五、餓鬼,六、地獄,
此三直稱曰「惡道」,只是受苦罷了。

總起來看,眾生煩惱未盡,生死不斷。被業力牽引,此道死,彼道生,往來奔馳,似車輪般旋轉不息。偶生善道,雖享小樂,也是暫時不究竟的。

若能除盡煩惱,就能脫離六道,超出三界,斷了生死,不生不滅,這樣名曰「界外聖人」。共分四類:證小乘果的是聲聞、緣覺,證大乘果的是菩薩、佛。

<<十法界>>--(以"人"為樞紐,羅漢到佛不再有生死輪迴)
1.佛--->圓滿,有佛國土
2.菩薩--->自渡且渡人
3.辟之佛(緣覺,獨覺)--->修十二因緣,沒有老師教導而自悟,自渡不渡人
4.羅漢(聲聞)--->修四聖諦(苦集滅道),必有老師教導而悟道,自渡不渡人
5.天道--->修十善,享福報,難修行,壽終時有五衰現象,仍然在六道中輪迴
6.人道--->修五戒,才能保住或得到人身,六道中只有人才能修行
7.阿修羅道--->瞋恚心太重,好勝心,嫉妒心等,難修行,分佈在六道
8.畜生道--->是非不分,無智慧,飲酒過度,還債等
9.餓鬼道--->過度貪心等
10.地獄道--->參看地藏本願經

<<淨土:>>--(成佛中途站,可離開六道輪迴)
(1)西方淨土:阿彌陀佛
(2)東方淨土:藥師佛
(3)彌勒小淨土:彌勒菩薩,下一尊佛

[第九課  大小乘]

「乘」是運載的意思,如船車等,坐在上面,就能載到目的地。佛法稱乘,原是比喻,是說希求的道果,依著佛法就可達到。

菩薩上求下化,圓成佛果為究竟。這果是具足三德:一、圓一切種智,名曰「般若」。二、出三障,具一切功德,名曰「法身」。三、滅盡一切苦,脫離了分段、變易兩種生死,名曰「解脫」。這樣廣大成就,普遍度眾,所以稱是「大乘」。

聲聞、緣覺證到阿羅漢果,便為滿足,只不過脫了分段生死,得了一半解脫。其餘的般若、法身,尚未思證,對於度眾,還未發心,這樣成果,比佛狹隘,所以稱是「小乘」。

[第十課  五乘說法]

凡夫有善道兩種成就,聖人有界外三種成就,合起來看,共分五類,皆稱證果;不過有「究竟」、「不究竟」的分別,所以統叫作「乘」。

只守五戒不失人身,能行十善可得天身,這是不究竟的「凡果」。明四諦證聲聞果,觀十二因緣證緣覺果,這比凡果得稱究竟。修六度固然是菩薩,必由這箇階段纔能證得佛果,這是最究竟的「聖果」。

為什麼還說不究竟的法,這是為眾生根器不同,不得已的方便。一、利根的聽到聖果教義,固能開悟,鈍根的就不了解,只好為說方便,免他再墮三途。二、有的聽了能解,卻沒勇氣承當,也只得先說方便,引他前進。三、聖果義既不了解,或是不肯承當,這等眾生自是很多的,若不別開方便,那就把眾生為善的路塞絕了。

這五乘有一比喻:人乘比幼稚園,天乘比小學,聲聞乘比初中,緣覺乘比高中,菩薩乘比大學。這是夠什麼程度,方能入什麼學校,佛法更是要觀察根器而說,不然就不契機了。

[第十一課  因緣果]

「萬法因緣生」,這是說一切事的發生,先必有因,再遇見緣,他就發生結果。

「因」是事的本原,「緣」是一種助力,「果」是後來的結局。由因得果,全是緣的力量,這是值得注意的。

緣有四種:一、親因緣,二、無間緣,三、所緣緣,四、增上緣。茲舉一喻:「因」比一粒種子;「親因緣」比種子本身的生機;「無間緣」比使種子的生機不斷;「所緣緣」比這粒種子的希望;「增上緣」比風日水雨等;「果」比這粒種子生成結的果實。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與果是不會錯的。這就是說作善定得善果,作惡定得惡果;因果定率,最合科學。不種善因,專去信命運,或是禱天求神,希望得福,皆是枉然。

[第十二課  因果通三世]

因結成果,是有時間性的,分為「現果、來果、後果」。當生成熟的稱「現果」;再生成熟的稱「來果」;多生成熟的稱「後果」。

這是什麼道理?一是因的遲早力量。譬如一粒瓜種與一粒桃核,同時種在地裏,瓜種是當年生成,可以結瓜的;桃核生出,須經三、四年纔能結桃。二是緣的強弱力量。四種助緣,次第推進,自然成熟的就早些;或是幾種緣不充足,譬如土壤不良,以及風日雨水短了成分,自然成熟的就遲些。

因果定率,尚有應當知的兩箇要點:一是因果永不消滅,遇緣便起現行。要想不受惡報,必須斷盡煩惱,證得界外聖果,方能免除。二是善惡不相抵銷,分受其報。但是多增善緣,可使惡報由重轉輕;勤杜惡緣,能使善果疾速成就。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urtisyen74&aid=6227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