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順來、順去的「東來順」
2024/06/02 17:07:59瀏覽101|回應0|推薦2

順來、順去的「東來順」

~2024.6.2 陳宗嶽 寫於台北

印象裡面台北市裡順來、順去的飯館、餐廳有許多,諸如:東來順、西來順、喜來順,後來才知道:在北京只要是做清真館子的,都會帶一個順,但是1903年在北京創立的「東來順」應該是這些順來、順去飯館的始祖。

偶然到了這店名很是親切的「東來順飯莊」,嚐過現在每人一個小火鍋的涮羊肉之後,聯想起的卻是台北市金山南路與信義路交叉口「寶宮電影院」旁的涮肉火鍋店,已經不確定這店到底叫「東來順」還是「西來順」?當時同學、同事、親友多次在此用餐、聚會,記憶裡那是一個霧氣瀰漫、很有滋味且令人回味的餐館。

「東來順」歷史~百度百科

1903年,伴隨着北京開闢最早、名聲最大的東安市場的出現,東來順飯莊的創始人丁德山兄弟,手推小車、帶着木案和幾個板凳來到東安市場北門,擺攤叫賣清真小吃豆汁、扒糕,邁出了艱苦創業的第一步。幾年後,丁氏兄弟立鋪掛牌,“東來順”由此得名。鋪名先是叫“東來順粥鋪”,規模不大,只是一間小木棚,經營品種為豆汁、雜麪、餡餅、羊雜。

1912年,東安市場失火,木棚被焚。市場重建後,丁德山在原處建起三間瓦房,改招牌為“東來順羊肉館”,開始經營涮肉。丁德山出身貧寒,擺攤創業時憑力氣掙錢,興業之後也不失勤儉本色,仍是苦心經營。由於他以誠信為本,講求貨真價實,又善於學習借鑑別人的經營之道和製作技藝,所以,沒出幾年,東來順的涮羊肉便與當時聞名京城的“正陽樓”齊名。

東來順所用涮羊肉調料,精細講究。醬油用自家“天義順”醬園自產的天然醬油;蝦油選用河北南北堡小蝦所制;黃酒必用紹興所產上等紹酒。其餘芝麻醬、醬豆腐、韭菜花、辣椒油、米醋、糖蒜以及白菜頭、香菜、葱姜等,均由自家醬園、菜園所供給。長期以來,形成了調料的獨特風味,東來順為此頗下了一番功夫。1932年,東來順買下了“天義醬園”,1940年,又在朝陽門內,開設了“永昌順”醬園,此後又開設了磨麵、榨油、副食、乾鮮五味調料等店鋪,形成了“產、供、銷”一條龍,保證了東來順涮羊肉的特色。

“東來順羊肉館”不僅成了尋常百姓常去的場所,就連一些達官貴人、文人墨客也經常出入,前來品嚐涮羊肉的特色風味。然而此時的丁德山並沒有因有了名氣而擺起架子,除了涮羊肉外,繼續經營着粥攤的生意。他主要有三個目的:一是可使車伕、馬伕、苦力人常來。他們都是活廣告,把他們招待好了,他們到處跑,到處做宣傳,並主動把主顧送到東來順。二是東來順的下腳料就有了去處,都能再賣一次錢,降低了成本。三是作為發跡的起點,可以激勵後人別忘了創業的艱辛。就這樣,使“東來順羊肉館”規模又得以進一步發展,名聲也得到進一步的擴大,後更名為「東來順飯莊」。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和夫人胡潔青、中畫大師齊白石、京劇大師馬連良、張君秋等前輩名人也經常在東來順宴請賓朋,並為東來順留下墨寶。一些政要也多次在東來順設宴招待外國元首和政要。

近百年來,東來順在秉承傳統的同時,博採眾長,精益求精,創造了獨特的色、香、味、形、器的和諧統一,形成了風味涮肉的八大特色:選料精,刀工美,調料香,火鍋旺,底湯鮮,糖蒜脆,配料細,輔料全。

YouTube :

https://youtu.be/QuMvZK5JQ-k?si=RGEkbw2hMXI9RIkp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ty43115&aid=180676900