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3/09 17:23:38瀏覽3675|回應0|推薦2 | |
*
* 「黃埔一期」的「天子門生」-劉璠將軍 -寫於1997年4月1日 陳宗嶽
素有「天子門生」的「黃埔一期」前輩,對軍校後期晚輩而言,是多麼令人肅然起敬的「光環」,它代表著對革命的無我奉獻,在槍林彈雨中的身先士卒,是革命的先鋒,也是歷史的榮耀。如今,還健在的「黃埔一期」校友,依據曾擔任「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首屆會長」的劉璠將軍統計,在台灣有十八位,在大陸有三位,在舊金山有兩位,在溫哥華有一位,總共也就只剩這麼二十四位了。 .
率團探訪滯留大陸的老同學 民國八十年,在劉潘將軍擔任「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會長的期間,除率團到大陸去祭黃陵,並順道去看看在大陸的老同學,因為黃埔軍校,也就是後來的中央軍校,從第一期到第二十三期,都是在大陸招生、在大陸畢業的。第二十四期到第二十六期,是從大陸來台,經過補修學分才畢業的;由於他們都吃過苦,甚至多半歷練過士官和士兵的職務,因而表現的比較穩健。真正在台灣招生入學的,是從第二十七期開始,因此,在大陸的前後期同學還相當多。 雖然只是去看同學,不談政冶,但是,從江澤民以次的大陸各領導階層,還是會晤的相當多,劉璠將軍也會利用機會提醒他們:「兩岸的和平談判,不要『爾虞我詐』。大陸一般的老百姓實在太苦了,領導幹部應該多看看『資治通鑑』。」 .
入「講武學校」因緣併入「黃埔軍校」 談起「何以會報考黃埔軍校?」民國前五年三月二十七日在湖南益陽出生的劉璠將軍說:純粹是偶然,當時擔任廣州大元帥府軍政部部長的程潛先生,為了軍政部所辦的講武學校,派代表到湖南育才中學招生,因為育才中學校長是我們湖南省益陽縣的同鄉前輩,我當時在鄰近的嶽雲中學就讀,聽到了這個消息,就趕快跑去報考。結果總共錄取了一百多人,編成一個隊,因為招生時的地緣關係,大部分是湖南人,小部份是江西人。 後來配合黃埔軍校的創立,將講武學校一併編入黃埔第一期,原有的四個學生隊,加上講武學校的一個隊,所以黃埔第一期總共有五個隊,也因此我加入中國國民黨的時間是民國十二年九月一日,早於黃埔軍校正式成立的民國十三年六月十六日。現在鳳山軍官學校校史館裡僅存的一本「第一期同學錄」,就是我千辛萬苦的保存下來,後來由經國先生交給官校永久珍藏。 .
從創校到北伐的黃埔 劉璠將軍回憶:中國國民黨黃埔軍官學校剛創立的時候,因為是中國國民黨創立的,所以孫中山先生是督導黃埔軍校的總理,蔣中正先生是軍校校長,廖仲凱先生是軍校黨代表,廖先生待人非常和氣,由於身兼大元帥府的財政部長和廣東省的財政廳長,雖然名銜很大,實際上只是空架子,財政部事實上是被滇、桂兩軍所把持、搜刮,但是廖代表還是想盡辦法支援軍校所需。 當時因為實施「聯俄容共」政策,軍校內部有周恩來、聶榮臻等共產黨黨員組成的「青年軍人聯合會」,忠貞的國民黨黨員於是組成「孫文主義學會」來對抗,像是民國十五年三月二十日發生的「中山艦事件」,當事人李之龍就是共產黨黨員,當時是以黨代表的身分代理艦長,他就是黃埔一期的。他在「血花劇社」表演話劇時,飾演一個老太婆,表演的可圈可點。 民國十五年七月一日,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當時,在軍事資歷上比蔣中正先生還資深的尚有好幾位,但是在北伐前的軍事會議上,湘軍總司令譚延凱舉出:蔣中正所領導的這支由黃埔校軍所擴編成的國民革命軍,不僅幹部有朝氣、能打仗,還統一了兩廣,尤其別的軍隊打了七、八年仍然打不下來的惠州,也是在蔣中正的領導、指揮下攻克的,因此,他推舉蔣中正先生擔任北伐軍總司令。由於主張獲得各軍一致的贊同,蔣中正先生於是就任北伐軍總司令,北伐於是展開。 .
師法德國軍事以對抗日寇 談起過去,劉璠將軍說:民國二十一年他奉命到德國去學習「軍事參謀」,到民國二十七年五月返國參加對日抗戰,在這期間,我國為了對抗日本的侵略,除了積極向德國學習軍事,並且採用德國式的武器、編裝來編訓新軍。 只可惜,抗戰爆發時,我國陸軍才完成十個師的編訓,如果能假以時日,讓陸軍的四十到六十個師都完成編訓,日本也就不敢發動對華侵略了,因為日本原來叫囂的「三月亡華」,僅是「松滬戰爭」一役,就讓日本打了三個月。 雖然國軍犧牲甚為慘烈,新訓完成的十個德制編裝師也在這場戰役中消耗殆盡,但是,這場戰役不僅逼得日本三次增派援軍,整個戰略形勢也從對日本有利的「自北向南」順勢而下,轉為對我防守有利、對日本不利的「自東向西」仰攻。沿海精華區的戰略物資,因為有這三個月的緩衝,才得以轉運到西南大後方。 各地方的軍事領導者,看到中央軍這樣毫無保留的投入抗戰,也才真正團結一心的全力抗日,並且一撐八年,直到抗戰勝利。 從這裡也不得不談到,如果不是「西安事變」,讓日本覺得「要防共就得立刻發動對華侵略」,否則依中國當時「忍氣吞聲」的接受「何梅協定」,目的就是要再爭取一、兩年的準備時間,等中國新的德式編裝部隊編訓完成,加上民國十六年至二十五年的「黃金十年」期間,國民政府突飛猛進的積極建設,屆時,日本恐怕想打也不敢打了。只可惜「西安事變」打破了這一切的規劃,實在令人不勝欷歔。 由於這段留德學習軍事的體驗,在黃杰先生擔任省主席時,為了將六年國民義務教育延長為九年而在煩惱師資與校舍不足之際,劉璠將軍就舉「德國職業教育」為例,建議:多辦職業學校,開辦加工出口區,以軍隊支援不足的師資和校舍。九年國教就在如是的建議下平順推動,並且延續至今。 .
黃埔同學應當回歸「親愛精誠」校訓 對於當前世局,始終關懷時局的劉璠將軍,以現年九十一高齡的過來人,提出了兩點建議: 第一、雖然榮民醫院納入健保醫院,一般人和榮民都可以前往就醫,但是,既然名為「『榮民』醫院」,就當給榮民多一些方便,讓榮民真的有歸屬、尊榮的感覺。 第二、現在的軍校同學會組織太多了,有「中央軍校校友會」、「黃埔同學會」、「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中華黃埔救國會」、「軍警聯誼會」等等,多半人數既不多、成員也相互重疊,往往只因為彼此一點點意見不同就出走自創一個組織,這樣的作法,不僅力量分散,也讓旁人只看到「退伍軍人盡在搞小圈圈」,不僅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台灣。 因此,同學會組織一定要統一,想一想「親愛精誠」的校訓,想一想「多少出生入死都走過來了」,還有什麼想不開的?劉璠將軍這番期盼,真有若「暮鼓晨鐘」,實值得軍校後期晚輩,深切反省。 .
※後記:碩果僅存的劉璠將軍在民國九十二年(2003)年仙逝。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