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株「不為命運所屈的小草」~王鳳鳴女士
2012/03/05 16:42:45瀏覽395|回應0|推薦3

*

*

一株「不為命運所屈的小草」~王鳳鳴女士

-寫於1996101

 

文:陳宗嶽

 

圖:余光華

 

  1996813日傍晚時分,正欲收拾桌面投身返家的車潮洪流之中,忽聞電話響起,接起電話,只聽到一位女士在探明是對象之後,即表明想捐給雜誌社一點錢。經再三探詢之下,對方才表明:因為剛看到這個月雜誌上一篇「楊亭雲主委解囊助學」的報導,讓她觸動當年艱苦求學的一些回憶,在感懷之餘,也因為自身出版有一份「慈愛殘顏者雜誌」,深知經營一份雜誌的艱辛,因而想捐助二萬元贊助雜誌的發行,也算是盡一己的心意。

捐款助學觸動這次訪談

  對於這樣的善意,在不明真實情況之下,也只有先行謝謝,同時,也不禁擔心的反問:「您的經濟環境還過得去嗎?」對方答道:「請放心,雖然不是很寬裕,但還過得去。」在再度謝謝她對本雜誌的支持之後,結束了這次談話。

  兩天後,果然接到一封署名王鳳鳴的掛號信,信中附有一張抬頭署名雜誌編輯的二萬元匯票,在簽陳長官詳述事情經過之後,長官裁定:本項捐款轉送前次他解囊助學的趙00先生,並對捐助者做一番專訪。在辦妥轉贈事宜之後,910日中午,即銜命對王鳳鳴女士做了一場面對面的如下訪談。

意志克服腿癱

  雖然,王女士已逾耳順之年,加以不逾一百六十公分的嬌小身軀,但是,王鳳鳴女士所予人的第一個印象,卻是她明朗話語聲中,所透析出的充沛精力與豁達的人生觀。但是,當她娓娓道及四年前因一場意外而導致腰部以下雙腿完全癱瘓,日常生活行動都必須依賴輪椅的往事時,和她此刻的矯健,真是判若兩人。

  她說:「當時,幾經復健,卻依然無進展時,醫生對她的病情己經幾近束手無策。但是,原本是護理正科出身的我,卻不甘心後半輩子就得這樣與輪椅相伴終生,便自行從每天爬樓梯開始自我鍛鍊。剛開始,真是用『爬』的;經過兩年,才逐漸能『走』;到如今,已無異於常人。其間過程,真是非有過人之毅力和樂觀的心境不可。」然而,她這一段不甘屈服的復健歷程,卻只是她這一生克服艱困歷程的一小段縮影而已。

意外連連的21歲之前

  小時候,帶著弟弟、跟著媽媽、隨著任職於裝甲兵部隊的上尉爸爸,來到了臺灣。沒想到,一心依靠的媽媽,卻在一次搭乘裝甲車的意外中,顛壞了腦

部而失智,受到如此刺激的爸爸,更是每日借酒澆愁,一家頓時失去依怙,排行老大的王鳳鳴,此刻就只有擔負起照顧三個弟妹和失智母親的責任。

  也因此,她十六歲就出閣,所嫁的先生是曾經榮膺馬祖高登「克難英雄」的陳世芳。但是,幸運之神並沒有因此而眷顧她,二十一歲時,先生因積勞感染上肺病而過世,留給她的,卻是兩個正罹患肺病與腦瘤的稚女。

藉讀書脫離貧病的羈絆

  在這種情況之下,她自知只有讀書才能脫離這種貧病的羈絆。因而,先從參加補習學校取得檢定學資開始,再進臺南一中補校,再考進省立臺南護專。在這期間,為了一家生計,從醫院太平間到舞廳的清潔小妹,只要能賺得到學費和生活費的場所,再苦、再累,她都能甘之如飴。

  一直到今天,不僅她的弟妹已經成家立業,各有歸屬。兩個女兒,也在完成大專學業後,就業成家。此外,當年因為勸架遭到毒液潑臉之意外,致慘遭殘顏失明的父親,以及始終失智渾愕不知所以的母親,也都有了適當的安養場所。

成立協會、工會助人

  在「行有餘力即當助人」的認知下,她不僅不諱言她過去艱辛的成長過程,反而率先成立一個「殘顏者服務協會」,來為普天下所有殘顏者服務。同時,因為從事護理工作,而成立了「臺北市住院病患家事服務職業工會」,並率先推動「安養中心」的成立。

  除此之外,七年前,在政府業管主管的協助之下,再遠赴美國暑期班修習隸屬心理學系之下,且屬社工系範疇的「老人性向學」,計劃配合當前社會老年人口日趨增多的趨勢,專注拓展社會銀髮族的兩性生活空間,其中,年長的榮民亦是其服務的重點對象。

永遠停不住的助人

  爾今,對王鳳鳴女士而言,彷若一切苦難都已經過去了,撫今思昔,一切也似乎否極泰來,也似乎到了王女士安養晚年的時候了。然而,她似乎是永遠停不住,因為,她要不住的呼籲社會各階層人士解囊幫助孤苦的老人,也鳩集有心人士以行動幫助那些鰥寡孤獨者,她說:「只要籌集到一萬元,就立刻將這一萬元轉出去協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看到他們因而獲得快樂,就好像自己獲得快樂一樣。」

學習不懈、自得其樂

  然而,即使是如此的投入工作,下了班,卻只屬於她和三個外孫的時間,通常他們的一切多半由她來打理,但是,一到星期假日,卻不願去干擾到女兒的休閒生活,因而自行安排自己的行程,不論是旅遊、訪友、採石、逛街、採購,都自得其樂。是以,像她這麼看得開的外婆,卻又始終不懈於學習新事物,即使是她口中自稱的「老女人」,也是「人間少有」。

實在是株並不小的小草

  在聆聽完她不諱言談起的過去經歷之後,不禁令人聯想起那首民歌-「小草」:

  大風起,把頭搖一搖;

  風停了,又挺直腰;

  大雨來,彎著腰,讓雨澆;

  雨停了,抬起頭,站直腰;

  不怕風,不怕雨,立志要長高,

  小草實在是並不小,

  小草實在是並不小。

  王鳳鳴女士正是那株「實在並不小的小草」。

※後記:

  時隔十六年的今天,再次重讀這篇訪問稿,依然對王鳳鳴女士那段艱辛成長的經歷心懷感動,如今,仍願以此文紀念那次難忘的訪問。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ty43115&aid=6176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